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比招亲

  “诸位请安静,现在家女将依次出题三道,每道题给各位一炷香的时间进行思考作答,倘若哪位公子在指定时间内胜出,便可领取一朵红花佩戴在胸口,最后看谁胸口的红花最多,则便可迎娶家女”,武靖朗朗笑声再度在厅内响起。[浏览本书最新章节,请登陆]

  顷刻间厅内寂静无声,席间众宾客都屏气凝神,焦急望着武莹莹,等待出题。

  只见一名穿着黄色罗裙,如花似玉,眼如点漆,长相娇俏的丫鬟款款步入厅中,柔声道:“我家小姐出的第一题是对联题,小姐出上联,看各位公子谁对的下联对仗工整。”

  她随即拿出一条白色锦布,展开高声念道:“上联是: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说完,便将锦布挂着大厅中央的柱子上。

  厅内顿时人声鼎沸,讨论声此起彼伏,只见年轻人们纷纷摇头晃脑,冥思苦想下联,而一些年长者和随从们则在一旁出谋划策,指点一二。

  听了那丫鬟读完上联,何超不由一愣,因为他觉得此上联甚是耳熟。

  沉思片响,他猛然想起前不久在天涯论坛上曾看到有人贴出过此上联进行讨论,当时论坛里的一帮坛友纷纷浮出水面响应下联,结果其中一坛友给出的下联最为工整并轰动全坛,由于何超是该版块的坛主之一,因此印象极其深刻。

  就在何超沉思冥想时,厅内已有不少人给出了下联,但首席上的武莹莹只是含笑点头,就是不送出红花。

  这时张牧突然起身,仰天长笑,声音顿时盖住了厅内的嘈杂声。

  只见他缓缓走到厅中央,面对武莹莹说道:“莹莹姑娘,我想出一下联,请你指点。”

  武莹莹微露玉齿,对他微笑道:“张将军不用客气,请给出下联,让厅内众人欣赏评价。”

  张牧随即朗声念道:“左问道,右问道,左右问道问左右”,话音刚落,全场顿时响起阵阵喝彩声。

  书和道意思贴切,对联也颇为工整,可谓是天作之合。

  众人的喝彩声让张牧心花怒放,他暗想第一朵红花应当非自己莫属,他不禁得意的朝何超望了一眼。

  叫好声平息后,大家纷纷望向前席上的武莹莹,等她宣布第一道题的获胜者。

  武莹莹仍是端坐不动,微笑望着厅内诸人,却并未起身。

  她突然朝何超微笑道:“何大侠,你也出个下联吧。”

  见武莹莹突然问自己,何超不由一愣,随即便不由脱口而出说道:“孙学法,子学法,孙子学法学孙子。”

  顿时全场寂静无声,众人都在思索此下联。

  何超暗道糟糕,心想莫非此下联不当,但随即一想,又觉得不会啊,记得当时坛友们收集了古往今来所有相关的下联进行讨论,公认此句最为工整。

  “妙对”,厅内的宁静顿时被一记娇声打破,只见首席上的武莹莹站起身,娇声赞道:“真乃千古绝对,句句押韵,工整无比”,话音刚落,众人纷纷喝彩叫好。

  能不好嘛,此下联可是天涯坛友们从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绞尽脑汁想出的几十句下联中选出的最为工整的一句,孙子和春秋,字字押韵,简直就是绝对。

  只见武靖手捧着一朵红花疾步来到何超桌前,满脸喜色高声道:“何少侠果然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真乃千古绝对,就算家女不给你红花,老夫也要给你”,说完,哈哈大笑。

  何超脸色微红,伸手接过红花,惭愧道:“多谢尚书大人夸赞,我是突发奇想冒然给出此下联,哪敢称得上才华横溢,让大人见笑了。”

  武靖他们怎知这句绝配的下联是一千年后的明清时期一位文人想出的,何超这是借花献佛,令大家都以为他能在一炷香如此短时间内想出了如此绝配的下联,暗暗敬佩他为旷世奇才。

  今天上午何超在擂台上沉着冷静、勇猛机智迎战,最终打败乞乞奴儿,让武靖觉得何超在武学方面深不可测、出类拔萃,此时又见他在这么短时间内便想出此千古绝配的下联,更是觉得他为人博学多才、深藏若虚,乃人中之龙。

  武靖暗想倘若能有何超此般佳婿,实属无憾,想到此处,他不由心花怒放,笑容满面。

  何超举目望到武莹莹脸带喜悦凝视着他,顿时心神荡漾,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抄袭来的一句下联竟会引起如此强烈轰动,看来古代人好骗。

