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也该轮到别人反向输出了【8000、求订阅】

  宁辰听到林敦信的话,不由得侧头看向了林敦信。</p>

  听林敦信这话里面的意思,好像是在针对定国侯。</p>

  “林相是觉得定国侯会反?”宁辰对林敦信问道。</p>

  定国侯帮过宁辰两次,宁辰虽然没见过定国侯。</p>

  可是定国侯帮自己这个情,自己要记下。所以能帮定国侯的,宁辰还是会出手帮助的。</p>

  林敦信摇摇头:“定国侯当然不会反。而且定国侯就算要反,也绝对不会用土匪军。”</p>

  显然林敦信也觉得,定国侯要是用土匪军,就实在太lo了一点。</p>

  不过林敦信这么说,宁辰就不明白,林敦信所谓的‘非同小可’是从哪儿论的了。</p>

  林敦信见宁辰不明,继续为宁辰解惑:“宁大人,我们都相信定国侯不会反。</p>

  可是不明事理者,不知内情者呢?</p>

  三人尚且成虎,这不明内情者,不明事理者。</p>

  又何止三人、三百人、三千人……</p>

  定国侯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了。</p>

  这世上了解定国侯功绩的,又还有多少人呢?”</p>

  顿了一下,林敦信继续道:</p>

  “这还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是定国侯走的是法家!</p>

  法家可是摒弃了刑不上大夫,这可是对权贵,最直接的利益侵害。</p>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会不针对定国侯。</p>

  而定国侯不回击的话还好,</p>

  如果定国侯选择回击的话,那恐怕……”</p>

  林敦信没有说完。</p>

  可是宁辰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了。</p>

  马踏门阀,血洗勋贵这样的事情,恐怕会再度上演。</p>

  毕竟定国侯的反击,肯定是血染的。</p>

  到时候以权贵为主体的一波,掌握了大量资源的上层人士,恐怕也不会坐以待毙任由定国侯来杀。</p>

  那个时候武朝,会直接陷入无休止的内战。</p>

  不用外人打,武朝都直接把自己气运打崩了。</p>

  如果这样看来的话,这个幕后谋划定国侯的人。</p>

  还真的是算无遗策。</p>

  明显越州匪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的目的都达到了。</p>

  动摇武朝的气运。</p>

  王林对林敦信道:“所以政相你的意思是,这个事情就算与定国侯无关,朝廷也应当惩治定国侯?”</p>

  </p>

  林敦信微微点头道:</p>

  “惩治严重了一些。</p>

  但是稍稍斥责一下,应当还是要的。</p>

  同时定国侯也该表态一番。</p>

  如此一来,事情就算是圆满解决了。</p>

  我想以定国侯的大度,不会对此心生芥蒂的!”</p>

  宁辰听了林敦信的话,眉头皱了皱直接摇摇头:“不行!”</p>

  林敦信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这事委屈定国侯了,可是为了朝廷大义,我想定国侯会明白的。”</p>

