第五章 股东大会

  对于昌峰集团这样庞大的公司来说,一场“收购”一般的战略投资,并不是那样容易的。

  因为事情关系重大,这一场“战略投资”和集团自身的利益和控制权息息相关——针对这样的一件事,集团有一套成熟的处理体系。

  这套处理体系很简单。

  召开股东大会,是这一套体系的第一步。

  股东大会上表决,这是这件事的第二步。

  和对方就有关问题达成初步协议,这是第三步。

  向外界的媒体发布公告,这是第四步。

  再和意向方达成最终协议,这是第五步。

  资金股权交割是最后一步。

  ……

  很不巧的,腾峻并不是很明白这一套流程。

  自己之前所在的小公司似乎并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股权纠纷,就是出现了纠纷,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了的。

  而且,那样小的公司,怎么会有这样一套严密的股权交割程序呢?

  腾峻觉得,自己要学。

  好在朱晓军的记忆并不是丢在一边了,这具身体是他的身体大脑里残留的信息自己还可以调用。

  只是,自己调用的信息并不总是清晰,这就意味着,自己学着首富做事,总有露陷的地方。

  不过现在的腾峻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现在应该怎么办?”

  他心底是忐忑的。

  ……

  “朱董事长,其实,这一次‘战略投资’,更像是定向增发股票。”

  那边,罗晔看着在那搓着双手的朱晓军,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提醒。

  “我知道了。”

  朱晓军点头,被掉包的灵魂此刻掩饰不住紧张。

  差一点——就差一点就要露陷了!

  他心底可不是忧心——可是,忧心又有什么用?

  “还有一个中午——刚刚集团第二大股东,昌荣集团的代表已经打来电话,意思是要达成协议的;第三大股东称自己现在回不来,他的投票就当弃权处理。”

  “其实,下午的股东大会就是个过场而已,用不着董事长担心的!”

  ……

  罗晔说完,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那是一份记载着各位股东名字和持股比例的表格。

  “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们要考虑的集团下一步的动作。”

  “请讲。”

  朱晓军眉眼中肉眼可见的不悦,却还是压着性子,问罗晔事情。

  “我的意思是,这样的一次战略投资,钱至少要一两个月才能打到账上——集团在这两个月内,只能靠自己来维持。”

  说出来又是严峻的问题,不想听的朱晓军强迫自己听下去。

  “现在集团账面上现金已经很不充分,从上个月后半个月开始就已经停止了向各个项目的投资——集团的项目已经没有了后续投入,在两个月内必然会出现大规模停工之类的问题。”

  罗晔摊开双手,表现自己的无奈。

  “集团的回款,能让最近的一笔债务按期兑付——可是这样做,其实已经是杀鸡取卵。”

  “如果可以的话,董事长能否趁这个时机,将一些没什么价值的资产卖掉!”

  ……

  罗晔的话很有道理,可是,朱晓军并不乐意。

  “你的这个‘资产’指的是?”

  “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业务——这两个都没有多少回款,却都要大量砸钱进去!”

  这话是中理的,可朱晓军不高兴了。

  “你是说,要我卖掉这些资产?”

  “是的——刚好宋方国际有意,不如一并将资产卖了!”

  两个人的目光逐渐就变成针锋相对的样子,好半天都不能缓和的。

  终于,朱晓军长叹一口气。

  “我觉得,不能放。”

  “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承认我们集团之前走错了路!”

  ……

  于是,罗晔离开了,朱晓军也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朱晓军站在昌峰2的楼下,百感交集。

  自己现在是昌峰集团的董事长——偌大的集团,几万号人都在自己手下工作,问自己讨饭吃——这该怎么说?

  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朱晓军笑了——自己实际上只是个年轻的打工族,如何体会过当上集团董事长的生活?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回头。

  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昌南市的中央商务区,昌峰2的楼下,来来往往有去吃午饭的职员,也有送来外卖的骑手——他们,或多或少和自己有关联。

  他们只是寻常的打工族,和自己的过去一样——可是,自己的决定,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他知道,自己不能犹豫了。

  ……

  重新回到大楼,却是在70层的大会议室。

  集团里,占股超过1的26个股东,有17个到达现场——达到要求,股东大会即刻开始。

  大会的议程并不复杂,起先是集团cfo罗晔简要叙述集团面临的困境,然后是自己这个董事长亲自上前,向广大股东道歉。

  紧接着就是秘书带着初步合作协议的复印件分发,带着那一声声“吆喝”。

  “现在集团的困境,大家都看到了——集团已经走到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了,谋求新的资金是最重要的事情。”

  cfo罗旭自觉接过了话筒,紧接着就是宣布集团增发股份的意向——然后抛出的话,就是关于宋方国际的表态。

  “我觉得,现在这样子,接受对方的条件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个上了些年纪的股东看了眼在主位上坐着的朱晓军,试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也觉得,集团现在需要接受宋方集团的条件——那120亿的钱,刚好能解决集团的燃眉之急。”

  只有角落里有三个人没有应和,他们脸上带着忧虑,双手互相揉着,心情是紧张得放松不了。

  “那,开始表决吧。”

  表决的结果自然是不会有悬念的。

  看到纷纷举起的手,朱晓军知道,集团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个“集团”。

  或者本来就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昌峰集团,本来就不是首富一个人人的公司。

  ……

  当天下午,5点22分。

  此时股票已经收盘,盘踞在昌峰集团楼下的记者们终于得到了楼上传递下来的信息。

  “昌峰集团和著名的‘并购王’宋方集团达成初步协议,宋方集团拟通过认购昌峰集团增发股票的形式,以120亿软妹币的代价,获取昌峰集团25的股份。”

  一石头激起千层浪,网络上炸开一片。

  可,车上的朱晓军,此时闭目养神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