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急雨遇劫

  四月的江南,官道上几辆马车缓缓前行。

  天空乌云沉沉,春雷声轰轰作响,正预示着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

  车队中间的一辆马车内,软榻上坐着一位十多岁的少女,想来是旅途舟车劳顿,脸色显得些许苍白,即便如此,也难掩其超凡脱俗的气质,那周身的清贵之气,无不显示这是一个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

  但此刻的她,却是两弯罥烟眉紧蹙着,一双含露目流露出浓浓的忧愁,泪光点点,看起来心事重重。

  只见她轻轻拉起马车车箱窗帘的一角,透过车窗向远处的天空描了一眼,微微地叹了口气,马车外的狂风吹乱了她额前的丝发。

  “林姑娘,快把帘子放下来吧,外面风大,小心受凉了。”马车内的一个丫鬟模样的嘟着小嘴,侧过身子紧了紧这个少女的围脖,贴心地说道。

  这个空灵脱俗的少女,就是如今江南道巡盐御史林公如海的千金林黛玉。

  “好久没回江南了,这里的天气还是这样的多变,看来一场倾盆大雨快要下来了。”黛玉点了点头,将帘子放下,轻轻地用玉指掳了掳额前的乱发。

  离开江南已多年,记忆中的江南,即便是在这个时节,天气也总是捉摸不定,只是从去年延续至今的干旱会不会因此而结束呢?春雨贵如油,那些靠天吃饭的百姓想来希望这雨再下大点。

  “紫鹃,这次南下,原本我们可以乘船直达苏州的,不想去年秋冬大旱,致使一些航道干涸,大船走不了,只能半路换成马车了。虽说前面的路程坐船而下,但从前天起就换马车了,这一路舟车劳顿,倒也难为你了。”黛玉接着说道。

  被称做紫鹃的丫鬟笑道:“姑娘,你今儿是怎么啦,净说这些。紫娟打小在京城长大,这次有幸能陪姑娘南下杨州,紫鹃高兴还来不及呢,整日里在府里闷着,就象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能到外面透透气,紫鹃真的要谢谢姑娘。”

  一阵大风吹来,厚重的车帘也被吹卷起了。紫鹃忙拿出一件披风,为黛玉披上:“姑娘,起风了,多加件衣服。这江南的天气和京城就是不一样,说变就变,早起还风和日丽,这会子就风雨变色了。这一路劳顿,姑娘您身子弱,可别快到家了却病了,那林姑老爷该心疼得不得了了。”

  “紫娟有心了。”黛玉点点头,道,“爹爹身子不好,我是不能让他为我再操心了。”

  黛玉又叹了口气:“这次若不是爹爹来信说病重,外祖母才不肯让我回苏州呢。自那年七岁离开扬州到京城,岁月如梭,转眼几年时间就过去了,我已经好几年没看到爹爹了。这几年来爹爹的信素来是报喜不报忧,这会子说病重,想来真是病重了,不知爹爹的病好一些了没。”

  黛玉满脸的担心,眼圈一红,又禁不住潸然落下。从接到父亲病重的书信开始,黛玉就心急如焚,满心的担忧。娘亲和弟弟都走了,爹爹呀,玉儿就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你可千万别丢下玉儿呀!

  “姑娘别担心,老爷信上不是说了嘛,只是偶患小疾,估计是老爷想你了,才会叫你回去看看。对了,太太的祭日也是这个月呢。”旁边的另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安慰道。

  “雪雁,亏你有心,娘亲的祭日你还记得。三月十八是娘亲的祭日呢。”黛玉看着雪雁点了点头说道。

  “太太生前待我不薄,雪雁一直感怀在心,若不是太太收留,雪雁恐怕现在已流落街头,衣食无靠了。”雪雁动情地说道。

  黛玉眼前浮现起母亲生前的音容笑貌,想起母亲生前的种种慈祥和爱怜,黛玉不禁珠泪滚滚而落,那时一家人何其快乐啊!可是母亲和弟弟却还是撒手而去,自己又和父亲分离了多年,骨肉分离,幸福的日子为什么总是那么的短暂呢?