  宁辰摇摇头:“我说的不行,并不是说委屈不委屈这个事情。</p>

  而是如果我们做了,我们才是真的掉进了对方的陷阱中。”</p>

  这次轮到林敦信不解了。</p>

  “且不说让定国侯道歉这事,</p>

  是否会让定国侯与朝廷产生嫌隙!</p>

  咱们就说一点。</p>

  定国侯走的是法家之道。</p>

  法家之道,眼中最是容不得半点沙子。</p>

  如果定国侯这个时候,站出来道歉了。</p>

  就等于自毁了自己心中坚定之道。</p>

  到时候定国侯,恐怕就止步与现在的修为了。</p>

  甚至道心受损,修为跌落都有可能。</p>

  用一句道歉毁掉一个,</p>

  一个未来极有可能的一品,或者一个无敌的二品。</p>

  这岂不正是掉到别人的预设好的陷阱了吗?”</p>

  宁辰说完,林敦信不由得猛的倒吸一口凉气。</p>

  林敦信在圣道上的经验,的确没有宁辰丰富。</p>

  再者林敦信也并非是以修炼见长。</p>

  因此林敦信考虑事情的时候,倒是的确没有考虑,修炼上的问题。</p>

  现在经过宁辰这样一说,林敦信从发觉自己建议中最大的纰漏。</p>

  的确,跟道歉相比的话,显然定国侯实力强大对于武朝的好处才更大。</p>

  知道了这里面关乎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林敦信也当即改口:</p>

  “此事的确是我疏忽了。</p>

  我太过从政事方面出发了。</p>

  让定国侯道歉,的确非常不妥。</p>

  甚至朝廷斥责都非常不妥。</p>

  此事还是应当调查清楚之后,给出一个公开的结果最好。”</p>

  王林在一旁也点头附和道:“的确给出一个公开的结果最好。”</p>

  话锋一转王林又叹息道:“但这个事情注定时间漫长的调查过程,如果拖延的话,恐怕更加不利。”</p>

  这也同样是武昭的担心。</p>

  虽然说流言止于智者,但是这普天之下,智者毕竟是少数。</p>

  如果再加上有人故意挑拨的话,那用不了多久,就会流言遍地。</p>

  因此这个事情,拖延的时间越长,对武朝,对定国侯,就越是不利。</p>

  而且这个事件的凶手,注定是非常难以找到,甚至根本就找不到。</p>

  宁辰仔细想了一下,忽然道:“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去想凶手是谁。我们完全可以从定国侯身上入手。”</p>

  听了宁辰的话,三个人再次看向了宁辰。</p>

  刚刚宁辰不是一直反对针对定国侯出招吗?</p>

  怎么现在又开始要在定国侯身上做文章了。</p>

  “这个事情很难理解吗?”宁辰看着林敦信和王林,秀了一把小优越。</p>

  “既然定国侯是源头,而他们针对的又是定国侯的法家。</p>

  那我们大可让定国侯,将他所走的法家路展现出来。</p>

  这样事实如何,不辩自明。</p>

  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不好吗?”</p>

  顿了一下,宁辰道:“而且如果操作的好的话,搞不好那些在背后主使的人,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接反向送我们一鼎气运。”</p>

  武昭听到宁辰说一鼎气运,连忙问道:“如何操作?”</p>

  宁辰没有立刻回答武昭的话,而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摸了摸下巴道:“这个可能还得看定国侯的法家究竟写了什么。”</p>

