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纵使相逢应不识

  看小说怎能没有美女相伴-丫丫秀美女图片库

  雨过天晴,又是新的一天,迷雾笼罩着整个大地。

  莫愁睁开疲惫的双眼,惊讶地发现湿漉漉的天气已经过去,马车一路颠簸,不休不眠的赶了一夜路,现在终于也停下来了。

  “老伯,咱们这是到哪儿了呢?”拢了拢凌乱的头发,稍微整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莫愁轻轻地问。

  马车外面一阵沉默,回答她的是几声鸟叫。

  “老伯,你在吗?我们这是到哪儿了?”莫愁又喊了一声。

  回答她的仍是一阵沉默。

  心下不安,莫愁慌张的掀起帘子,环顾四周一片迷雾,荒野,峦山,草坪,密林都显得特别远。脚下一片荒芜,赶车的老者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自己和马车在这荒郊野外。

  这一刻莫愁出奇的冷静,没有慌张的哭泣,没有失措的咆哮,没有呼喊,更没有呼救。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路边的草坪上,心中的悲愤渐渐淡去,逐渐强烈的是无奈、恐惧、害怕、彷徨……最多的是对未来的迷惘,一种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

  苦苦一笑,自己终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的只是一具拥有绝世容颜的躯体和来自异时空的孤独灵魂。

  孤单的坐在荒野中,一直坐到周围的大雾尽退,山峦尽显,太阳从地平面冉冉升起,金光万丈,照得人心胸开阔。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莫愁脸上的时候,莫愁的心又有了跳动,迷雾散尽,终会有明媚的阳光,山重水复,依然可以柳暗花明。自己又为何要在这里坐到老,坐到死?

  拍拍身上的露水,站起身,今后的路靠自己的腿来走,纵然前方阡陌交错,总会有一条路是属于自己的。

  人说爱情是高手过招,谁先出手便注定会先输。既然如此,我便认输,莫愁咬咬嘴唇,心下有了主意:慕容云翔,既然他们都认为我是帝女转世,要统一三国,那么我便将三国统一,将天下捧给你,然后,我便消失,永远的离开你。

  心若不死,万物不灭。

  只要心中有目标,总会走出一条精彩的道路,路也总会越走越宽的。

  仰天一笑,莫愁高声吟道:“弃我去者,明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好,好,果然好气魄,未央公主果然有凤霸天下的气势。”身后几声掌声响起,继而传来熟悉的声音。

  骤然听见这个声音,莫愁心头大震,仿佛是无数雷电一同闪耀在天际,轰然一片。

  “谁?是谁在哪里?”莫愁警觉的出声,紧张地看着周围,回头看,四周却空无一人。

  “怎么,公主现在知道怕了?”声音再次响起。

  莫愁听出来了,声源来自不远处幽暗诡异的树林,她对着树林大吼道:“是好汉就出来,我知道你们在那里!你们快出来!何必鬼鬼祟祟干这些勾当。”

  接着沙沙沙几声,几道黑影一条接着一条从树林中冒出,掠过莫愁身边,将她包围在他们的中间,黑衣人戴着银色的面具,个个手里拿了一把又一把寒光闪闪地利剑,在金色的阳光下带出一道道杀气。

  “你们,你们是谁?你们为什么要杀我?”莫愁后退数步,惊慌的问。

  “我们不是来杀你的,是我们的主子想见你。”为首的黑衣人回答。

  “你们的主子是谁?”

  莫愁话出口,却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下一刻,那些黑衣人自觉地站成两排,顺着他们的方向,莫愁看清了来人,他正是西梁国的景王琰鸢。

  “是你?”莫愁低低的说。

  “你认识我?”景王微微变色。

  “若是连西梁国的景王殿下都不认识了,本宫也就不用在朝堂上混了。景王殿下由贤妃所出,是西梁国的二皇子,娘舅霍光手握重兵,与太子以及瑞王在朝堂上相互制约,长期处于三龙夺嫡的局面。但不知为何自从两年前开始,景王突然临阵倒戈,与太子一派尽释前嫌,甘愿为他马首是瞻,变成了**党里面的中流砥柱,这让天下人都很不解。”

  莫愁冷冷的嘲讽,“本宫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景王甘愿放弃夺嫡的心思,一心为太子驱走马前的?常言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本宫也很好奇,难道景王就不担心有朝一日太子君临天下时对你这位昔日的政敌痛下杀手。”

  景王眉头一皱,嘲讽道:“未央公主挑拨离间的功夫真是练得炉火纯青,怪不得能说的凤仪国皇帝退兵,又让慕容世子和慕容候爷反目。”

  “你住口。”景王一句话说到了莫愁的痛处,好不容易麻木的伤口又开始痛起来了。

  “怎么,本王说错了?这些日子你一直被慕容世子护在身后,保护得滴水不漏,公主府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层层重兵把守。怕是公主自己都不知道你身边的丫鬟,家丁护卫小厮随便拉一个出来,在江湖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啧啧,”景王讥诮道:“你的驸马真是将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比国宝还国宝。”

  “你胡说!”莫愁极力否认,她知道慕容云翔对她很好,可是发生了这件事以后他们注定是不可能在一起了,不管他是否是情愿,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她有自己的骄傲,她的夫君只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不管是身还是心。虽然要她放弃会很痛很痛,比让她去死还难受,可是她也不得不放手。现在景王一再提起,只会让她更难受,更痛苦。

