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条腿并行

  夕阳西下。

  在一个十字路口和薛冰分别后,李睁又骑了两条马路,拐进一个名叫向阳新村的小区。

  这是一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老式小区,原主还没上小学便搬了进来,已经住了十多年。

  看着被爬山虎覆盖大片的破败外墙,李睁的眼睛亮得发贼,以地球上后世经验,步入新千年以后,随着全国楼市的持续升温,拆迁潮也是随之掀起。

  许多平头百姓家因此受益,一拆翻身!

  向阳新村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棚户区,但由于楼房低矮老旧,在开放商眼中与棚屋区并无区别,正是拆迁的主力对象。

  “这个世界的华国未来发展大势不知道会不会也和地球一样,若是楼市能更早几年热起来,作为拆二代的我有了第一桶金,完全可以省去出道前的挣扎,直接找上唱片公司自费出一张专辑,嘿嘿”

  想到美处,李睁咧开的嘴角流出一条口水,直到锁好了自行车,看向3号楼的大门口,这才后知后觉地吸回到了嘴里。

  3号楼,301。

  站在门外,李睁敲门的手顿了顿,又揣进兜里,翻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房门。

  正从厨房端着碗筷走出来的李母沈秀梅脚步一顿,与此同时,从小房间冒出一个小女孩。

  这个空间的华国没有计划生育,李冉是李睁的亲妹妹,暑假过后就要升初二,个子挺高,差不多一米六七六八,却长了一张娃娃脸,脑后荡着两个羊角辫,很是可爱。

  片刻后,李父李双平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狭小的客厅,父母妹妹从三个不同方位看着刚进门的李睁,一时间安静极了。

  “李睁,你说好中午带我去吃大餐的,现在都几点了,再不回来,爸妈就要报警了”李冉先咋胡了起来,被李母一瞪眼:“冉冉,给你哥拿拖鞋。”

  李冉噘嘴哦了一声,不情不愿地上前,从鞋柜里翻出一双拖鞋,又接过李睁换下的运动鞋,转身去往李睁的房间。

  十几块一双的帆布运动鞋,透气性很差,天又热,散发一股子气味,得放到阳台上吹吹

  “爸,妈,对不起。”

  管一对陌生夫妇叫爸妈,这事儿想想应该挺变扭的,但融合原主的记忆,以及那份血脉相连,李睁还真没感到如何抗拒。

  这一声对不起,自然是为高考落榜。

  李母侧脸,吸了吸鼻子,又回了过来,脸上已挤出一丝慈笑,柔声道:“傻孩子,说什么对不起,赶紧洗洗手,擦把脸,可以吃饭了。”

  李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此刻也是面色缓和地点点头:“先吃饭。”

  李睁含糊地嗯了声,闷头走进了卫生间。

  李父是一家国营机械厂的技术工,月收入一千出头,算上年终奖,年收入一万五左右,勉强达到南市的平均工资水平。

  李母是一家百货店的出纳,工资加奖金一个月七百多,一年下来,还不到一万块。

  一家四口,日子过的有些紧。

  如今晚这般五菜一汤,有鱼有肉,算是难得丰盛的一餐。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闷。

  李母看着闷头吃饭的儿子,有些揪心,夹了一块里脊肉到李睁碗里,安抚道:“睁睁,别灰心,你是八月份生rb来就比其他同学早一年上学,现在不过是回到同一起跑线,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

  一旁,李冉扁扁嘴:“妈,你偏心。”

  李母嗔了女儿一眼,挑了块没刺的鱼肉到女儿碗里。

  小丫头这才满意,脸上笑嘻嘻的,附和道:“是啊是啊,不就是差了三分,复读一年,明年准保考上西江大学。”