  武朝是一个仙侠版的封建社会。</p>

  武朝的法令,宁辰也看过。</p>

  基本上还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p>

  虽然宁辰觉得,定国侯的童年经历。</p>

  会让定国侯开创的法家,更多的偏向于公平和民。</p>

  但是究竟有多少偏向于民,这个宁辰就不清楚了。</p>

  武朝的法家如何,宁辰不清楚,但是自己来的那个世界的法家,宁辰多少了解一些。</p>

  自己那个世界的法家,的确有他的先进性。</p>

  但是其中糟粕也不少,就比如《商君书》中,愚民和驭民,这就是糟粕中的糟粕。</p>

  相对的宁辰生长在新社会的依法治国,就明显比以‘法’治国高级多了。</p>

  其实当初开圣道的时候,宁辰也想过开法家。</p>

  可是实力不允许。</p>

  就宁辰那法家开出来,就算是有孔祭酒护着。</p>

  靖王这个武氏守门人,都得想办法把自己弄死。</p>

  不过定国侯明显没有这样的担心。</p>

  因为人家实力摆在这儿了。</p>

  “殿下,我给定国侯写一封信,殿下帮忙用青鸟直接传给定国侯。如果定国侯的法家,跟我想的一样的话,那这一鼎气运殿下是稳了。”宁辰对武昭说道。</p>

  武昭虽然感觉宁辰这信会造成很大的波澜,但是一鼎气运真的太诱人了。</p>

  武昭让孙伴伴将宁辰带到隔壁去写信,自己则是继续与兵相和政相商议越州,以及府卫军的事情。</p>

  宁辰的兵家已经证明了,府卫军能用且可用。</p>

  那现在如何的调配和整顿府卫军,就是当务之急了。</p>

  如果真的可以将天下府卫军全部整合起来。</p>

  武朝就等于多了一路接近四十万兵马的即战力。</p>

  这一样会给武朝增加气运。</p>

  ……</p>

  宁辰那边,孙伴伴亲自给宁辰研墨。</p>

  当然宁辰清楚,研墨是次要的。</p>

  主要是孙伴伴想知道,宁辰写的什么。</p>

  不过宁辰也不在意,孙伴伴在一旁看。</p>

  宁辰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给定国侯解释了一下民主制度下的法治是一个什么情况。</p>

  同时解释了一下,依法治国和已法治国的区别。</p>

  虽然都不算精妙吧,但是宁辰觉得以定国侯的智慧,肯定能够看得明白。</p>

  毕竟连孙伴伴都看懂了,而且看的孙伴伴研墨的手,都哆嗦了好几下。</p>

  最后宁辰在信的末尾写道:</p>

  君臣上下皆从法,此之谓大治。</p>

  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孙伴伴直接吓的跪了。</p>

  “宁大人你饶了老奴吧。”</p>

  “没事、没事,孙公公我写完了。咱们这就青鸟传信。”宁辰笑呵呵的对孙公公说道。</p>

  “宁大人不用再删改一点了。”孙伴伴试探性问道。</p>

  宁辰直接摇头:“不用了,就这样吧,虽然不全面,但是足够用了。”</p>

  孙伴伴一听就这个还不全面,当场吓的又要跪了。</p>

  其实对于这封信,该怎么说呢。</p>

  宁辰根本就没指望,定国侯真能兴民主法治。</p>

  因为在现在这个背景下,根本就不现实。</p>

  而且定国侯也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人,想要让他全盘接受宁辰写的,本来也不现实。</p>