  “我有没有胡说公主自己心里明白。”景王不以为然一笑:“我已经派暗卫潜入你们都城打探了,甚至多次想派人秘密潜入公主府,但都没有成功,公主说说,若不是你的驸马暗中动手脚,他们怎么会全部被消灭。可见,要见未央公主庐山真面目还真是难啊。若不是我们打探到昨日你要随慕容世子回慕容府,才到那里碰运气,还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请到你呢。”

  景王继续嘲讽道:“但是你的驸马越是保护你,不让外人见到你,本王就越好奇,未央公主,你,到底是谁?”他最后一句话问的特别诡异,口气也十分严厉,让莫愁不由得一慌。

  “景王殿下不是很神通么?既然能派人盯上我,又怎么会查不出我是谁呢?”莫愁嘴角浮出一缕冷笑,反正自己现在容貌已经变了,来个死不承认,看他怎么办。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公主这么聪慧,想必已经知道我找你的目的,即使今天不是我找上你,他日凤仪国也会找上你的。你又何必一再推脱,摊牌是迟早的事。”

  “景王这么说本宫就不懂了,我只是宸昭国一个小小的公主,与其他两国又有何干?你这么苦苦纠缠,究竟意欲何为?”莫愁继续装迷糊。

  “若你真是一个小小的公主,凭什么要求那许靖之退兵,拿什么条件跟人家谈半年休兵?”景王步步紧逼。

  “你见我,到底要干什么?”莫愁被逼的不耐烦。

  “打听一个人的下落。”

  “谁?”

  “纳岚紫萱!”景王直视莫愁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他目光热切地看着莫愁。

  身子一颤,莫愁强稳住心神,眉眼含笑,笑容却是冰冷的,她冷冷地扯了扯嘴角:“景王打听的可是倾城公主?这个本宫倒是略有所闻,相传此人一曲霓裳羽衣舞名闻天下,可惜天妒红颜,实在不幸!”

  莫愁假意伤感的道:“本宫与此人生于同一时代却无缘相见,实属憾事。嗯,景王今儿怎么会想起来向我打听一个已故之人呢?”

  “经本王查实,纳岚紫萱的父亲纳岚容本姓潇,名为潇容,是宸昭国太子,在三十多年前关雎宫那场大火中幸免于难,后来流落民间,辗转到了凤仪国娶了左相之妹顾湄,之后生下了她。这么说起来纳岚紫萱就应该是宸昭国的公主,但为何在她坠崖两年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名不见传的莫愁呢?现在延昭帝还下旨册封你为公主,赐住关雎宫。而且他对你的宠爱远远超过了任何王子公主,天下皆知自从纳岚皇后过世以后延昭帝就变得冷酷无情,从不对任何皇子公主假以声色,为何他偏偏对你万千宠爱于一身呢?这不得不让人匪夷所思。”

  “未央公主,你,到底是谁?”景王又一次重复他刚才的问题。

  “若我说自己就是纳岚紫萱,你信吗?”莫愁突然开口,说完忽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神情变得深沉,目光也闪烁不定。

  景王一愣,眼神变得迷惑,过了半天——

  “哈哈哈,”他突然大笑不止,“未央公主你就不必再装疯卖傻了,本王既然已经找上了你,自然是有十足把握证明她尚在人世,你又何必再三隐瞒,顾左右而言他。”

  冷冷地睨了他一眼,莫愁在心里叮嘱自己要冷静,可最后,还是冷冷地扔出了话:“景王殿下,若论起来,她还算是你未过门的皇嫂。即便是要打听也是你皇兄的事,哪里轮到你了呢?你这么热切的向外人打听她的下落,难道都不知道避嫌?再者,你皇兄都不关心她的死活,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闭嘴,你如何知道皇兄不关心她?皇兄为了她”景王神色黯然,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未央公主,我劝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乖乖说出她的下落,免得受皮肉之苦。本王可不是你的慕容世子,那么懂得怜香惜玉。”他说最后一句时目光一寒,看来已经不耐烦了。

  “随你的便,我什么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多说一个字,你看着办吧?要杀要刮悉听尊便。”莫愁冷漠的斜了他一眼,又继续坐在原地欣赏风景。

  “你?”景王大怒,“你以为本王真的不敢将你怎么样?”说着上前掐住莫愁的脖子,微微收紧,“只要本王稍微用力,我保证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那样我会感激你的。”痛苦地蹙着眉,莫愁脸色苍白,被他勒的颈脖疼痛,唇角却挑起一抹嘲讽的笑,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女子的眼睛清澈如水。

  顿时一沉,俊秀的男子一脸阴霾,眼前的女子,她清冷,却高傲,坚强,心中莫名的升起一种熟悉的感觉,手下已经不自觉的放松了,换在她肩头轻轻一点,点了莫愁的睡穴。

  “主子,咱们现在怎么办?”一个黑衣问。

  “带她走,过了这座灵秀山就到离尘居了,那里是三国交界处,鱼目混杂。历来无人管辖,在那里与皇兄会合。既然打听不出来消息,这个未央公主本王另有用途。”景王眼中闪过一缕算计。

  “主子是想?”

  “你说她价值几何呢?”景王冷冷一笑:“天下皆传慕容云翔宠妻,不知他是真宠呢还是做给世人看的?现在慕容家掌握着宸昭国实权,若他真的宠妻,此番想要赎回未央公主,定要他做一番牺牲,付出些什么。否则咱们那些暗卫不是白白牺牲了?”

  “主子英明。”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