  西江大学是全省最好的大学,全国排名前二十。

  李父没啃声,只是给李睁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李睁勉强笑了笑,继续闷声扒饭。

  饭后,李睁冲了个澡,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

  家里本是两室,一间十一平的大房间,连一个四点五平的小房间,李冉十岁后,大房间又隔出三分之一,兄妹两便都有了独立的卧室。

  躺在床上,望着窗外一轮孤月高悬的夜空,李睁的心思渐渐沉静下来。

  未来的方向已经定了,他也满怀信心,但万事开头难啊。

  作为一个资深音乐人士,李睁深刻明白,音乐圈从来不乏牛人埋没的例子。

  个人条件再好,想要出道,也得有机遇,以及伯乐。

  机遇什么时候来,伯乐什么时候出现,这不是李睁可以预言的,或许一年,或许年,或许更久,至于拆二代,嗨,那就更缥缈了。

  前世北漂十六年,始终不悔,除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对不平凡生活的渴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从小父母离异,抚养他长大的婆婆,又在他上高一时过世,从此了无牵挂,他的命运只属于自己。

  而重生后的他,却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结合身体原本主人的记忆,父慈母爱,兄妹间的感情也是极好。

  由于相处时间尚短,对这个家还有些陌生,可他一点都不排斥,甚至很渴望融入进去。

  前世缺少亲情,是以,倍感珍贵。

  一个人的梦想,要是不被家人理解,会让家人失望,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却执意追逐,那是非常残忍与自私的。

  他要是现在去跟家人摊牌,他准备放弃学业走上音乐路,无异于丢下一颗炸弹,这个家的祥和将会被炸得支离破碎。

  这就好似古代农户家的儿子,生意还没做过一单,就嚷嚷着要弃农从商,又好似出生书香满地的小子,连鸡都没杀过一只,就嚷嚷着要弃书从军。

  是以,暂时只能瞒着掖着,等时机成熟再让家人知晓,方才有可能得到支持。

  所谓的时机成熟,就是和唱片公司签约,相当于被一家公司正式录用了。

  只不过,时间不允许他一味拖延,最迟暑期结束前必须搞定,满打满算两个月。

  “机遇不能靠等,要主动争取,伯乐不能靠待,要毛遂自荐。”

  李睁理清了思绪,心中也有了决断,接下来,他要和时间赛跑,两条腿并行。

  一方面,唱功是歌手绕不开的根本,凭借前世的底子,音准,乐感,旋律,情感投入等等不成问题,可毕竟换了身体,嗓子需要打磨,气息需要训练。

  他打算花一个月时间,狠狠地恶补一下,然后报名一个八月份开始的唱歌比赛,争取拿一个好名次,通过比赛出道。

  另一方面,他会投石问路,挑选几首金曲投递各个唱片公司。

  有了决定就立刻行动,李睁看看时间不算晚,给薛冰打去电话,以两人的关系没必要绕圈子,直接道:“拜托你两个事儿,务必帮我办妥。”

  薛冰嗯一声:“说。”

  “就这几天,我会给几家唱片公司投稿,留你家的电话,你跟你爸妈说一声,如果唱片公司有人打电话到你家,把对方的联系方式记下来,回头告诉我。”

  李睁道:“另外,你表姐夫不是在师范学院管后勤吗?大学放假比高中还早,现在老师学生应该都回家了,学校里肯定有有钢琴的教室,让你表姐夫找找门路,我想每天过去练唱几个小时。”

  李睁刚一口气说完,紧接着,薛冰来了一堆疑问:“你给唱片公司投什么稿?干嘛不留你自己家电话?你小子什么时候对唱歌感兴趣了?还有,你会弹钢琴,我怎么不知道?”

  “你特娘十万个为什么,简直比我家丫头还八卦,电话费很贵的,哪天碰头再和你细说。”

  李睁催促道:“现在就联系你表姐夫,今晚给我回话。”

  薛冰的效率很高,挂断后不到半小时,电话就回了过来。

  “你最好下午过去,上午的话,保不准个别艺术系师学会占用声乐教室,找门房间老赵拿钥匙,已经打过招呼了。”

  “办事得力,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