  但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p>

  自己是求上,应该可以得个中。</p>

  其实就算不得,宁辰也无所谓,。</p>

  宁辰觉得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一点不错,</p>

  改变不了,宁辰也不会失望。</p>

  毕竟宁辰现在也属于权贵一列。</p>

  孙伴伴取出青鸟,不过并没有立刻给宁辰。</p>

  而是再三跟宁辰确认,是否要删除一点什么。</p>

  “孙伴伴你在这样耽搁的话,我就再加两句。”</p>

  宁辰威胁孙伴伴道。</p>

  孙伴伴听了宁辰的话,连忙把青鸟给了宁辰。</p>

  所谓青鸟实则就是凝聚在圣人书上的一只鸟。</p>

  宁辰只需要用浩然正气把它激活,这青鸟就会把宁辰写的信吞到肚子里面。</p>

  然后它就会直接朝着自己的目标飞去。</p>

  青鸟传信,首先它的速度足够快,很难被人捕获。</p>

  其次就算是被捕获了,不是正确的收信人,这青鸟会直接爆炸。</p>

  里面的内容,截取的人自然看不到。</p>

  最后这青鸟飞的时候是隐身的,只有在到了收信人百丈范围,才会显露真身。</p>

  眼看着青鸟飞走消失,宁辰对满眼忐忑的孙伴伴道:“公公,咱们回吧。”</p>

  孙伴伴看了宁辰一眼,无奈跟着宁辰回到了武昭那边。</p>

  武昭看了一眼孙伴伴,心中就了然,宁辰肯定是又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p>

  不过武昭并不急着,让孙伴伴给自己说这事。</p>

  而是继续跟兵相和政相,讨论如何启用府卫军这事。</p>

  重振府卫这事,王林肯定是一刻都不想等。</p>

  可是林敦信说的同样有理有据。</p>

  不能因为府卫军这一次,就将资源大量的倾斜向府卫军。</p>

  以现在国库的水平,支撑现有的几路大军已经很难了。</p>

  很难再分拨出银子,去全力的支持,四十几万的府卫大军。</p>

  就算要全力支持,那也至少要等闵思那边,见到了确定的成效才行。</p>

  否则的话,再用银子支持府卫军,不用外人打,武朝的财政直接就垮了。</p>

  王林还想辩驳什么,可是说什么,没银子也白费。</p>

  四十万府卫军,不说其它。</p>

  每个月平均每个人半两的军俸,就是二十万两白银。</p>

  一年下来,就是两百万两白银。</p>

  武朝现在国库每年抛开一切用度,不过收入四百万两。</p>

  再拿一半给府卫军,绝对不可能。</p>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军俸,还没算其它的损耗。</p>

  现在的府卫军,半俸不说,编制都不是满额。</p>

  全国加起来,能有十万府卫就不错了。</p>

  就这样每年都得消耗白银二十万两左右。</p>

  现在除非是闵思那边立刻见到效果,否则的话,还真没这么多银子。</p>

  王林看向宁辰,宁辰直接神游外物。</p>

  你看我也没用,我又不是银子,我更加不可能给你出银子。</p>

  武昭看了一眼宁辰,看宁辰没打算说话,沉吟一下开口道:“政相所言不错。</p>

  不过府卫军现在既然可用,那我们就必须要用起来。</p>

  现在看似太平,但是接下来,无论妖、蛮还是西域,恐怕都会想办法掀起争端。</p>

  就比如这一次的匪患,绝对不会只是孤例。</p>

  因此现在的内卫,丝毫不会比边防轻松。</p>

  这个银钱不能省。”</p>

  林敦信皱皱眉似乎明白了武昭是什么意思,道:“殿下现在民众的税赋已然不轻,继续征税的话,臣担心民怨沸腾。还是等闵大家那里初见成效吧。”</p>

  武昭摇摇头道:“敌人不会给我们那么长时间,所以这税还是要征的,只是……”</p>

  宁辰听话锋一转,就知道自己这女帝大老婆,又把注意打到自己身上了。</p>

  不跟民征税,那跟谁征税这个就不言而喻了。</p>

  “殿下,我刚刚想了一下,其实兴府卫,未必需要多花太多的银钱。”宁辰直接打断武昭说道。</p>

  武昭星眸中露出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小得意,和蔼的对宁辰道:“宁大人有什么想法?”</p>

  宁辰,道:“殿下其实这也简单,裁掉一部分的府卫军就好了。”</p>

  不等武昭反对,王林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了。</p>

  “不行,府卫军现在都不是满编,很多地方都不足半数,继续裁撤的话,府卫军还有吗?而且府卫军数量是对地方治安的保证。”</p>

  “王相我话还没说完呢。”宁辰说道。</p>

  王林坚持的道:“不行,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再裁撤了,哪怕维持现状都好。”</p>

