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节

  金军连续战败,甚至连派去的偷袭部队都全军覆灭,这大大的激怒了性情暴戾的金王,完全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将负责秘密偷袭失败的大将,统统斩首,甚至连统领三军的大元帅都被咎其责任,押解回京。

  如此一来,金军上下更是人心惶惶,心惊胆颤。

  新任的大元帅刚一上任,就被下旨直捣骄阳城,不成功便成鬼!稍微懂得军事战略的人都知道,冲动是战争的大忌!知己知彼,才能百丈百胜。

  虽然都知道金王这样下令不妥,但是军中上下和朝廷大臣都不敢言,新任的大元帅也只能硬着头皮,向燕军进攻。

  李亮眼看着金军拼杀气势旺盛,这种拼了一死的杀气,已经严重压倒了燕军自信满满的气焰。

  连着几天,燕军都是狼狈大败,死亡人数更是急剧上升,死的方式也更是惨不忍睹!骄阳城虽然还能守得住,但是军中气势已被大大挫伤,长此下去,燕军必败!李亮心念一转,突生一计,赶紧与副帅赵玉龙商量,赵玉龙一听,也觉得可行,俩人立即分头行动,向各自的皇上发出*命贴,玄康和周王看罢,与要臣商议之后,立即飞鸽回旨,准奏!

  三月二十三日,历经十日,李亮、赵玉龙接到圣旨。当晚便下令所有后勤部队,立即向大屿山转移。

  三月二十五日,燕军大败,李亮、赵玉龙率领大军向大屿山撤退。

  金军穷追不舍,不分昼夜,继续在后面拼命追杀。

  大屿山是个地形、地貌非常险峻的地方,两边都是秃秃的悬崖峭壁,并且像山脉一样紧密相联,只有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

  李亮等人率领大军逃过这条通道,便立即命大军停止逃窜,站在通道关口守望。

  金军的铁骑部队和步行部队,似乎已经杀红了眼。尘土飞扬、杀气腾腾直冲向通关口过来。

  待金军靠近,李亮狠命地挥挥手势。

  早已设伏好的火药,突然像几条火蛇直冲向两侧的山脉而去。

  瞬间山体崩塌,飞石乱砸,那情形、那气势,直像天崩地裂!

  金军三十万大军瞬息间被埋没在乱石之下,连挣扎逃窜的机会都没有。

  待一切慢慢地恢复平静,燕军才犹从梦中惊醒,三军上下齐声欢呼。

  李亮和赵玉龙对望了一眼,紧绷的心弦也放松了下来,第一招已经成功拿下!

  原来后勤部队提前两天退到达大屿山,就是李亮的计谋之一。早早退败回来,就是要引敌人入瓮,并且按李亮的吩咐,提前将挖掘好的大量沙土存到通关口,待李亮成功退败回来,一声令下,将金国士兵炸于通关口!然后所有士兵形成一个巨大的链条,像一个传送带一样,将储备的沙石,填埋在砸死金军三十万大军的尸体之上的乱石上,使他们能继续返回骄阳城!

  到了午夜丑时,狂轰下的乱石,基本修成一个可以令战马通行的道路,李亮带领的三军也顺利地返回丢失的城池——骄阳。

  这边儿,周太子李淳在接到密信之后,率领三十万周军,身穿缴械回来的金军兵服,直奔金军大营。

  金军大营,实际上只算得上是一个空城,一共四十万大军,被乱石砸死三十万。剩下的十万金军,还未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什么自己三十万大军,好端端的又撤回本营了呢?也不待李淳大军走近,便大开城门迎接,欲待询问缘由。

  周太子李淳心里偷笑,李亮这招,实在算得上是精妙之至极!简直可比诸葛孔明!

  三十万‘金军’个个低着头颅,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待一走进城门,形式就大为不同,纷纷举刀,就向城内冲杀过去。

  出来迎接并准备问清缘由的金军大将和士兵,被这突然的变故,弄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待反应过来准备举刀还击之时,却已然分不清哪个是自己人?哪个是敌人?为了保命,只有将靠近自己的人,统统杀之。

  李淳并不出手,坐在马上观看好戏。周军鱼目混珠,虽然军服与金军一模一样,但是每个周军的鞋上都有一圈白色的标记,所以眼看着金军不分青红皂白,自相残杀,李淳心中甚是得意。

  如此战争,当然是必败无疑!不到一个时辰,李淳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就轻松夺回襄城!

  按照李亮的计划,必须穷追不舍、步步紧逼,只有攻下阳城,才算大获全胜。因为襄城四通发达,根本不易坚守,只要后备的金军攻打回来,损兵折将不说,他们势必又会被打回原地。所以李淳不敢怠慢,赶紧下令士兵扒掉金军兵服,着里面的燕军兵服,向阳城进攻!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