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生言

  “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

  这句话说进了我的心里。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大大的吃货,因为他的诗里好多都是吃的,足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那也是不为够的。

  因为想了解,所以去了解。在读《苏轼传》前,我对东坡先生的印象就是单单语文课本里的诗人,政治家,然后就没有了。但读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他呀,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是一个美食领域的专家,是一个会酿酒的酒仙诗人……他的面孔,好多好多,说不清,也数不完。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这样的人儿,怎么还有第二个呢?

  可苏东坡的仕途,与其他人相比较下,真的是一场老天爷给他的考验。别人贬谪是起起落落的人生风景,而老苏这人嘛,啧,起是起了,可落嘛,一路就是落了~真不知多少可叹的夜晚里,那个在旁人眼里乐观豁达的他,遥望月亮时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也许,真的是看开了人生,也许是在想着朝廷召他回朝的那一刻……

  可惜,人生总是那般漂浮起落,就在苏东坡最后一次被贬,朝廷看他年迈欲召他回朝时,他却病死异乡。

  东坡先生啊,您真的就没有不甘过吗?

  隔着遥遥时空,看着这抚照过您的月亮,我发自内心地问这个问题,好像您就站在我面前一样。

  醉翁亭边,一人身穿太守服,喝着酒,倚在溪边,醉眼里带着清醒,看着百姓饮酒欢乐。赤壁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泛舟饮酒作文的那道身影,至今,我还可以看到他那姿态。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一首歌儿响在江面上,没有人知道歌唱者真正的心情,也猜不出歌唱者的心思。也许是在埋怨自己命运的坎坷不平吧?我听见了那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不甘心。

  谁可以理解呢?

  雨中吟啸且徐行,也许旁人看来是疯子吧?“莫听穿林打叶声”,可谁能真的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呢?但他却做到了。

  往事越千年,沧海成桑田。

  先生,您之“大勇”,我看到了。学生在这里,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您知道自己自乌台一案便再无升迁的机会,您愿意继续吗?”。

  先生对着我和蔼地笑着,半刻后,吐一字。

  “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