  “姑娘也别伤心,我们这次回去再好好祭拜姑太太她老人家。姑太太看着姑娘长大了,九泉之下肯定也喜欢的。”

  紫鹃知道黛玉定是想起了伤心往事,看黛玉情伤,连忙叉开话题说道:“这次姑娘回扬州,宝二爷可是千般不舍万般不愿,恨不得陪着姑娘一道回呢。只是老太太和二太太不让,没能和我们一起南下,这会子他在京城,以紫娟看啊,想必想念姑娘茶饭不思呢。我估计二爷必然是整日里如热锅上的蚂蚁啊。”

  说到这里紫鹃想到当日宝玉依依不舍的样子,不禁扑哧一笑。

  “你这丫头,净会嘴贫。”黛玉被紫娟一说,想起宝玉的模样,倒也有些好笑。

  坐在一旁的雪雁撇了撇嘴道:“我看未必。宝二爷是一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主,这会子想来和宝姑娘玩得忘了姑娘呢。”

  “不可能!”紫鹃断然说道:“谁不知道宝二爷对我们姑娘最好,这些年,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让姑娘挑。这次姑娘要回扬州,宝二爷哭得好不伤心。他怎么会忘了姑娘呢?”

  雪雁还想再说,黛玉看他们两个又要斗起嘴来,不禁蹙眉道:“好了,你们都别争了!”

  雪雁和紫鹃看黛玉心烦,忙忙止住,车厢里顿时安静下来。

  黛玉当然知道宝玉的性子,也知道宝玉是府里面除了外祖母之外对自己的真正好的人,也许当初外祖母把自己接去,是打着两家联姻的念头吧?可是如果将来真的这样,自己会很快乐吗?这个衔玉而生的贾家宝贝,会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归宿吗?

  黛玉想起临回扬州前,宝玉拉着自己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早点回京城。可是宝玉不知,京城的荣国府再好,那也不是我黛玉的家,我的家在扬州,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不去京城,在扬州长伴爹爹左右。

  俗语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自己的家里,虽说没有那么多兄弟姐妹相伴,但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和亲爱的爹爹在一起,而不是像在贾家那样要步步留心,处处设防,时时在意,不能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次回去,无论如何也要好好陪陪爹爹。

  一声响雷打断了黛玉的思绪,马车外已是雷电交加,狂风乱作,大雨倾盆而下。官道上不一会儿已是满路泥泞,马车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密急的雨声中,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黛玉听着这雨声夹杂着马蹄声,心里莫明地涌起了一丝丝的不安。

  过了一会儿,伴随着几声马的嘶鸣和一阵杂乱的马蹄声,黛玉所坐的马车停了下来。

  “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我们的马车停了下来?”好奇的紫鹃不禁问道,身子向前倾,轻轻将马车门开了一个缝。

  透过车门缝隙,黛玉看到了十几个黑衣蒙面骑士已经将他们一行几辆马车团团围住了。外面的雨依旧倾盆如故,那十几个骑士已是满身尽湿,清一色的黑衣,清一色地用黑布蒙着脸,看不清他们的面容,而在那蒙面的黑布上,透露出一双双凶残的目光。

  看到这些,黛玉心中不免一紧。

  “莫不是遇到了山贼?可是这条路不是一向很安全的吗?”驾车的是老四轻声自语道,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精光,他们这一路可是打着荣国府的牌子,何人会如此大胆,公然拦截荣国府的马车呢?

  老四在扬州时原本是林家的护院,三年前受林如海所托,护送黛玉从苏州抵达京城,为了就近照顾保护黛玉,便在荣国府的马厩里寻了个差事,如今黛玉要回扬州,自然也带上了老四。

  紧随黛玉她们这辆车的另一辆车坐的是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她照看着一些行囊。此时她听到动静,忙向掀起车帘看出了什么事。

  另一辆马车里,受贾母所托、护送黛玉回来的贾琏也看到这情形,忙掀起车帘道:“几位朋友,我们可是京城荣国府的,还请各位让让。”

  想来荣国府是开国国公府第,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地方,都还是很吃得开的,贾琏以为抬出荣国府的名字,会让这些蒙面人知难而退。

  不想那为首的蒙面黑衣骑士听了贾琏的话,打量了几眼几辆马车,这才仰天哈哈大笑,说道:“不错,爷找的正是这荣国府的四辆马车。”又挥刀恶狠狠地说道:“爷管你是荣国府还是败国府,爷只要你车中的林黛玉,识相点快将林黛玉交出来,大爷便饶你们不死!否则的话,嘿嘿……”

  贾琏一听,心中一惊,这林姑娘怎么会和这些道上的人扯上了,这些黑衣人一看便不是善类,这可如何是好?

  贾琏连忙跳下马车,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世上同名同姓的多了,各位爷估计认错人了,还请各位大爷方便方便,说着拿出了一袋银子递给为首的黑衣人。”

  “少啰嗦,爷没闲功夫陪你,还不快将林黛玉交出来!”为首的黑衣人说着一把将那贾琏推开,喝道:“你们几个给老子一辆一辆地搜过去!老子要活口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