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两个故事,你信哪个

  显德殿,群臣早早站好位置,等待早朝的开始。</p>

  不多时,李世民驾到。</p>

  群臣高呼万岁,如山呼海啸。</p>

  李世民在龙椅上坐定,赐平身。</p>

  “今日不议朝政。”他朗声宣布。</p>

  众臣大感意外。</p>

  不议朝政那朝会干嘛?</p>

  这时就听得李世民吩咐道:“宣太医!”</p>

  自有人安排太医进殿。</p>

  众大臣看到太医都懵了。</p>

  有话好好说,这是要弄啥嘞?</p>

  “开始吧。”</p>

  李世民一声令下,太医们按照官职品阶开始为众大臣做全面的问诊和检查。</p>

  当然,所谓的全面,只是在目前医术水平的框架之内。</p>

  谁知道……</p>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什么毛病都有了。</p>

  大脖子病、麻疹、偏头痛、伤寒、痢疾、老盘腿、痔疮、便秘、相思病……</p>

  一开始还感觉十分新奇的大臣们,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p>

  “唐寺卿,看你身体这么棒,竟然得了便秘,难怪一蹲就是半天,哈!”</p>

  “唉,难啊。不过林侍郎常常蹲我隔壁,时间可比我长多了。”</p>

  “我那是痔疮……唉,你们不懂……”</p>

  “李舍人,你这相思病尊夫人知道吗?”</p>

  ……</p>

  很快,没查出毛病的大臣当场拿同僚开刷了。</p>

  李世民揉揉额头,看来这种事还是不能公开进行,官员的隐私也很重要啊。</p>

  这时,他注意到甄立言正在为杜如晦诊断,时间已经不短。</p>

  当然,这是他特意安排好的。</p>

  罗太岁那孩子说杜如晦再这么操劳下去,绝活不过三年。</p>

  想想也是,那么多重担压在一个人身上,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p>

  懂得偷懒的人还好点,杜如晦这种兢兢业业的性格,根本就顾不上自己的身体。</p>

  </p>

  李世民有些懊悔。</p>

  杜如晦身体不好他不是不知道,但却没有真正重视过。</p>

  若是早点让太医给他诊断一下,何至于拖到今天?</p>

  就这样忙碌了一上午,所有官员诊断完毕。</p>

  诊断结果除了告知官员本身,还整理了一份,呈到李世民手里。</p>

  李世民找出杜如晦的诊断结果,仔细看了起来。</p>

  ……</p>

  朱雀大门外。</p>

  面对僧人明显带有尊崇意味的询问,罗太岁哈哈哈大笑三声,然后深吸了一口气。</p>

  “小爷我就是剡国公府的唯一继承人,在长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载车爆胎,人称‘百晓生’,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学富五车、高大威猛、拥有千万粉丝、迷倒万千少女,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玉面小白龙,鸳鸯被里成双夜的持久小霸王!帅到掉渣!拥有最强大脑和肱二头肌的罗太岁是也!”</p>

  这一连串自夸自擂下来,根本不带喘气的,可见平时业务多么熟练。</p>

  饶是僧人修行多年,情绪管理十分到位,这时也忍不住微微张大了嘴巴。</p>

  剡国公府?</p>

  僧人下意识看了眼红榜。</p>

  这么多天在此徘徊,榜首那个名字早就烂熟于心。</p>

  如果所料不错的话,眼前这人应该就是剡国公的后人。</p>

  那六十多万石粮食也是他捐的吧。</p>

  这人……</p>

  看着老实,其实心思敏捷。</p>

  说话轻浮,但倒是有个慈悲心肠。</p>

  一时间僧人对罗太岁的好感度和敬意倍增。</p>

  “南无阿弥陀佛!”</p>

  僧人颂了一声佛号,道:“小僧玄奘,不知道尊驾这个故事,有何寓意?”</p>

  果真是你!</p>

  罗太岁笑得更灿烂了。</p>

  “既然和尚明知故问,那我再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听,如何?”</p>

  玄奘不悲不喜,垂下眼帘:“小僧洗耳恭听!”</p>

  “好!若刚才那个故事中,大徒弟是唐三藏内心的嗔欲所化,二徒弟是贪欲所化,三徒弟是痴欲所化……</p>

  一直都没有所谓的三个徒弟护送唐三藏上西天!</p>

  一直都是他一个人寂寞的上路!</p>

  一路上打杀的那些妖魔鬼怪……不管是剪径的蟊贼,还是长相怪异而被当做妖怪的西域人,或者喜欢食人的粤人,都是唐三藏亲手所为!</p>

  但他承受不了自己杀了这么多人的罪过,所以幻想自己有个暴躁顽劣的大徒弟……”</p>

  罗太岁问他:“和尚觉得故事换成这样讲如何?”</p>

  “阿弥陀佛!”玄奘不答。</p>

  罗太岁笑了笑,又接着道:“如之前所说,二徒弟是唐三藏的贪念所化。</p>

  唐三藏在高老庄喜欢上了高翠兰,本意是想留下入赘。</p>

  后来他的嗔念和痴念将他唤醒继续前行。</p>

  再后来所谓的蜘蛛精、白骨精、女儿国王……其实都是唐三藏动了凡心的人间女子!</p>

  这么说和尚是不是觉得更加精彩了?”</p>

  “阿弥陀佛。”玄奘仍然垂首不答,只是反复念诵佛号。</p>

  “最后是痴念。”</p>

  罗太岁不管他,再道:“唐三藏名义上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不顾一切西行求法。</p>

  世人称其为菩萨心肠!</p>

  然而,却怎么都没想到他真正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钻研经书中产生的那一丝疑惑而已。</p>

  他求见天子,天子不允,则在宫外徘徊不去,执着不悔,可见其执念之深。</p>

  和尚,告诉我,这两个故事你愿意相信哪一个?”</p>

  话说到这里,其中的隐喻和暗示已经很明显了。</p>

  玄奘听了身躯微微一震,抬头看了罗太岁好一会儿之后,才缓缓答道:“第一个。”</p>

  罗太岁似笑非笑的说道:“那我是不是该说一句:佛法无边啊!”</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