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风云涌动

  此行前途凶险,少不得须调遣亲信,多齐想到此节,与许恒、姚封出账之后,便又吩咐宗义和宗故将南行的武士一并调来。

  众人稍微准备之后,便即出发,为了加赶行程,每人都是轻骑出发,且坐骑之后又是栓了两匹骏马,三马交替行程,自出了长白山之后,便迅捷了许多,星夜兼程,一日半方将至盛京。

  离盛京还有二十里路时,多齐勒马停住,向纳兰德说道:“大人,你且带我两名心腹回宫,替我拜见皇后,请她务必稳住宫中局势,等我领军来接应!”

  纳兰德抱拳应道:“微臣立即回宫禀告皇后,调集宫中卫队,接应王爷,静候王爷佳音。”

  多齐郑重说道:“放心,劳请大人转告皇后娘娘,我必不负人!”当即吩咐两名武士跟随纳兰德,受他调遣。

  纳兰德领命立即率两名武士,疾驰而去。

  待他们走后,多齐道:“姚叔叔,我们火速前往军营!”接着吩咐宗义和宗故兄弟及另几名武士,道:“你们俩速速前去召集各个参领往军中大营集合!”

  这些安排都是多齐一路细细琢磨得出,胸有成竹,所以吩咐起来,极是干练。

  姚封听他和纳兰德既是宫中皇后,又是调集军队,无不是风云涌动之像,心底直暗暗纳奇,道:“如此看来,这倒真像是多尔衮作乱犯上了,否则怎么如此紧张!可怎又毫无烽火气息?”

  宗义、宗故等人领命,当即快马而去。多齐为加赶时间也是快马加鞭,直将至军营时,方才缓速,与姚封说道:“姚叔叔,此行急归,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此时必须说给你听,切勿惊慌!”

  姚封久经沙场,一向处事不惊,这点多齐深知。然这时还要提醒自己勿要惊慌,定然事情非同小可,恐怕真如所想一般,定了定,道:“王爷有事敬请道说,姚某必当鞠躬尽瘁。”

  多齐听他语气规矩,自然是非常重视,于是说道:“此次纳兰德大人,带来的口谕是皇兄遗诏,十万火急!”

  姚封无论如何放静心态,也是不禁“啊”一声轻呼,万料不到事情竟会如此,兀自怔了会儿,才期期艾艾道:“言下之意,吾皇已┈┈”之后的话语已是不敢出口。

  多齐应道:“皇兄为人处事向来谨慎,既然传下这等口谕,自是迫不得已。”

  行至军营,早有哨兵察觉,前来查看,见是多齐和姚封,立即参拜,告知军营准备接应。多齐虽早做好皇太极已飞龙升天了的准备,但内心仍隐隐希望他还尚在人世,但这时看到这哨兵披麻戴孝,所有希冀立时破灭。

  行到军营,已有五六名参领来接迎,全军皆是披麻戴孝,这时宗义和宗故领几名军士带着孝衣分与诸人穿上,多齐穿上孝衣带上孝巾,拉宗故至一旁,问明皇太极驾崩一事,原来前日是前日之事,依此推论,是令纳兰德传令口谕后不久便已归天。

  待诸人一起整顿完毕之后,立即请诸位参领入大帐,一边又吩咐随行武士团团守住营帐之外,除几位还未到的参领,不许任何人靠近。接着又要宗义和宗故传令军营各处,许进不许出,待一切安排妥当,方才进账。

  此时帐内诸人都是已知晓皇太极猝崩的事情,既然多齐风尘仆仆而来,自是有重要安排,是而自恭迎多齐上坐,至他命诸人坐下,都是默默无声,静待安排。

  多齐乃头次正式处理军中事务,表面看来安稳,内心实则如波涛汹涌,思绪混乱不堪,万般思绪不知该从何开始,幸好尚有五位参领未至,有隙可慢慢整理思绪,否则此时不言一语或语无伦次,可真是失态之至。

  与诸人一道坐下之后,运功暗暗吐纳几回,情绪终稳,诸位参领看到小王爷坐在堂中面无表情,无声无语,只道是对还未赶至的五位参领暗有怒火,均是大气不敢出声。

  多齐静下心来,将思绪稍微整顿会儿,已胸有策略,心想:“自己从未参与过政事,这块短板是临时抱佛脚,无论如何都抱不来的,必须得虚心听解各位参领意见与建议,特别是姚叔叔,在此道必是经验丰富,我只需将建议与实情相结合即可。”想到这些不用运功调息,已是心态平稳。

  俄而,帐外一振脚步声疾来,五人先后入帐,跪地拜见,正是迟到的那五名参领。多齐见着人员到齐,急忙吩咐二人平身入座。

  这五人一路疾来,听守门将士说王爷与其余参领早已在大帐等候,心下惊慌心料必会受骂,进入大帐,又觉得气氛凝重,更无怀疑,本只待受训,没想眼前这位小王爷竟会是好言相待,均是羞愧的红了脸。

  待众人坐定,多齐暗暗振了会儿气,起身和声说道:“诸位将军,吾皇前日驾崩,想必都已知晓,想皇兄一生功夫无敌震惊宇内,将我族治理的好生兴旺,可惜天妒英才,正值壮年,立丰功伟业之年便已仙逝,实是我族之不幸,身为臣子未能替君身死,是臣之不孝!”说到此处想起皇太极,思念之情由心而发,倒也句句真心,泪水缓缓而流,情不自禁跪地朝天拜了三拜。

  皇太极在政期间,定都沈阳,朝政融和,军政民得蓬勃发展,大清实力远胜以前,这些丰功伟绩有目共睹,大清上下无不钦佩。正黄旗列为上三旗之一,属皇帝亲兵,营中将士更是将皇太极视为神明在世,这时听到多齐说起这些,无不潸然泪下,跟着一起向天而拜。

  多齐拜了三拜坐回椅子上,定了会儿,说道:“诸位将军,小王性情直率,许多事也就不打圈子,待会儿,大伙有言但说无妨,若是支支吾吾,定斩不赦!”

  诸将听到前半句时,都觉倒也符合多齐性情,可是后面两句,大异于常,着实让人精神一振,立即收复心情,认真聆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