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煤炉也可以这样用

  南方的秋意,也只能在深夜和清晨能察觉出来,因为南方的秋天是很爽朗的。浪客^中文**-.Lk

  紧跟着国庆,中秋也接踵而来。

  说来,王希秋小时候对月饼垂涎不已,很是羡慕别家的小孩都能吃到月饼。却从没开口让林桂芳去买,毕竟林桂芳养三个孩子已经不容易了。有时候林桂芳看着乖巧的三个孩子,自己都觉得心疼,也会动手做几个黑豆沙的清明果充当月饼。

  虽然清明果好吃,但是王希秋还是希望能让家人尝尝月饼的味道。话说这时候的月饼都是老婆饼临时上阵,大家为了节日需要,都会买上几个圆圆扁扁的“月饼”。所以啊,要是能做出月饼,不仅家人可以品尝,还可以在中秋的时候大捞一笔!

  唉!可惜没有烤箱啊!要是有烤箱,就能做月饼了!王希秋再次感叹着,却没有打消了做月饼的念头。

  “妈妈!我们去买烤箱好不好?”王希秋又打起“可怜”战术。

  林桂芳一摆手,无语问天,叹道:“妹子!哪有什么烤箱啊!”

  话说自家妹子就烤箱和冰柜问题纠缠好久了。话说,这些东西她都是从哪里听来的呢。浪@客*中文转载[]

  “有!肯定有!没有烤箱,那些饼干是怎么出来的啊!”看吧!事实告诉她,烤箱在是存在!

  林桂芳无奈地叹着气,觉得今天不和妹子说清楚,就这个所谓的要用电的“烤箱”会一直在她耳边循环,如苍蝇蚊子一般。

  “谁告诉你饼干一定是‘烤箱’烤出来的?”

  “额……”总不能说是后世她自己经验所得吧!一时间,王希秋语塞了。随即,又开始发挥孩子死认理地蛮劲:“要不然,妈妈。你告诉我饼干是用什么烤出来地啊!肯定有!绝对有!一定有!”

  “有。也是烤炉吧!那不是用电的!是用火地!”林桂芳对女儿的胡搅蛮缠实在没辙了。指出事实。

  “哈?是烤炉?用火的?”眨眨眼。王希秋惊愕。是哦。旧社会都是用火地烤炉的!虽然她没见过,但她也知道的。不过,这时候点烤箱也该出来了吧……想着。底气开始不足。

  “嗯啊!用火的!”林桂芳点点头。将她年轻时见过地烘烤炉比划出来:“烤炉,两层,上面是用来烤东西的。下面是烧炭或烧火地,上面那层还有排气孔,可以将水汽排出去。”

  “……”

  所以,她搞乌龙了?话说,她也一直都这么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时候的用电的烤箱是存在的……

  “明白了?”

  “嗯。浪客^中文**-.Lk”虽然不甘心,王希秋还是点点了头。

  “呐,妈妈,我们去买烤炉吧。”烤箱不行,咱们就烤炉凑合好了。

  “哪里有卖?妈妈我还不知道呢!你告诉?”林桂芳彻底投降,对于女儿的天马行空甘拜下风。

  “呀,我也不知道。”轻声嘟囔着,王希秋最终不再纠缠。

  好!女儿总算安静了!林桂芳一脸解脱,却又发现家女儿围着煤炉打转。话说,煤炉也是炉,不过,这跟烤炉差多了吧!

  “呐,妈妈,这个带缸缸的煤炉一个多少钱?”王希秋指着家里的煮饭“好帮手”道。

  “十几块。”林桂芳如实回答,妹子对物价的好奇心从来都没改变过。

  “哦,那妈妈我掏钱去买一个回来你不反对吧!”王希秋抬头询问着老妈,心里又起了新想法。

  “你掏钱买这个干嘛啊!”林桂芳不是没想过把自家女儿的钱上缴,可是每次都被胡搅蛮缠过去,看着也没花出去过,以为女儿是个守财奴。想不到今天却张口说要买煤炉,这煤炉家里不是有了么?还买来干什么呢。

  “有用!”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条理,王希秋还是觉得要实践实践才能做出总结。

  “不行!”林桂芳实在想不出煤炉除了用来烧饭烧水外还有什么用处。

  “知、道、了。”嬉笑着一字一顿,王希秋暂时妥协,转身就找帮手去了。啥叫先斩后奏,她还是知道的。

  看着王晓文和王晓灵一起提回来的煤炉,林桂芳除了给三个孩子上节“政治课”外,别无他法。买都买了,还能怎么办。可以拿去退,但也总得有个合理的说辞。除此外,林桂芳也想看看自家妹子要捣腾什么。毕竟之前她也捣腾出好些东西了。

  可惜,煤炉买回来后,却不见王希秋有啥动静,只说“山人自有妙计”,就将等着看热闹的三人打发了。

  这头,王希秋买回煤炉后,只将水缸清理了几遍,便“偷”了老妈一两斤的黑豆在闲置的灶台上煮了。接着又是面粉加糖浆,加水,放油搅和搓揉均匀,直至皮面光洁,然后切断擀皮。等黑豆煮烂又捞出让哥俩捣成豆沙,加糖家猪油搅拌成馅。最后是将馅包入皮里,捏成团子样。从家里的煤炉里取了个半明的煤球放入新煤炉,接着就等温度上来把水缸烧热。没错,她就是打算将煤炉旁边的水缸带烤炉用。

  说来,王希秋曾经吃过特别制作的烧饼,那烧饼就是从煤炉的水缸里拿出来的。当时她就见过老板是如何操作的,所以,连带着,现在自己也这么干了。

  因为受热不均,所以王希秋一小会儿,一小会儿就要翻动团子。几番操作后,王希秋做出了四不像的豆沙饼。不过完全不妨碍想吃的哥俩。

  果然!实践才能检验镇里!想了想,王希秋又取来兑好的米粉,准备了少量的糖水一点一点地晒在米粉上,然后用手轻轻搓散,取来筛子,将半潮湿的米粉筛进铝制饭盒里,筛到三分一的时候,将之前剩下的豆沙抹了上去,就继续筛米粉,又筛了三分之一的时候,又撒上自己爱吃的葡萄干,直到快将米粉筛到漫过饭盒才停手,最后上了蒸笼。从蒸笼里出来后,米糕又进了缸里。

  就这样,王希秋开始频繁使用特俗的“烤炉”。制出很多让林桂芳啼笑皆非的食品。

  ——————————————

  话说,这属于咱的遐想……如果不是,请亲们指正。不过,我倒真见过带缸的煤炉是这么用的。(脚底抹油,先溜~~~~~~~)<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