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房中术,榻上策!

  纵观刘备一生,前几十年东奔西走,老婆孩子不知道丢了多少次,惶惶如丧家之犬。

  但是最后几年超级爆发,一举登顶。

  大登科,小登科,夜夜做新郎。

  临终前牛逼了,也死了。

  可谓是经历丰富,遇事每每化险为夷,白手起家,终于称王称帝,三足鼎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是他数次创业、屡败屡战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家,从亿万富翁直到亏光家产。

  这个时辰,还没到刘备想谋求霸业的时候,他的志向应该做一个地方官才对。

  只有当他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才想要做一方霸主,与之对抗。

  如今突然提出要匡扶汉室,大概是受了答题的影响吧。

  刘备想加速称帝的过程,宋钟也知道刘备匡扶汉室的意思,只有关羽什么也不知道,一心真想着匡扶汉室,以至于最后被留在了荆州。

  让他歇着。

  身边大将、谋士,绝对一个没有。

  你不是想匡扶汉室吗,自己盯着许昌吧。

  话说回来,跟着刘备混,只要你死跟着他的步伐,你就死不了,生活还挺刺激的!

  但是刘备既然提出来了,宋钟还是根据后世玩三国游戏的那一套,以拳击掌道:

  “大哥,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大哥选择!”

  刘备大喜:“我就知道四弟有办法,快说来听听!”

  关羽大鲸,三策,我滴个神呐!

  咱一点想法都没有。

  “上策是:先打琅琊裴元绍,收编黄巾军,扩大兵力;再攻北海孔融,提高经济实力,保证供给,而后席卷整个青州,自领青州牧!”

  “以一州之地,北联幽州公孙瓒,南和徐州陶谦,主力向西发展,或攻河北袁绍,或打兖州曹操,若成,则中原可一举而定也!”

  好家伙!

  宋钟的短短几句话,将天下局势,以及未来的规划说的一清二楚,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关羽顿时抓耳挠腮,茅厕顿开!

  好家伙!

  刘备也张口一句好家伙!

  简直听傻了。

  “啊这……”

  半晌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就说北海孔融吧。

  “北海太守孔融,乃是孔子后人,贤名闻于天下,我若攻打他,恐怕为天下所弃……”

  “若不能席卷整个青州,则无力定中原,贤弟的上策虽然大大的好,奈何咱用不了啊!”

  刘备最后表示非常遗憾。

  “唉!”

  关羽扼腕叹息,赶紧催促道:“中策是什么?贤弟快说来听听!”

  宋钟笑了笑,知道刘备以名望争天下,攻打孔融、占领北海虽是上策,他肯定不会用。

  这很刘备!

  “中策嘛:仍是先打琅琊裴元绍,收编黄巾军,扩大兵力;然后舍弃青州之地,全力渡船南下,于上海登陆,直达江东!”

  “此时江东之地无雄主、少猛将,以二哥、三哥以及子龙的勇武,定可步步为营,席卷整个江东!”

  “届时大哥坐拥江东之地,以观天下之变!”

  “一旦中原烽烟再起,则派一上将扼住荆州,主力北争中原,若成,则天下可一举而定也!”

  好家伙!

  关羽又是一句好家伙!

  刚才还在说争夺中原呢,现在已经能平定天下了!

  这特么的中策?

  那下策又是什么?

  好家伙!

  刘备同样是一句好家伙!

  南下江东,虽然没有了外交上的臂助,但以桃园兄弟之能,确实可以做到。

  刘备只有几点犹豫:

  “听说南方的气候,夏天湿热,出不出汗来?冬天湿冷,风一吹,衣服都挡不住,能把北方的狼冻成狗?”

  “且常年阴天下雨,晒不着太阳?”

  刘备说的没错,这种气候再过一千年也改变不了。

  再往南还有瘴气呢,身体不行的根本受不了,周瑜就挂在那了!

  “哎呀,大哥!”

  关羽不由耸了耸肩膀:“你这么一说,我就浑身难受啊!”

  这还只是气候,除此之外,饮食、方言、风俗习惯,还有很多不一样的。

  华夏地大物博,人文也迥然不同。

  如果是旅游玩乐,感受新鲜有趣,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但异地而居,就是另一种体验了。

  看刘备、关羽的神情,虽然没有直说,若非万不得已,还想在中原混。

  也是,王业不偏安嘛!

  诸葛亮说得好啊!

  关羽忽然道:“贤弟,我只问一句。”

  “二哥请讲!”

  “上海是哪?”

  宋钟:“……”

  还好刚才说的不是深圳,不然就露馅了!

  还记得凝视深圳那道题吗?

  什么?你知道深圳?

  “……”

  “咳!”

  宋钟轻咳一声:“现在就是个渔村吧,以后可能会成为战略要地,这不重要,我还是说说下策吧。”

  “下策最为艰难,两位哥哥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好!”

  刘备、关羽一听,立刻正襟危坐,郑重其事道:“你说吧,我们听着!”

  “下策就是——”

  “既然大哥不肯攻打北海孔融,又暂时不想南下,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刘备忙问:“什么办法?”

  “派一上将出青州,开辟第二战场!”

  刘备大鲸!

  “怎么个开法?”

  “还是先打裴元绍,收编黄巾军!”

  可怜的裴元绍。

  刘备、关羽暗道:在宋钟的规划中,你已经是个死人了。

  只听宋钟继续说:“但是大哥没有北海郡,不足以养兵,唯有派一上将西出青州,于中原、河北一带开辟第二战场,而后以战养战,扩充势力。”

  “这段时间,大哥只需要锻炼好身体,在青州静等天下之变,或陶谦身死,或袁术败亡,或曹操遭逢大变,或豫州空虚无主,则是大哥用兵之时。”

  陡然间,刘备闪电般出手,一把抓住了宋钟,目光如炬,问道:

  “贤弟,你看第二战场开在哪里合适?”

  宋钟笑道:“邺城背靠太行山,若能在太行山开辟战场,如同在袁绍背后插了一把刀子!”

  “且黑山军张燕,如今正潜伏在太行一带,与公孙瓒暗中已有来往,据说有精兵十万,可为臂助!”

  “此时若成,则可与青州共同夹击袁绍,只要公孙瓒配合出兵,到时袁绍必然三面受困,腹背受敌,必败!”

  “再顺手取下并州,到时大哥坐拥四州之地,则中原唾手可得,一窥天下!”

  “哎呀!”

  “贤弟大才!”

  刘备惊呼,这种规划,他简直做梦能能笑醒!

  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来了。

  派去太行的这个将领很重要!

  必须既能领悟宋钟的战略目的,有极佳的执行力,又必须要有很好的意识和大局观,具备临时决断的机变能力,还要能降服张燕,立足太行,东西转战。

  一样也不能少!

  最重要的是,与桃园兄弟同心同德,别到时候拥兵自重,养虎为患!

  派谁去好呢?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