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计策难出

  原来,多齐想到此番会议,关系大清国运,切不能辜负皇兄期望,而自己又无神算妙计,应付此次巨变的计策,可谓全指望在帐内诸将身上,若是有人顾全自身利益,不言不语,论不出良策,或不能军心一致,坏了国家大事,可真是罪该万死,于是心情坚狠,议前便立下此军令状。

  此言一出就连姚封也是不禁一怔,接着只听到多齐继续说道:“皇兄生前未立嗣子,临终时一直为此惶恐不安,特命亲信传口谕于小王,火速回京,为将来继承之事周旋,切不能以致内乱,使大清国运衰退,有君赐虎符为证。”说完将皇太极命纳兰德转交于自己的那半边虎符,和放在军中大营的那半边虎符一合,与众人看。

  众人惊奇一看,果然无差,既然如此,倒也少了许多顾虑,毕竟私底下言论储君之事,可是犯了抄家灭族之罪,但若是授命于君可又另当别论。

  诸将默默思虑的会儿,方纷纷议论,倒也积极,多齐瞧着心里渐渐舒服,俄而参领中有一位年长者,站出躬身,说道:“启禀王爷,依末将之见,未来几日吉凶未卜,王爷行事可要诸多小心,当下为了皇位,肃清王和和硕睿亲王已是剑拔弩张,在王爷未来之前,两位亲王已先后来营,令我等听候差遣,末将等人均不敢得罪,都是以官微职卑不能作主,或是受命于皇上之由搪塞了,这时你已归来,恐怕二位亲王闻讯之后便会先后到来。”

  多齐闻言,点头应道:“偌伦老将军所言甚是,可不知有何良策防止二位亲王争斗?”

  诸将见多齐毫不惊讶之色,似乎早已知晓二王之争,无不又是一惊,心想:“原来王爷是有备而来,并非年轻蛮横!”想到这些自是对多齐另眼相看。

  其实他们哪知多齐惶惶之心,全靠念力自定,否则颤颤之意就要显露于形了。偌伦在军中辈分最高,少时曾随努尔哈赤亲征无数,又历皇太极盛世,向将国运看得比自家性命重要,这时既然王爷也是热血之人,性情相符,话语自然随和了起来,说道:“依老夫之见,王爷当务之急,第一、这两日应当积极整顿军务,以防不备;第二、应当前往祭拜吾皇,趁机暗访皇后询问计策。”

  诸将闻言均是点头称赞。

  多齐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老将军所言甚是,不知可还有其他策略。”

  偌伦摇了摇头,说道:“老夫智力有限,只能想到这些,不得当之处,还请王爷和诸位将军指点。”

  多齐笑道:“老将军,大伙儿都是在商讨议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就是万全之策,大家尽情言论,本王担保诸位安全。”接着向其他人问道:“不知各位还有何良策?”

  这时又有一人站出,道:“王爷偌伦老将军所言甚合我等心意,不过末将仍有拙计。”

  多齐高兴道:“将军请讲。”

  那人,道:“既然王爷要进宫拜见皇后,何不趁机献计与皇后,令他选一位阿哥承继大统,这样一来,朝野上下必无争议,内乱自可化解。”

  此言一出诸将立有异论,一方觉得计策甚妙,一方却觉得大为不妥,多齐急忙从中调停,问有异议的一方道:“几位将军觉得有何不妥之处,说出来让大家参考参考如何?”

  其中一位参领走出,说道:“启禀王爷,我旗列为上三旗之一,自然是要全心全意支持先皇子嗣,若皇后有子嗣我们全力拥立,朝野上下也无可厚非,然皇后并无子嗣,纵观诸位阿哥能继承大位者唯有大阿哥肃亲王,若是皇后立了其他阿哥,依末将之见这恐只会惹得两位亲王都是不爽,后果实是难测!”

  待其说完,接着另有一人走出说道:“既然众位阿哥中唯有肃清王有能继承大统,为何不直接亮明身份支持,若肃清王得上三旗鼎力支持,量和硕睿亲王也不敢乱来,但换做其他阿哥继承大统,恐怕祸事生起时,无一位是和硕睿亲王对手。”

  上三旗任何一旗实力远胜其他五旗中的一旗,这时论到实力比拼,无不自信,但唯恐就是领军者无方以致败北。此人话语直接戳中诸人心思,均是安静了下来,若真是惹得多尔衮反叛,诸位阿哥中除了肃清王豪格能征善战之外,着实还未发现其他人。

  诸将又言了多条计策仍又是被互相反驳下去,到最后计穷时,忽然发觉仍只有偌伦老将军的那两句实用,其他都是弊大于利。

  多齐从一开始从未问过姚封计策,就是想让他纳众人之长,想出个万全之策,这时见众人已将计穷,于是向他问道:“姚叔叔,你可有何良策?”

  姚封明了多齐心思,暗地佩服他年纪轻轻,行事倒也老练,于是站出说道:“诸位参领所言,各有道理,当下局势风谲云诡,实大意不得,适才听各位高论,在下得下如此几点,还望诸位见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