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确定方案,接下患者

  “生物疗法”p

  几乎同时,孟大为和袁斌的眸中也露出欣喜之色,细细咀嚼着这四个字。p

  在医学上,生物疗法的含义并不止一种。p

  一般来说,肿瘤学科上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系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p

  而在外科上的生物疗法,却是另一种理解。p

  生物清创疗法!p

  也就是借助其他生物在创口上对坏死组织进行吞噬。p

  “秦风,什么生物疗法?你详细说说。”p

  大内主任扶了扶眼睛,有些好奇的问道。p

  “呵呵呵,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疗法,从数百年前的元朝到二战时期都曾经出现的一种算是相对古老的治疗方法吧。”p

  秦风笑着开始解释道,毕竟这里每个专家主攻方向不同,未必所有人都对生物疗法很清楚,p

  “就是使用特定培养的活物在患者创口上将腐肉啃食干净,这样既可以避免手术感染的风险,由能够保留原有好的组织,促进新生。”p

  其实这个治疗方法在他在脑海中不断求证得出来的,出现三个成功几率最高的治疗方案,竟然出乎意料的相同!p

  一个是国外的案例,一个是国内的案例,还有一个也是最早的。p

  明朝彭氏。p

  至于这个人叫什么,即便是秦风的传承中也没有说明,也没有著有医术。p

  但他的后辈有一位很出名,便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p

  彭子益!p

  云南大理鹤庆人。p

  此人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p

  青年时期,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p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後,山西督军阎锡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p

  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著。”p

  这是对彭子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p

  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p

  在他的杂病治法篇中,正有这一对于烧烫伤疗法的传承记载。p

  而当时因为无法达成现如今的无菌环境,所以死亡率忽高忽低,并未作为良方出现。p

  彭子益生于清朝,成在民国。p

  白族医学本就大量地把印度佛教医学、波期医学和藏医学的成果溶合在本地巫医土壤之中,与内地汉族中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推动,再加上逐渐展露头角的现代医学发展。p

  这也造就了彭子益对中医药不同的理解,甚至成为最早思考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医者之一。p

  只不过因为身份和传统羁绊,很多东西都停留在笔下,无法也不能进行实践。p

  即便如此,他的传承著作中,依旧能看到中医药超前发展的影子!p

  或许,民国那段黑暗中摸索的时期,开启的不仅仅是民众心智。p

  还有无数大能者如星光般闪耀的思想!p

  p

  “秦医生这个方案确实有很大机会可以试试。”p

  刘海红连连点头赞同,并给出了支持的声音,p

  “这种治疗方法在国内外都是有成功先例的,用的是丝光绿蝇的幼虫。”p

  “嗯,各位怎么看?”p

  袁斌微微颔首,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望向众人问道。p

  “这个方案我们还真不太了解,不过刘主任是这方面的专家,她都这么赞同,我们没有反对的理由啊,哈哈哈!”p

  “哈哈哈哈”p

  “是啊是啊!”p

  “我们全力配合。”p

  p

  说到这,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就轻松了很多,之前那种紧张压抑消失大半。p

  其实这次dt的会诊助力,主要集中在烧伤科、皮肤科、骨科、重症医学等六个科室上,其他的除了参加研讨希望能够得到新的治疗思路外,还有就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支持。p

  所以,当这几个主力科室的专家基本达成一致后,也代表着手术方案的基本确定。p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主任看向秦风的目光,也都发生了变化。p

  尤其是烧伤科的刘海红主任,还带着激动和期冀,似乎有几分火热。p

  这个眼神秦风太熟悉了!p

  从江城市一院开始,到上次内科主任,还有金陵医院时,都能看到这样的眼神。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