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问安

  王世充一脸迷茫地跟在这名郎中身后,来到了位于部堂后面的一间公房。

  “这便是薛尚书办公的公房了,你进去罢。”

  说完,这名郎中便留下王世充一人立于门前,转身离开。

  王世充有些忐忑。

  他这一路上不止一次地想要找这郎中搭话,询问刑部尚书薛胄找自己所为何事。但这名郎中却滑头的很,屡次三番地岔开话题,根本不给王世充相问的机会。

  此时更是扭头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他心中隐隐约约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可来都来了,人家又是自己的上官,落面子一事是做不得的。

  他做了几个深呼吸,平复下心情,随后小心翼翼地叩门求见。

  “下官王世充求见薛尚书。”

  “进”

  王世充轻悄悄地推门而入,公堂里相对地坐着两人,稍微年长些的那人他曾见过,正是如今的刑部尚书,薛胄。

  倒是薛胄对面的那人,看起来要比薛胄本人年轻不少,一身缀着紫荷的绛色官服,显然也是个品级不低的角色。

  正犹豫着怎么开口,薛胄已然道:“你就是王行满?”

  “回薛尚书,下官正是。”

  “申国公的案子,是你在经手?”

  “不敢,下官只是给辛侍郎打个副手。”

  “可有收获?”

  王世充有些诧异。

  这案子整个刑部上下都心知肚明,早晚都是要交给的刑部的。明摆着的无用之功,问收获?

  难道薛尚书,真的以为咱和辛覃是去查案子的?

  不对啊,就算是要问案子,也应该把刑部侍郎辛覃找来才是啊,找自己一个员外郎干嘛?

  他一时语塞,一旁的薛胄见他不做声,冷冷道:“怎么?查了一天,什么也没查到?”

  对于薛胄的想法,王世充一时间也没琢磨明白,但光站着不说话也不是一回事,他想了想,说道:

  “回薛尚书,此案案情复杂,辛侍郎与下官初步以为,此案乃是由翠云楼的恩客所为。

  辛侍郎与下官不敢辜负圣恩,今天一天都在排查这几日的翠云楼恩客。不过由于人手不足,辛侍郎和下官忙碌了一天

  暂无发现。”

  这话说得可谓是冠冕堂皇,甚至连借口都已经说出来了:你看,我们分析了,也办事了。之所以查不出来,是因为人手不足,跟我们的能力可没关系啊。

  “翠云楼恩客?呵。”

  薛胄端起手旁的茶水呷了一口,又跟对面的那人对视一眼,冷哼道:“你们如何确定,杀害申国公的凶手,就是翠云楼的恩客?”

  “??”

  “我再问你,你们确定恩客,又是确定的何时的恩客?”

  “!?”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世充又不是傻子,哪里还能感觉不出这事情不对劲来。

  眼前这两人,明显就是兴师问罪啊。

  可他还是不理解,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平日里安分守己,哪里能惹到薛胄这位堂堂一部尚书?

  呃,不对自己这两天唯一干的出格的事,就是今日去了一趟安武郡公府,难道

  “本官听人说,你和辛覃两个人,今天去了趟安武郡公府。可有此事?”

  薛胄的声音再次响起,王世充心中一惊,慌忙拜倒。

  “薛尚书,下官下官只是只是”

  一连说了数个只是,却还是没能接下去。

  王世充心中欲哭无泪。

  自己只是想去抱个大腿,怎么就惹上事了呢?而且,也没听说薛尚书跟安武郡公有怨啊。

  呃,不对,这屋子里还有一个人。

  王世充好像抓住了什么,一脸希冀地看向作为薛胄对面,正好整以暇,喝茶看戏的男子。

  见王世充向自己看来,男子淡淡一笑,颇为欣赏地道:“绍玄兄,我都说了,行满是个聪明人。你看,我没说错吧。”

  薛胄袖手闭目,并不回应。

  男子也不恼,将茶水放下,看着脸上还留有惊慌之色的王世充,温声道:“行满不要多想,找你来,是有一桩善缘要送予你。”

  王世充:“”

  他想骂人。

  自己都被吓得跪下了好嘛,谁家送善缘是这么送的?

  但当他听到男子下一句话之后,心中的不忿瞬间就被惊慌所取代。

  “顺便介绍一下,在下姓柳,名述,字业隆。”

  柳述啊!

  这可是当朝权臣,能跟杨素、苏威掰手腕的存在!

  竟然就这么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但若只是这等身份,他最多也就只是惊一下,远达不到慌的程度。

  真正令他慌的,是柳述所支持的势力,或者说,所支持的皇子——废太子,杨勇!

  他猛地抬头看向柳述,又僵硬地转头,看向仍旧在闭目养神的薛胄,脑袋里满是浆糊。

  柳述看着王世充的表现,更为欣喜。

  “绍玄兄,你们刑部,出了个人才啊。”

  安武郡公府。

  李师闰一脸惬意地躺在胡床上,心情美妙。

  李善衡还在外面劝说李氏子弟参加祭典,没有回来。

  其实算起来,李善衡现在未归,也蛮正常的。毕竟李筠在李氏这一辈年轻子弟中,可谓是犯了众怒的一号人物,大家对其是敢怒不敢言。

  说服这样的一群世家子弟,去参加自己视若仇敌之人的祭典,难度可想而知。

  估计还得额外开销一笔,友好劝慰的医药费。

  不过李师闰却不想插手。

  李善衡是他来到这个世上,接触的第一个亲戚,对于李善衡的能力,李师闰要确保自己的心里有个底。

  绝不能跟自己那个老爹一样,傻乎乎地,所托非人。

  让李善衡这种愣头青去下毒,也就是自己穿过来顶包了一下,否则

  呵,一药三命。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自己这个家世,李师闰还是挺满意的。

  家中光是钦赐的食邑就有七百户,在京师附近也有不少山田的地契,甚至在这京城里,还有几个不大不小的铺子。

  哦对了,还有现成的部曲。

  这不就是妥妥的启动资金嘛。

  大隋虽好,但他可是记得,根据原来的历史,在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自己全家都被杨广派人咔擦了。

  得早做准备。

  若是能改变历史,让自家免于这场灾难,那自然最好。可万一失败了呢?

  真男人,就要做两手准备。

  让家族变强,强到让杨广不敢轻举妄动,或者强到可以保护自己一家子逃走都可以。

  至于要做的第一步,那当然是钱粮了。

  不过令李师闰有些发愁的是,家中的铺子和大部分山田,都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亲娘宇文氏操管。

  而宇文氏外出办事已经快五天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

  正当他百无聊赖之际,管家李长福风尘仆仆地赶来,面色古怪地道:

  “公子,夫人回来了,您”

  “夫,呸,阿娘回来了?”

  李师闰眼神一亮,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上坐起,兴致勃勃地道:“阿娘在哪?我去给阿娘问安。咦

  福叔,你怎么这副表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