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月下独思

  怎么。洛主簿不知道吗?现在京城都盛传着改革方案是你提出的。赵钺虽是军人,但不是粗人,一见洛桥,知道他是很爽快的人,再加上他信得过王爷和潘俊烨,便少了许多的顾忌。

  洛桥扫了风君煜一眼,这事儿,他该是知道的吧!但是碍于别人在场,洛桥想等会儿再说。

  听说潘知府在军营的时间比在知府府的时间还多啊!风君煜看着潘俊烨,那两个人看到王爷转移了话题,也没有纠缠下去,心中却是各有计较。

  主要是那训练方法比较吸引下官。

  哦,什么训练方法?洛桥好奇地问道,虽然他一直很好奇这个国家的军队训练方法,但是因为书上没有记载,京城的那些文官又不懂,所以并不知道详情。

  一提到军队,洛桥心中就忍不住激动,七年啊,自己在军队中呆了七年,早已深深地爱上了那片沙场,那抹迷彩绿,原本以为皇上会让自己去地方,若是那样,自己就申请来边关,没想到却留在了京城,现在却来到了这里,缘分啊缘分,洛桥心中偷着乐。

  剩下的三个人看着洛桥变幻莫测的脸,有点好笑,没想到让人敬佩的状元也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怎么,洛主簿也对我军的训练方法很感兴趣吗?赵钺问道。

  是啊!

  别的人都以为洛桥是个文弱书生,不知道军队的训练方法,难免好奇,却没想到洛桥是骨子里的热爱军队,跃跃欲试。

  那就期待状元郎的到来了!赵钺笑了笑。

  咦?你先不给我透漏一下吗?洛桥好奇地问道。

  这个,不好透漏。

  洛桥撇撇嘴,自己当初训练的时候可是接受了很多的训练方法,包括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再加上自己是指挥系的硕士,研究了古今中外大小战役的战况和策略,东岳国的军事,也是逃不出这样的范畴吧!

  送走了赵钺,潘俊烨也到前堂处理公务去了,留下风君煜和洛桥。

  王爷是知道的吧!洛桥看着风君煜,心中有些生气,不是生气京城的传言,而是风君煜不告诉自己这件事。

  我也是刚知道的。风君煜在和洛桥单独相处的时候,是没有王爷称呼的。

  从青岚的报告来说,应该是有人蓄意为之,但是是什么人,具体还不知道。风君煜分析道。

  洛桥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想来还是自己大意了,一心想着军营,没有顾及到京城的事情,看来自己还是有些散漫了。

  恩,知道了。

  回到房中,看着窗外清水般的月光,没有丝毫的睡意,对于这次的改革,洛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一方面是想让那些寒士有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自己不是个甘于平庸的人,在这个时空,不知还能待多久,那天的烟雾弹根本不足以致命,所以自己最终还是要回去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洛桥想干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没有遗憾。

  对于这次改革的难度,洛桥做了充分的准备,毕竟要在一个世家林立的时代,让贫寒之士有发展的机会,是会招来很多的阻挡的,看看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改革,都是经历了很多的阻碍,或成功,或不成功,秦朝商鞅变法,虽然徒木为信收获了大多的民心,但是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死在了自己制定的律法下,宋代先后有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但是因为受到强大的反对势力的攻讦,最终还是以失败为终,更有为人们所知的就是那场乌台诗案,大词人苏东坡受到牵连,成了皇帝平衡势力的牺牲品。

  洛桥递上折子其实是说到底是一场赌局,赌的是皇帝的眼光和对形势的把握,成则名扬天下,败则失去前途,这些倒是不重要,要是哪天皇帝赏她斩立决,说不定还会回到现代呢,洛桥自嘲的笑了笑。

  风君煜说京城的传言是有人蓄意为之,洛桥很认同,毕竟皇上并没有公开事实,目前来看,皇上和自己还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是想要把自己培养为天子门生的,没有必要散发这样的传言,那么就是那些想借他人之手阻碍皇上培养势力的人,丞相目前看上去没有谋反的意味,最多就是想在朝堂上压制太后的家族,王尚书是太后的弟弟,也是当今皇上的舅舅,但是皇帝给了谢家丞相的权利,给了王家商业上的主持,但是只是个尚书之职,目前很平衡,但是王尚书不一定就会乖乖的,洛桥不是古代人,不会过分的相信虎毒不食子,在权势面前,个人有个人的打算,尤其是皇家的人,还是小心为妙,至于别的势力,是要静观其变的。

  若是洛桥没有猜错的话,皇上在折子递上去的那几个月里没有动静是在支持王家的商业,压制谢家的势力,这样的话,双方都暂时受制于皇帝,别的大臣大多都跟着他们两家走,所以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现在的皇上皇位虽然坐的不安稳,但是能力却是很强的,是很不容易活下来的皇子,从小就在军队中受训,也上过战场,所以,有书生的睿智,有军人的决绝和果断,有商人的谋略,现在的他,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再加上风君煜的帮助,不容小视。

  想清楚了厉害关系,洛桥渐渐的睡去,在她的隔壁,风君煜却是彻夜未眠,分析着那些消息和皇上的密报,眉头轻轻蹙起。

  看来接下来要小心应对了,没想到……

  风君煜知道东岳国皇家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暗阁,但是只有皇上和太后知道联系方式,历任的暗阁之主都是很神秘的人,他们的来历也很诡异,没有人知道,风君煜只知道这任暗阁之主是和皇上一起上任的,办事果断,手段精辣,雷厉风行,是很优秀的人,也是很残忍的人。

  那些人,还是放不下啊!

  以下是名词解释:

  徒木为信:商鞅变法前,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范仲淹变法:北宋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政,后因失去皇上的支持,失败。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年间,大臣王安石针对北宋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的情况开始变法,但受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的反对,历经曲折,虽有成效,但最终失败。

  乌台诗案:北宋神宗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嘻嘻,下章,洛桥会有一点点破绽哦,是谁发现的,就要拭目以待了……

  亲亲们收藏一下,推荐一下,留言一下,青天会很有动力的哦!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