  宁辰看向武昭,表示自己也没办法了。</p>

  武昭那里会管王林怎么想,直接对宁辰道:“宁大人你继续说。”</p>

  王林一听这个,当即表示道:“殿下,府卫军不能再裁撤了,殿下如果真的要裁的话,就撤了我吧。”</p>

  “兵相我们不妨听宁大人说完,你再决定要不要辞官。”</p>

  王林刚点头答应,忽然回过味来。</p>

  感觉武昭这话他不对劲。</p>

  正常的逻辑,不是直接不让宁辰说吗?</p>

  怎么还说完之后,再让自己决定要不要辞官。</p>

  所以自己这兵相,在武昭眼中也不重要。</p>

  这就太扎心了。</p>

  接下来宁辰就说了一下,他的裁撤方案。</p>

  按照宁辰的计划,对府卫军的裁撤一共分成三步走。</p>

  第一步就是大肆宣扬这一次府卫军以少胜多的事情。</p>

  让全天下人都看到,府卫军的实力。</p>

  即树立府卫军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同时又给府卫军树立荣誉感。</p>

  第二步才是真正的裁撤。</p>

  不过这裁撤也并非是真正的裁撤。</p>

  而是先树立一个裁撤的标准。</p>

  这个标准不仅仅是给府卫军看的,同时也是给天下人看的。</p>

  让天下看看,府卫军的选拔标准有多高。</p>

  当然选拔标准高的同时,军饷也相应的提高两成。</p>

  至于这提高的军饷从哪儿处。</p>

  那自然是从被裁撤的那部分人身上出。</p>

  同时被裁撤的府卫,也不会就此离开府卫军。</p>

  而是直接让他们全职的去种军田。</p>

  同时告诉他们,他们在符合标准之后,可以优先进入进入到府卫军当中。</p>

  什么时候达到标准,什么时候立刻重归府卫军。</p>

  另外兵家会向府卫军全面开放。</p>

  领悟兵家的府卫军,可以更快的晋升,同时获得更高的军饷。</p>

  如此一来,有了心中荣誉,还有了更高的军饷,再加上明晰的升迁通道。</p>

  府卫军必然是个个奋勇。</p>

  而且因为标准提高,选拔出来的府卫军,一个至少可以当成两个来用。</p>

  随着训练的加深,一个当五个都没关系。</p>

  至于以后编制满额了,军饷提升了。</p>

  那也完全不要紧,闵思推广的农家,到那个时候早就见到成效了。</p>

  粮食产量提升一两成,就算再多养一倍府卫军都没问题。</p>

  如果提升五成的话,养两倍府卫都没有问题。</p>

  至于真的翻倍了。</p>

  武朝军队翻一倍都没有问题。</p>

  第三步的话就是逐步抽回州府的禁军,把州府的护卫交给府卫。</p>

  这样原本那些商贾和富户,孝敬禁军的银子,会自然流向府卫。</p>

  朝廷即能节省开支,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府卫军的荣誉感。</p>

  让他们知道,只要做的好,荣誉、地位、金钱什么都会有的。</p>

  宁辰说完自己的三步走计划之后。</p>

  武昭星眸明亮。</p>

  必须得说宁辰这个计划绝佳。</p>

  按照宁辰的计划,朝廷一分钱不用出。</p>

  府卫军的改革就完成了,而且还直接提升了府卫军的整体战斗力。</p>

  同时还解决了府卫军,良田荒芜的问题。</p>

  一举多得。</p>

  原本都恨不得辞官不做的王林,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真香定律。</p>

  “裁撤,必须立刻裁撤!”</p>

  王林就差高举双手,表示赞同了。</p>

  林敦信斜睨王林,真的是觉得自己跟这样的人,同朝为相,还平起平坐,真的是丢人。</p>

  看过了丢人的王林,林敦信对宁辰拱手道:“宁大人,我有一个问题。”</p>

  不用林敦信说,宁辰就道:“政相你是想说,我这计划最终能够全面成功的关键,还是在闵思农家的推广成功的基础上是吧?”</p>

  林敦信点点头:“正是。”</p>

  宁辰道:“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派人去保护闵大家。</p>

  同时还要给她更多的权利,让她可以畅通无阻的施行农政。</p>

  农家之道能够走通,就代表农政同样可以走通。</p>

  只要一切都能按照闵大家的计划去走,完全没有道理失败。”</p>

  武昭微微额首,对林敦信道:“政相节制全国各州府官吏,让他们配合闵大家的事情就交给你了。”</p>

  “老臣领命!”</p>

  武昭再看向林敦信眼中的宰相之耻王林:“兵相,府卫军的改革就交给兵相你了。如有问题的话,就找宁大人商量。”</p>

  “臣领命!”</p>

  “宁大人你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可直接与兵相和政相说。</p>

  兵相和政相都为我武朝肱骨,你的想法如果对武朝有用,</p>

  兵相和政相一定会全力配合你的!”</p>

  武昭这话说完,王林和林敦信两个,都不由得心中泛起了波澜。</p>

  武昭这话说的客气一点,是他们两个要配合宁辰。</p>

  说的不客气一点,那就是他们两个这段时间,得听宁辰的调遣。</p>

  由此足见,武昭对宁辰的信赖,和给宁辰的权利之大。</p>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宁辰三个从东宫离开。</p>

  林敦信和王林,各自跟宁辰告辞一声,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p>

  无论是节制全国州府的官吏,还是改革府卫军。</p>

  都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解决的事情。</p>

  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和利益,都是非常的复杂的。</p>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p>