  张牧则愈发愤怒,他煞费苦心,苦思冥想出的一个绝好下联竟仍被何超盖住,他本以为可以旗开得胜夺得第一朵红花,从而博得美女芳心,谁知仍是让何超得逞。

  这时身穿黄色罗裙的丫鬟再次走到厅中,朗声道:“第一题已有人拔得头筹,乃何超获得红花。”

  话音刚落,厅内的公子们纷纷朝何超投来既嫉妒又羡慕的眼光,他们都在想第二朵红花不能再让何超夺得,否则自己就没有希望了,古往今来的人都有一种心理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能让别人也得到,就如望着一锅香喷喷的粥,倘若自己不能喝上一碗,则就绞尽脑汁设法扔入一粒老鼠屎,让大家都喝不着。

  黄裙丫鬟紧接道:“我家小姐出的第二道题是一个灯谜,请大家靠近观看”,说完就将灯笼关在大厅中央的柱子上。

  瞬时间众人蜂拥而上,争先恐后挤过来抢占一个有利位置,就算自己不会答也不让其他人看清楚灯谜。

  就这样,不管是看懂还是看不懂该灯谜的人都在柱子前摇头晃脑竞相争夺位置,瞬时间大厅中央挤满了人。

  何超、木子婉和长孙志三人本也想到柱子前看看灯谜内容,但他们发现如何挤都过不进去,总有几个人在前面档着他们,原来这是张牧特意安排,就是故意不让何超看清楚灯谜。

  很快一炷香时间快到了,何超他们仍是挤不进去,木子婉和长孙志也替何超焦急不已,但无计可施,只能是望灯兴叹。

  就在何超决定放弃,回到座位上准备冷眼旁观时,突然黄裙丫鬟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柔声道:“何少侠,请用茶。”

  何超抬头一看,发现是刚才宣题的黄裙丫鬟,急忙伸手接过茶杯并微笑道:“多谢姑娘。”

  送出茶后,黄裙丫鬟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笑容可掬问道:“请问何大侠,你茶里是否要加些蜂蜜?”

  何超不由一愣,只见黄裙丫鬟朝何超诡秘的眨了眨眼,随后嘴角往挂灯谜的柱子努了努,但何超依然对她的动作困惑不解。

  望着黄裙丫鬟缓缓离开后,何超仍旧在思考她刚才的举动,可始终想不明白。

  “一炷香时间到,请大家将灯谜答案写到桌面上的白纸上,待会丫鬟会收上来”,前厅又传出黄裙丫鬟甜美的声音。

  围观在灯谜柱子处冥思苦想的众人闻声后,疾奔回桌子前写答案。

  何超见状,立即起身到柱子前看见灯上写着四行小字:自小生在富贵家,时常出入享富贵,万岁也曾传圣旨,代代儿孙做探花。

  何超第一次猜灯谜,这四句话让他看得一脸茫然,毫无头绪。

  突然间,他想起刚才那位黄裙丫鬟问自己是否要加些蜂蜜到茶中,难道唐朝人喝茶有加蜂蜜的习惯?

  蜂蜜令何超登时想到灯谜中那句“代代儿孙做探花”,蜜蜂不就是经常探花采蜜,而蜂蜜倒过来不就是蜜蜂。

  恍然间,何超才明白原来刚才黄裙丫鬟是特意前来给自己暗示,怪不得当时她的眼神怪怪,令何超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已有不少人写好答案并递给了丫鬟,何超无暇多想,随即打开白纸,快速写上了“蜜蜂”两字,然后交给身旁的一丫鬟,该丫鬟连忙将何超的答案递给首席上早已急不可耐的武莹莹。

  只见武莹莹接过丫鬟转递过来的纸条,急忙打开一看,顿时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

  不一会,那黄色罗裙丫鬟再次走到厅中,高声道:“第二题灯谜的准确答案是蜜蜂,本轮有两人答对,其中一位是何超,另一位是张牧将军,他们俩人同获得红花。”

  瞬时间,大厅内一片哗然,有人听到答案后,立即万分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如此简单的答案,也有人认为黄色罗裙丫鬟公布的答案有误,反而是自己给出的答案才是正确结果,顿时厅内人声鼎沸,吵成一片。

  此时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何超已有两朵红花,而张牧只有一朵,倘若第三题何超答好了或是张牧答得不好,则何超的红花最多而稳操胜券,但如果出现第三题何超答不出来或是答错,而张牧答对第三题,则两人红花数量相同,到时可能还要再加一题,通过第四道题来决定今晚是何超还是张牧抱得美人归。

