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肖恩对木星、火星、泰坦(土卫六)以及月球的布防,第一时间就引起了上面的关注。</p>

  “先生,上面发来消息,询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p>

  “告诉他们,木星里有迷雾怪出现。”</p>

  “需要警告他们不要进入吗?”</p>

  “不必,但把之前的战斗影像资料发一份过去。”</p>

  “好的,先生。”</p>

  木星辣么大,肖恩可不认为自己能完全封锁得住。</p>

  更何况在地球的时候他就没想过封锁,现在迷雾怪跑到火星上去,他更不会封锁。</p>

  上面在接到相关的资料后,立刻引起了高度的重视。</p>

  对于迷雾区和迷雾怪的研究,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停下。</p>

  原本以为,人类已经冲出地球走向了宇宙,迷雾区再厉害总不至于还能追得上来吧。</p>

  谁成想现实直接泼了盆冰凉刺骨的冰水,人家不但追上来了,而且还越来越恐怖!</p>

  上面在第一时间就调了一艘飞船前往木星这边,当然,没人傻到直接让飞船进入木星大气,那跟送死没有任何区别。</p>

  看看影像资料里的那几艘星舰,不就差点被被命名为鲲的迷雾怪给吃了嘛。</p>

  没去管上面的安排和想法,肖恩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带着舰队中进了木星大气之中。</p>

  </p>

  曾经有过一部特效华丽无比,但剧情渣到无语的科幻大片《木星上行》,就曾描写过木星大气内的情况。</p>

  现实中的木星与电影中的木星还是有所区别的,最少星球上没有外星人庞大的基地。</p>

  “派出无人机编队,分散开来探测。”</p>

  “各星舰主武器充能,随时准备战斗。”</p>

  事实证明,鲲这种迷雾怪明显应该是有种特殊的器官,能够在远距离感应到食物的行踪。</p>

  这不,没让肖恩等太久,巨大的阴影就猛地从混浊无比的大气中冲了出来。</p>

  “不要动,交给我!”</p>

  肖恩看着直直冲着自己来的鲲,微微一笑后就发动了自己的力量。</p>

  “唰!”地一下,巨大无比的鲲瞬间消失不见。</p>

  不等它弄清楚自己出现在了哪里,无形的力量只是一刷,巨大的躯体瞬间就被刷没了。</p>

  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三米多的一团基因优化液,以及一枚完整的灵能结晶。</p>

  “好家伙!我就知道这种迷雾怪的品质要比地球上的高很多。”</p>

  有了第一笔收获,肖恩顿时干劲十足。</p>

  舰队的其它飞船还有无人机,都成了他钓鱼的香饵。</p>

  只是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前前后后就有八头形态、大小更不相同的鲲被成功捕获。</p>

  其中六只直接被提炼成了基因优化液和灵能结晶,另外两只也是最小的两只则被肖恩留了下来,一只扔去了迷雾岛看看能不能人工养殖,另一只则是直接借助空间的力量给肢解了。</p>

  鳞片、外皮、肌肉、触须、内脏、骨骼、大脑,还有一些特殊的器官等等等等,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p>

  肖恩前后在木星狩猎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收获不是一般的巨大。</p>

  但这半个月的时间,却依旧没能找到迷雾核心区在什么地方。</p>

  没办法,越是接近木星的星核,空气中的干扰就越大,根本没办法进行探测。</p>

  肖恩到是可以用灵能进行扫描,但终究距离有限。</p>

  木星又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巨行星,这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到地方那才正常。</p>

  好在这一波已经大赚,没能找到迷雾核心区虽然有些可惜,但换个角度来看,只要核心区在,那岂不是等于有着源源不断的鲲可以捕获了?</p>

  至于迷雾核心区所代表的危险,肖恩现在也没辙。</p>

  连地球现在他都解决不了可能存在于海洋中的迷雾区,木星这边的环境更加复杂,能解决得了才奇怪。</p>

  值得庆幸得是,肖恩也好,官方也罢,都掌握了远距离星际航行的技术。</p>

  别说地球和木星了,就算整个太阳系都完蛋,人类照样可以生存下去。</p>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完善,在新星球上建立地下城市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p>

  实际上官方已经派船赶上了当初发射的那艘殖民飞船,在对飞船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后,两艘飞船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比邻星系之中。</p>

  在这个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之中,有一颗被天文学家命名为比邻星b的行星。</p>

  它位于南门二系统中的红矮星,也就是比邻星系的宜居带内。</p>

  按照当初天文学家的推测,如果这颗行星的大气层条件与组成成分合适,就可以让行星表面拥有液态水存在。</p>

  而液态水则是生命的摇篮,有了水,就有可能适宜人类居住。</p>

  还有一个方面比较关键,比邻星系的恒星是一颗质量只有太阳约十分之一的红矮星。</p>

  它的寿命可以达到3万亿至4万亿年,是太阳预估寿命极限也就是100亿年的300到400倍。</p>

  如果条件真得合适,那么比邻星B很可能会成为第二颗地球。</p>

  但有一个问题,因为比邻星b距离母恒星够近,因此可能被潮汐锁定,即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互相同步的现象。</p>

  这也就意味着比邻星b的一面会一直对着母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处于黑暗之中。</p>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恒星的一面永远都是白天,而且温度会比较高。</p>

  而背对恒星的一面永远都是晚上,温度会很低。</p>

  而在这两个极端的环境之间,也就是晨昏圈则可能是最为宜居的地区。</p>

  那里的温度可能在零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p>

  不过目前比邻星b的轨道离心率并未确定,只是知道它小于0.35,但有可能足以产生像水星那样3:2的轨道共振。</p>

  欧洲南方天文台曾经预测说,如果这样的话,比邻星b上的气候环境会更加温和,平均温度接近地球。</p>

  另外,如果该行星的大气层足够浓厚,面向恒星一面的热量就能传导到背离恒星的一面,行星表面适居的部分就会更大。</p>

  当然,这些数据都只是科学的分析和推测,等官方的殖民飞船抵达比邻星B后,很快发现了之前远距离观测所无法观测到的细节,令人细思极恐怖的细节!</p>

  “先生,上面发来了紧急通讯,很重要。”</p>

  【作者题外话】:再求一波银票支持啊,大家记得在最新章节里投才有效哦,拜托拜托!</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