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信手拈来

  洛桥看着题目,笑了笑,继而是沉思。

  早已经了解这个国家的考试内容,主要是从

  文学、军事、治国三方面选题,这次也一样。

  洛桥看过这里的书,确认这里的文化和中国古代的不一样,所以洛桥熟悉的那些文章诗词,在这里可以用,只是,该怎么用呢?

  想了想,洛桥开始答题,在军事方面,本来想写军事训练方法的,但是由于不了解这里的军事水平,所以只好作罢,但是,她看过不少的兵法,所以选择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其中做了些改动:

  兵者,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接下来是治国策,洛桥想了想,这古今,都是以民为重,现代的民生政策,古代的重民政策,都是一样的,便把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用《孟子》里的话语阐述,听说这个国家的君主虽年轻但是勤政爱民,想来这样的思想他是很乐意见到的。

  最后的题目是关于

  文学的,是做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选,来考察书生的

  文学功底,洛桥尤为喜欢辛弃疾的词,想到他一生为社稷奔波,文武双全,可以跨马走天下,可以执笔书心怀,便觉得应该让世人了解他的雄才。

  少日春怀似酒浓,穴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暮春漫兴)

  大致扫了一眼卷纸,没有什么错误,时间也到了,便静静地等着考官来收卷。

  出了考场的门,洛桥舒了一口气,两个时辰决定人的一生,考试,永远都是以少胜多的,也多亏了自小就跟着喜欢古汉语的外公看书习字,再加之自己的记忆不错,今天才能信手拈来。

  洛桥……身后有人说话。

  涵琦。洛桥站定。

  怎么样?顺利吗?洛桥想起他进场前有点紧张。

  还行,这会儿回去吗?宫涵琦问道。

  对啊!

  那我们一起吧!宫涵琦看上去心情挺好的,估计答得不错。

  嗯。他们俩慢慢往回走。

  路上不断有考生经过,有高兴地,有沮丧的,有神色莫辨的,看来这考试还是挺难的,对许多人来说,一生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像《儒林外史》里范进那样的人物,怕是不多见,再加上这样的考试制度,不是谁都能交得起年年的考费。

  公子……刚到门口,就见小池跑了出来,脸上有焦急之色。

  怎么了。洛桥拍拍她的头。

  还顺利吗?小池拉着洛桥的袖子。

  还可以。洛桥安慰的笑笑,书童是不容许跟去的,所以,小池在这里也等得急了吧!

  哦。小池才放下心来。

  下了楼吃饭的时候,掌柜的亲自在一边上菜,洛桥笑了笑,这考试结果还未出来,掌柜的对每个人都很殷勤,每年的前三名都是从这鹤远楼中接出去的。

  公子,你考的真的很不错吗?小池问道。

  是啊,我是什么人,你要相信我哦!洛桥捏住她的脸,没办法,看上去嫩嫩的,不捏太对不起自己了。

  哎呀,行……行……,你什么都好……小池笑着坐下。

  没事啊,反正考不上,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哦!我就不信天底下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洛桥看着窗外,来之前想的那三条路,虽说选择了考试,但是剩下的两条还是能用的,做不了书生就做商人。

  什么路啊?小池好奇地问道。

  秘……密!洛桥点点嘴巴。

  哼,不告诉我算了,反正你走哪儿,都不可能丢下我的!小池嘟着嘴。

  当然,少了我可爱的小池,怎么能活呢?洛桥作捧心状。

  哈哈……小池被逗笑了。

  什么事,这么高兴啊?宫涵琦走进门来。

  没什么。洛桥坐下。

  洛桥,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啊?宫涵琦看着洛桥。

  嗯,没人,就我一个和小书童。洛桥笑笑,小池转过来也笑笑。

  抱歉。宫涵琦赶紧道歉。

  没事。洛桥淡淡的说,就算有,也不在这儿,外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若是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外公一定会抱着厚厚的书,到屋外树荫下的躺椅上,眯着眼看那些密密的字……

  宫涵琦看着面前身着白衫,如谪仙般的人,嘴角含笑,神情悠远,仿佛看透一切的目光看向未知处,在这鹤远楼的午后,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风拂过发丝的韵律,连阳光都黯然失色,这一幕,深深地印在宫涵琦的脑中,一生都无法忘却,若是个女子,云鬓轻环,铃铛佩玉,柳眉皓齿,该是怎样的倾国倾城,灵动姣好,意识到这一念头,宫涵琦吓了一大跳,自己竟被一个男子迷住了,难道自己有断袖之癖?不会吧,刚才真是太美好了……

  咳咳……小池的声音打断了洛桥的思绪,也惊醒了一直迷恋的看着洛桥的宫涵琦。

  涵琦,不好意思,刚才我走神了。洛桥不好意思的说。

  无妨。宫涵琦的耳根有点红,再也不敢直面看洛桥。

  小池在一边看着那两个人,捂住嘴偷偷地笑。

  那涵琦,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啊?洛桥有点无话找话了,正好借着刚才的话题。

  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家中只有母亲,一人辛苦抚养我长大成人。宫涵琦有点伤感。

  那你高中后,一定要孝顺哦,不要娶了媳妇忘了娘!洛桥打趣儿。

  呵呵,这还是未知的呢!宫涵琦恢复了自然。

  你要相信自己哦!洛桥拍拍他的肩膀,以前在部队,经常带男兵,所以就习惯了。

  哼!窗外传来一声冷哼。

  抬头,便见潘尚书的儿子潘俊烨带着随从走过,看到洛桥和宫涵琦,眼神一瞥,望向别处。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