  这都是需要王林和林敦信,好好的琢磨和盘算的。</p>

  绝对不是他们两个动动嘴,就能解决的。</p>

  待宁辰离开之后,武昭才对孙伴伴道:“伴伴,宁辰给定国侯写了什么?”</p>

  孙伴伴听了武昭的问话,直接跪在地上道:“请殿下恕老奴无罪。”</p>

  武昭早有心理准备,直接对孙伴伴道:“不论伴伴说什么,本宫都恕你无罪。”</p>

  当即孙伴伴也将宁辰给定国侯写的信,给武昭说了一遍。</p>

  武昭虽然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准备。</p>

  觉得宁辰给定国侯的信,不会太简单了。</p>

  但是她是真的没想到,宁辰竟然这么敢写。</p>

  别的不说,如果按照武朝的律法。</p>

  宁辰这封信,就足够判他死罪的了。</p>

  “伴伴,此事只能你知我知。”武昭对孙伴伴说道。</p>

  孙伴伴躬身,道:“是殿下。”</p>

  犹豫一下,孙伴伴道:“可是定国侯那边?”</p>

  武昭道:“不用担心定国侯,定国侯自会知道该如何取舍。”</p>

  ……</p>

  正气长城的望楼之上。</p>

  一只小青鸟,艰难的飞到了定国侯那边。</p>

  只是刚刚飞到这里,那青鸟就因为承受不了神魔气,当场就炸开了。</p>

  好在定国侯出手,护住了青鸟当中宁辰给自己的书信。</p>

  定国侯拿过了书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p>

  定国侯在看信的时候,眉头时而放松时而紧促,从表情上来看,这信中的内容同样有很多定国侯,不能认同或者理解的地方。</p>

  但是当定国侯看到宁辰信结尾那一句话。</p>

  顿时之间念头通达,同时全身的气息暴涨。</p>

  与此同时,望不见的圣门之前。</p>

  一座代表了法家的法鼎当中,熊熊的法理火焰化为源源不绝的动力。</p>

  法鼎迅猛的**圣门,直接生生的将圣门都给叩开了一条缝隙。</p>

  雄厚的圣意,沿着法家之道灌注到定国侯身体当中。</p>

  一刹那而已,定国侯的修为直接暴涨了一大截。</p>

  只是这暴涨来的快,去的也快。</p>

  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定国侯就直接掩盖了自身气机。</p>

  不过这里的波动,还是很快引来了定国侯手下的战将。</p>

  穿着灰色妖绒有着巨大毛领大氅,里面穿着皮甲劲装,露着一双泛光大长腿,五官精致,但却没有半分表情的小白,第一个到了望楼之上。</p>

  如果宁辰在这里的话,看到这个小白一定会惊呼一声。</p>

  因为眼前的这个小白,简直就是异界白老板。</p>

  只是头发颜色长相不太一样,但是一样都是又A又飒,关键是身材还很能打。</p>

  小白这身材,跟她的名字可完全不一样。</p>

  一点都不小。</p>

  而后徐牧之也到了,接着壮硕的盔甲大汉也来了。</p>

  同时窗口那里,还有一个娃娃脸可爱的小萝莉,直接从窗口飞了进来。</p>

  这是定国侯手下八大战将中的四人,另外四个三人驻守正气长城无令不得回,还有一人带着人在正气长城另外一边巡守。</p>

  “侯爷、侯爷,你咋了。”盔甲大汉夸张的关切问道。</p>

