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0章 出征

  三十条木船,到达终点之后,卸掉船上的原木,装上青砖,然后回返。</p>

  而这个时候,一路跟随的围观族人才刚刚到达。</p>

  他们没有歇上一口气,又开始随着木船往回跑。</p>

  气喘吁吁的族人,没有丝毫沮丧,依然兴高采烈地一路跟随奔跑。</p>

  他们乐在其中。</p>

  木船的速度越快,他们就越开心。</p>

  木船的装载量,他们看在眼里。</p>

  同样多的原木和青砖,如果是用牛车运输的话,需要最少五辆牛车。</p>

  而木船一次性便能运完,并且,速度也比牛车快很多。</p>

  这船太厉害了!</p>

  用独木舟和竹筏运输,虽然速度比牛车快,但是运载量实在是太少。</p>

  如今有了木船,堆积在砖瓦厂的像山一样的青砖,相信很快便能够全部运输回部落了。</p>

  主席台处,在沙漏翻转了七次之后,叶青便看见人工河上,木船纷纷归来。</p>

  沙漏翻转一次便是十分钟,木船往返一次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十分钟。</p>

  很好。</p>

  去掉卸货装货的时间,木船往返一次的实际行驶时间,四五十分钟左右。</p>

  时速将近十公里。</p>

  这就是超越时代的工具。</p>

  以往,汪芒国到大虞国运输足够供应整个汪芒国一万人的食盐,需要二十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运输一整年的时间。</p>

  这二十人,别的事都干不了,专门运输食盐。</p>

  接手了整个汪芒国之后,这运输食盐的问题也是叶青需要解决的问题。</p>

  派遣二十名族人整年专门运输食盐,这对叶青来说不可容忍。</p>

  效率太低了。</p>

  从今之后,这运盐的问题,便再也不是一个大问题。</p>

  一万人的食用盐,按照每人每年四斤盐的量来计算,部落一年需要消耗的盐就是四万斤。</p>

  有十条船,运输一趟就够了。</p>

  这一条船,载重设计虽然是三千斤,但是实际上的载重却是远远超过。</p>

  看看返程的每条船上装载的一千块青砖就知道了,一块青砖的重量大约五斤左右,一千青砖就是五千斤。</p>

  一千青砖数量看起来很多,实际堆码起来,是没有多少的。</p>

  一千砖,体积是两个立方。</p>

  堆码在船上,也就是占了一米宽,一米高,两米长的位置。</p>

  而装载了一千青砖的木船,行驶依然稳当。</p>

  到大虞国,水网也是连着的。</p>

  只是需要走的大半路程是雷泽。</p>

  独木舟和竹筏,在雷泽上行驶很困难,木船就没问题。</p>

  木船比独木舟和竹筏抗风浪的能力,强出几条街去了。</p>

  而到大虞国的距离,具体多远,叶青不清楚,但再远,也不比江北的战场更远。</p>

  因此,部落以后每年需要的食用盐,十条船,二十个人,最多有个十来天,就可以全部运回来。</p>

  效率高出三十多倍。</p>

  这就是先进工具的威力。</p>

  叶青心里有些可惜,木船还是太少了,不过他也没办法。</p>

  桐油用完了。</p>

  今年年底,无论如何也得要让族人拾捡回来足够的桐籽,一定要榨出足够的桐油来。</p>

  部落周边的桐树不够,那就让族人进山去寻找。</p>

  北山和西山那么一大片的山,桐树肯定不少。</p>

  桐油是一种很重要的物资,每年依靠拾捡野生的桐籽,很是浪费人力,深入山中拾捡桐籽,也很危险。</p>

  因此,叶青觉得还是应该人工种植一片桐树林。</p>

  桐树生长很快,有个两三年,就能有桐籽产出。</p>

  ……</p>

  木船试水很成功,三十条木船全都没有出问题。</p>

  叶青很是感叹。</p>

  族人实在是太淳朴了,完完全全是按照自己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交给他们的工作。</p>

  不过,稍微想一想也能理解。</p>

  这个时代的人,对工具的重视程度,远远是后世现代人不能比的。</p>

  任何一样人工造物,他们都是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的慎重和严谨,甚至到了虔诚的地步。</p>

  以往无数年的经历,让工具制造困难的这个认识,深深的刻入他们的骨子里。</p>

  因此,即便是现在,制作各种人工造物,变得非常简单和快速,依然无法改变族人对工具制造的重视。</p>

  所以,偷奸耍滑,粗制滥造,这种事情,在族人身上是看不见的。</p>

  围观的族人,在里长和邻长的带领下纷纷散去,木船则继续进行运输。</p>

  距离出发上战场的时间,还有几天时间,这几天的时间,便让士兵们继续练习操控船只,顺带运输物资,两全其美。</p>

  几天之后,部落的军队正式出征,赶赴战场。</p>

  军队出征,仪式自然是少不了。</p>

  族长和三十个巫再次上阵,族人再次围观。</p>

  出征的人数是三百多人,派遣的三名百将是,蛮牛,少康,烈。</p>

  太康带领着自己的一百多名士兵,留守部落。</p>

  叶青对三名出征的百将说道:</p>

  “这次出征,统帅是蛮牛,少康和烈,你们两个要完全听从蛮牛的命令!不得违抗!”</p>

  “这面旗帜,便是统帅大旗,代表着部落,希望你们不要让部落蒙羞!”</p>

  说着,叶青亲手交给蛮牛一面新制的丝绸图腾旗。</p>

  这面旗帜和部落的图腾旗一模一样。</p>

  叶青本来也想着专门制作一面军事用的帅旗,但是想了一想,便放弃了。</p>

  没必要搞那么多花样,搞得复杂了,族人也会糊涂。</p>

  部落的图腾旗,族人已经熟悉了,就继续用吧。</p>

  叶青又再三交代,战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p>

  尽管日常训练时,已经跟他们灌输了无数次,但是这临出发之前,他又忍不住唠叨。</p>

  他心里还是很不放心。</p>

  “我们的目的是保全自己。”</p>

  “战争,胜利还是失败,能够杀死多少夷人,这些都不是你们需要考虑的问题。”</p>

  “我希望的是,你们这三百多人一个不落的全部回来,最好是……一个受伤的也没有!”</p>

  “你们要记住,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甚至是战斗,你们三百多人都不要分开,要永远聚集在一起!”</p>

  “你们不需要像其他部落的勇士一样出去打猎,但是你们注意,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后勤物资,只要你们携带的物资不出问题,那么你们也就不会出任何问题!”</p>

  </p>

  “一定要遵守订立的制度,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警戒……”</p>

  “行军,驻扎,战斗,任何时候,都要侦查……”</p>

  “……”</p>

  这一刻,叶青像个老太婆似的,唠叨个不休……</p>

  (求月票、推荐票)</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