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乱象纷呈

  听完王龙的解释,苏牧恍然大悟,脸色也是越发难看。

  王龙之前奉命调查修士争斗案,结果却发现这只是一个误会,两名修士已然和解,但是两人争斗的原因却是让几人不得不重视。

  《天魔自在经》。

  就是那老妇人念诵的邪经,当事的修士意外在另一处地方发现了这邪经的诡异,便出手抢夺想要拿去销毁,却没想到那诵经之人发疯似的和他争抢,恰好遇上了另一名修士,这才引发了之后的争斗。

  所以,在苏牧到来之前,白郡守已经派人去调查这件事情了,同时已经将初步情况呈报顺天,之后的事情就不归他们管了。

  大虞十二营,中御营神秘莫测,谈之色变,巡风营皇权特许,监察天下,玄机营杀伐果断,强绝天下。

  大虞境内的所有修士之事,都会交由这三大营处理。

  当然,事急从权,若是遇上突发情况,当地郡守也是有资格自行判断处理的,只是事后需要经由中御营审查罢了。

  看到郡守府已经知晓此事,苏牧也不想过多停留,和几人打了个招呼便准备离去。

  白郡守对修士并无什么好感,虽然看在白泽的面子上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但是依旧比较冷淡,苏牧自然不愿用热脸去贴对方的冷屁股。

  “老苏你别急着走啊,反正都来了,干脆一起出去吃上一顿呗?”

  看到苏牧要走,白泽拦在他身前,一把勾住苏牧的脖子,悄悄的说到:“好你个老苏,只顾着自己偷闲,也不知道来解救一下我,这次必须把我一起带走。”

  白泽眼神幽怨,仿佛被自家相公抛弃了的小媳妇,那酸味都快赶上永春坊的陈年老醋了。

  苏牧瞥了眼身后面无表情的白彦,苦笑道:“师兄莫要难为我了,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

  白泽闻言脸色一苦,耷拉着个脑袋,彻底放弃了溜出去的打算,但是白彦的一句话有让他很快来了精神。

  “苏小兄弟难得来灵宝郡一趟,作为东道主我却是有些失礼了,喜儿,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便替为父好好招待一下吧。”

  “郡守大人客气了,草民……”

  苏牧闻言正要回话,却被白泽直接给打断了。

  “父亲,你确定?”

  白泽满脸的不可思议,用仿佛见了鬼似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白彦。

  “怎么,不想去?那行,继续帮我处理公务吧。”

  白彦挑了挑眉,故作不悦,反问道。

  “别别别,我就是开个玩笑,我们这就走。”

  说着,白泽一把抓过苏牧,大步朝屋外走去,生怕走得晚了白彦就要后悔了,却是把赵括给拉下了。

  “这孩子……”

  赵瞻瞥了眼蠢蠢欲动的赵括,一声轻笑,道:“括儿,这些日子你也累了,和他们一起去吧。”

  赵括眼睛一亮,却还是恭敬的向白彦、赵瞻几人行礼告别,这才快步朝着白泽二人追了过去。

  “好你个白泽,居然只顾着自己,也不知道带上我……”

  “能怪我么,万一我爹反悔我岂不是亏大了。”

  “没义气的家伙,待会自罚三杯!”

  “行行行,别说三杯,三壶都行,我都快憋死了。”

  “对了苏兄,这些日子我抽空又将山海志修改了一番,烦请点评一下……”

  “自无不可,对了白师兄,刚才听白郡守唤你喜儿,莫非你的真名是……”

  “闭嘴!”

  “……”

  看着宛若稚子般打闹的三人,赵瞻微微一笑,看向始终都是面无表情的白彦,笑道:“白兄,孩子们已经走了,就不用这样绷着个脸了,放松一点。”

  白彦叹了口气,看着门外因为高温而有些扭曲的空气,沉声道:“旱魃踪迹全无,崤山异变也是毫无头绪,寻求仙缘的修士更是络绎不绝,现在又出了这自在天魔,你让我怎么放松!”

  看到白彦如此心事重重,赵瞻无奈的摇摇头,劝说道:“崤山异变应该就是旱魃引起,不出意外那旱魃就在崤山之内,至于那些修士,大多是来看热闹的,只要不在城内闹事即可,至于那邪经……”

  赵瞻冷笑一声,道:“大虞建国五百载,邪魔外道层出不穷,但白兄可曾见哪个成了气候?”

  白彦默然,脸色明显松缓了不少。

  看到自己的劝说有了效果,赵瞻微微一笑,趁热打铁道:“说起来我也好久没尝到嫂子的手艺了,不如今日便让嫂子露上一手?”

  “也行,我这就去喊你嫂子出来。”

  白彦略一思忖,便同意了赵瞻的建议,只是他刚刚起身,就听到屋外突然变得无比喧闹。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走出正厅查看,却是直接呆在了原地。

  崤山,火灭了!

  ……

  顺天。

  东华宫。

  梵声阵阵。

  文宣帝杨睿身穿白色便服,盘坐蒲团上,手中一卷佛经,面露微笑,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妙处。

  殿中左右,十几名老僧,正在打坐诵经,唯有内侍总管刘旬随侍在旁。

  不多时,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一名内侍悄然而入,走到刘旬面前耳语了一阵。

  “陛下,灵宝郡守白彦急报,发现自在道踪迹。”

  刘旬挥退了那内侍,走到文宣帝跟前,轻声道。

  “嗯?又死灰复燃了吗?”

  文宣帝收起佛经,神色稍稍端正。

  “应该是了,中御营那也收到了类似的情报。”

  刘旬微微颔首,询问道:“需要奴才知会汉王吗?”

  文宣帝摇了摇头,道:“癣疥之疾,交给各地郡守即可,无需出动玄机营。”

  刘旬眼帘微垂,道“那奴才该如何回应?”

  文宣帝的脸色突然变得无比肃杀,道:“杀!”

  “是,奴才这就去办。”

  “都退下吧。”

  刘旬应声退下,左右老僧也是齐齐告退,独留下文宣帝一人留在殿中。

  “太上遗藏如何了?”

  而在众人离开之后,文宣帝突然对着空荡荡的大殿说道。

  “陛下放心,一切尽在吾等掌控之中。”

  一道身影蓦然出现在大殿角落,对着文宣帝微微躬身,只是隐藏在黑暗之中,根本看不清荣貌。

  “希望如此,你该知道,朕不喜欢意外。”

  “是。”

  大殿再次归于寂静,在门口等待的老僧们也陆续归位,继续念诵着经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