  定国侯早已将宁辰的信收起来了,此刻看向盔甲大汉,淡然说道:“无妨,心有所感,突破了而已。”</p>

  盔甲大汉听到定国侯又突破了,先是一愕,而后连忙恭喜道:“恭喜侯爷。”</p>

  定国侯没回答盔甲大汉的恭维,而是看了四人一眼,最终忽略了小萝莉,对徐牧之三人,道:“正好你们三个来了。</p>

  你们三人谁愿意替我去一趟丰京,将我法家书,带给宁辰,以推广法家之道。</p>

  另外去的人就暂时留在宁辰身边,保护宁辰的安全。</p>

  宁辰开百家道,大兴人族。</p>

  想要杀他的人不会少了。</p>

  现在孔祭酒离京南下,宁辰身边并无人护着。</p>

  你们四个都是武夫中的佼佼者,保护宁辰日常足够了。”</p>

  徐牧之听到这个,直接拒绝道:“侯爷,我才从丰京回来不久。对兵道刚有所悟,打算好好在这里沉淀一下。而且我四品,他们两个都三品了,护持宁辰更加稳妥一些。”</p>

  丰京那个让人伤心的地方,徐牧之短时间都不想回去了。</p>

  他的偶像更看重别人,而那个别人偏偏比自己还优秀。</p>

  自己无论如何都很难赶上偶像的万一,结果偶像却夸他有自己年轻时候的百一。</p>

  丰京那是徐牧之的伤心地。</p>

  定国侯看向盔甲大汉,盔甲大汉连忙摇头说道:“侯爷,丰京太安逸了。那里不适合我,我更适合在这里杀敌卫国。”</p>

  偷偷看了一眼小白,盔甲大汉说道:“侯爷,我觉得此事,白将军去比较合适。而且白将军实力,比我更强一些。”</p>

  “不去。”小白直接干脆简单直接明了的说道。</p>

  “侯爷,我愿意去,我愿意去。”被定国侯忽略的萝莉,带着娃娃,兴奋的向定国侯请缨。</p>

  不过定国侯显然没打算考虑她。</p>

  “你不能去。”</p>

  说完定国侯目光扫过了小白,最终看向了盔甲大汉道:“你去丰京,三月之后小白替你。”</p>

  定国侯既已决定,盔甲大汉也只能遵命了。</p>

  “你们都散了吧,我要将法家书重新整理一番。”</p>

  四个人各自离去之后。</p>

  徐牧之追上了郁闷的盔甲大汉道:“你去丰京帮我带一封密信给宁辰。</p>

  记住这信事关侯爷和赤焰军的机密,</p>

  不见到宁辰绝对不能打开!”</p>

  盔甲大汉一听是密信,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拍着胸脯说道:“好,你就放心把信交给我吧。”</p>

  盔甲大汉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之后,拿出一张符纸,在符纸上写下了定国侯交代他去办的事情。</p>

  同时表示这段时间,自己不能再给靖王传递有用的信息了。</p>

  不过同时表示,徐牧之会有一封关于定国侯和靖王的密信交给自己代为传给宁辰。</p>

  密信的内容,他会在看过信之后,再告诉靖王。</p>

  最终在消息的结尾,盔甲大汉还是不忘炫耀一下,自己在定国侯这边隐藏的有多好。</p>

  “王爷放心,我隐藏的非常好。他们现在已经充分信任我了。</p>

  否则的话,他们不会将迷信交给我。</p>

  王爷无需担心我暴露之事。”(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