  只见此前一直端坐着的美人武莹莹款款站起,莺声道:“由小女来出第三题。”

  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幅画卷,打开画卷众人看到是一副人物风景画,画上仿佛是某个雨后的早晨,在长安城西郊外的驿站前的官道边上,两个身穿唐袍的人在依依离别的感人情景。

  武莹莹张开画卷平举在胸前,柔声道:“此画是小女一时兴起所作,今想让各位为此画题诗一首,与此画结成天地之合”,当说到最后一句“结成天地之合”时,她显得羞涩万分,脸红耳赤。

  话音刚落,黄裙丫鬟接过武莹莹手中的画卷,平举在胸前从左排首座的何超处绕席间一周,一直走到右排张牧处,让席中每一个人都看清楚画中的内容,最后再将画挂在厅中央的柱子上。

  何超一听是作诗题,登时头大如斗,在现代社会谁还吟诗作对,这些都是古人的强项,特别是唐朝人的拿手好戏,唐诗三百首流传千古。

  一想到唐诗三百首,何超顿时眼睛一亮,他暗想何不从中抄袭一首,那可都是千古绝唱的好诗啊。

  想到这里,何超不由自主站起身,缓缓从席位走到厅中,踱步沉思,谈到抄袭他可是好手,毕竟自己比席上众人多活了一千多年。

  烟雨、驿站、送别、伤感,这些元素加到一起,应该用那首唐诗表达比较贴切呢?

  突然间,何超想到了一首诗,登时忍不住朗声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全场再次寂静无声。

  大家都在细细回味何超念出的诗句里包含的情景:某个清晨,长安城外的不见尽头的驿道,驿道两旁的柳树青青,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驿道上显得洁净清爽,这是极为宏伟的场面,突然焦点缩小,驿道边上两个朋友在依依道别,在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送行的朋友说道一句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何等感人至深,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沸点,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表达了强烈深挚的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和惜别时的伤感之情,感人至深。

  而这首诗表达的离别之情和烟雨朦胧之境与武莹莹的那幅画可谓是天地之合。

  “好诗!”,一声娇脆的喝彩声从前席上传来,这是武莹莹情不自禁的呼声。

  何超这首诗简直就是为她的画量身订做,诗画贴切,对仗工整,甚至优胜于她的画。

  话音刚落,全场再次哗然一片,何超这首诗震撼全场,大家纷纷喝彩叫好。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首诗乃唐朝后期名家王维所作,而此时是大唐初期,王维还未出生,而这首诗被后人誉为千古名作,也是千百年来被引用最多的描述亲朋好友离别场景的诗句。

  此时乃唐朝初期,唐朝风格的诗词文学刚刚起步,就像西方文化复兴时期一般,这时的文人墨客们对诗词文学的热衷达到极其狂热程度,各种风格的诗体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显出,由此带动了唐诗这股大潮流迅猛发展,并在后唐时期达到顶峰,最终让唐诗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何超将王维的杰作占为己有,倘若日后让王维得知,必定令他恨之入骨。

  此时的武莹莹仍然沉醉在这首千古佳作的意境中,她已完全被此诗俘虏,虽然她聪明伶俐,自幼勤习诗词文学,在长安城被誉为才女,但此时看到何超在踱步间作出这首绝世好诗,足以证明何超才华横溢,博学多才。

  倘若说先前的两题可能是何超突发奇想,误打误撞,而这第三题完全可以证明何超的真才实学,因为诗词是不可能作假,而且她从未见过此诗,故绝对是新诗。

  虽然一炷香时间仍未到,但大家觉得无需再较量了,除了张牧外,众人对何超已是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只见武莹莹手持红花,玉步移到何超席前,双手递给何超,垂头柔声道:“此朵红花当属何少侠,你的诗优胜于小女的画。”

  何超脸带愧色,慌忙说道:“姑娘过奖,你的画生动异常,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以此同时他心里暗暗向王维道歉:王维兄弟,可真对不住你了,冒然抄袭你的杰作,令你失去本可让你传名千古的作品,希望你日后思如涌泉写出其他更好作品。

  此时武靖和众宾客都看出武莹莹已被何超卓越的才能所倾倒,同时何超的神采飞扬和谦虚得体也折服了全场,当之无愧夺得花魁。

  待何超接过红花后,武靖满脸喜色站起身,朗声笑道:“三题已出完,经过几番较量,何超胸口的红花最多,同时他的卓越才华令老夫佩服,请何少侠坐上席”,说完,便走下来,拉着何超引到前厅上席。

  武靖此举动表明他已选定何超为婿,将他当成自家人。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