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到底想干什么

  建安三年元月下。

  寿春城北,淮河畔。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整个淮河南岸,聚集了数万百姓,比春社还要热闹。

  两郡九县数十家被列入宗贼的首脑人物,共计二百多人,今日被尽数押解至淮河南岸,将在今天午时斩首示众。河畔聚集了那么多百姓,便是来看光景的。

  这二百多人,便是于琦跟陈登商议过后的结果,以这二百多首脑人物的死亡,换取他们所属的数十个家族的存续,以及五年后再建宗族的机会——屯田五年,五年后,解除他们的罪籍。

  等到日过中天,随着监斩官陈登的一声令下,二百多颗人头齐齐飞起,落入滚滚淮河,祭了淮河水神。

  随着数万百姓此起彼伏的惊呼,以及参差不齐的跪拜河神,乞求今年风调雨顺,此事在民间便暂告一段落,至于陈登写信告知其父,由陈珪在中原替于琦发声之事,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这边于琦跟陈登把主要的事情搞定了,剩下的些许手尾,于琦就交给了石韬等人,至于他自己,则兵分两路,他在陈登、太史慈的陪同下,带领是仪、刘晔、鲁肃、顾雍、朱桓、董袭等人,在亲卫部曲及少量士兵的护卫下,出寿春东行至广陵;另外一路,则由徐庶、周瑜、甘宁等人率领,包括大部分北征将士及新募士卒并其家属,护送缴获的钱粮及部分人口返回豫章。

  作为于琦身边的头号亲信,徐庶在这个时候返回豫章,自然不是单单回豫章坐镇的,他还承担着于琦安排的其他任务。

  于琦此行,是之前就计划好的,作为扬州牧,他往日里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豫章,对其他郡关心的不多,其他郡的百姓,尤其是吏绅,对于琦的了解同样也不多。

  这不是脱离群众了嘛。

  这不行,所以便有了这次于琦的出巡。

  从寿春一路东行,第一站便是九江跟广陵两郡交界处的东城县,也是鲁肃的老家,在鲁肃家借宿一晚之后,继续起行前往广陵。

  进入广陵之后,于琦便排开阵势,旗帜飘摇、铁甲铿锵,穿村过乡、气势如虹,于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耀武扬威!让这一路上的百姓们都知道,广陵,现在是本将军罩着的。

  广陵,古为吴都,后作扬州,在大运河通航之后,商贾汇集、人文繁华,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美誉,现在嘛,却远不及后世繁华。

  广陵城北,大军驻跸所在,尽管广陵城已经近在咫尺,于琦却并未急着入城,而是在一众部下的陪伴下,站在中渎水畔翘首北望。

  “君侯,此水名中渎水,春秋时吴王夫差便是经此北上伐齐的”,陈登或许是猜出了于琦心中所想,指着脚下的蜿蜒清流对于琦介绍道:“君侯请看,经此往北百五十里,便是射阳湖,自射阳湖北上八十里,便可至于淮河。”

  是仪是知道于琦志向的,在陈登介绍完后,接过话茬道:“主公,虽然可以经中渎水直入淮河,然此水中段以上水浅面窄、淤积过多,夫差为了北上伐齐,曾举民开挖此渠,本朝亦多有修缮维护;可惜自桓、灵以来,废弛已久,若想通行大船,还需开挖拓宽,设计水门船闸,并勤加维护,如此,我江东舟师便可直入淮河。”

  是仪的话说完了,却又没完全说完。

  但是于琦却听出了是仪话里未尽的意思:江东舟师直入淮河之后,便可借淮河北岸的几条重要支流,如汝、颖、涡、泗纵横中原,甚至可以经泗水、济水直入黄河,把江东水师的优势发挥出来。

  日后若是北伐的话,这将是一条重要的路线备选。

  而于琦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在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他可以无视地域限制,高屋建瓴的指出多条北伐路线,并轻而易举的洞悉各条路线之间的优劣难易;同时可以一步步的将这些路线上的关键节点纳入自己的掌握,使得将来北伐之时能占有足够多的先手优势。

  在是仪介绍完之后,于琦并没有回应什么,只是在转身之际,拍了拍太史慈的胳膊,随后便转身离开。

  在前往广陵城的途中,于琦还是对陈登交待了一些事情:“元龙啊,今年的淮南,很有可能延续去年的旱灾,你为郡守,责任重大啊。”

  “请君侯放心,待春耕之后,属下就会组织百姓,兴修水利”,顿了顿,陈登指着旁边的中渎水道:“就从这条中渎水开始。”

  “嗯,一定要多修水利,除了要保障农灌之外,也是要借着以工代赈的名义,把百姓们留住,切勿产生百姓们大规模撂荒、逃荒的情况;若是需要支援的话,不用客气,尽管开口便是,江东能支援你的,一定会尽力支援。”

  “但是我丑话也说在前头”,于琦话锋一转,正色道:“我虽然把广陵交给你,但广陵仍然在我的治下,给你支援之后,我不希望在广陵出现逃荒、饿死人这种情况,如果有类似情况发生,我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

  于琦说的正式,陈登也是严肃以对:“请君侯放心,属下愿立军令,不过属下有一请求,希望使君能同意。”

  于琦摆摆手道:“军令就免了,我还是相信你陈元龙的,说吧,什么请求?”

  “若今年果有大旱,属下请求依九江、庐江之例,免除广陵两年赋税。”

  于琦侧目瞥了一眼陈登,回应道:“广陵的情况跟两江不一样,免两年不合适,先免一年的赋税吧。”

  “多谢君侯,属下替广陵上下四十万百姓,谢过使君活命之恩。”

  于琦摆了摆手,没有回应,心中却在盘算:免赋税?广陵可没有跟九江、庐江那样大规模铲除、削弱地方豪强,免除赋税之后,得利的还是这些地方豪强。偌大一个广陵郡,十一县之地,竟只八万户、四十万人口,足见广陵豪强之势大到何等地步。

  于琦在豫章、淮南两郡施行的政策陈登也不是不知道,接下来就看陈登是如何作为的了,若其一心维护广陵豪强,那便不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同志,将来必然掉队,甚至还会因为世家豪强的利益而站到自己的对立面;若其能打压豪强,把广陵发展起来,那他便是自己志同道合的队友。

  不过于琦隐约记得陈登在历史上并不是个长寿之人,似乎没过几年就死了?罢了,且观其作为吧。

  进了广陵城之后,于琦稍作歇息,便在陈登的陪同下一一拜访了此时正避居广陵的吕岱、陈矫、刘馥三人,面对陈登的介绍、于琦的征募,三人并未矫情,也未作拒绝,尽皆应募,于琦遂以三人为掾、史。

  在广陵了驻留了三日,会见了当地的豪绅、乡老,然后便离开广陵,前往广陵旁边的舆国及江都两县,随后留太史慈在淮南,于琦自领军队在江都渡江南下。

  江都对岸的县叫丹徒,作为于琦的故乡,这是于琦近两年来第二次回来了。

  江畔的渡口,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相比一年半以前征讨孙策时路过丹徒的待遇,这次的待遇明显更胜一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