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临池观中的算计

  惠帝四年岁首。()天气依旧阴冷,呼啸的北风卷起天空上洋洋洒洒落着的鹅毛大雪,透过单薄的衣物,将刺骨的冷径直吹进人的心里。

  临池观。扶疏的花木上早已是一层厚厚的白雪,皎洁无暇,观中的殿阁也尽数披着雪,只有那一潭汩汩涌出的温泉水还氤氲散发着腾腾热气,水里还有几尾红鱼悠哉悠哉地游着。

  傅美人面色苍白,穿着粗麻青灰曲裾长裙的身子不自觉地微颤着,她强自忍着冷意,道:“长公主可是答应了在此处?”

  我看着她冻得发青的面庞,点点头,伸手握住她冰冷的双手:“她答应了,就在这里,想必一会就会过来了,美人您在忍耐一会。”

  雁儿担忧地递上软锦披风,低声道:“美人不如先披上吧,暖一暖,待来时再脱下也不迟。”

  傅美人摇摇头:“如此瞧来更为逼真一些。”

  我们三人立在临池观小池边,远远听到永寿殿那边已是人声鼎沸,笑声不断。今日是岁首,也是这汉宫里最为热闹的节庆,如同两千年后的除夕一样。吕太后早已传了口谕,各宫妃嫔在今日都来这长乐宫永寿殿前饮酒斗牌,还召来舞伎、乐伎献上歌舞,好不热闹。

  只是今天,也是我们筹谋已久的时候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临池观门前依旧是冷冷清清的,没有半点人声。

  傅美人有些按耐不住了,她紧裹着麻布长裙,目光却纹丝不动地望向门外,口中问道:“夕瑶,怎么这么久了还不见过来?”

  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索性走了几步,靠近那观门边,探头出去打探,只见被盛放的梅花花枝遮挡住的小径曲折处,有人影闪动,远远听到有说笑声传来,来人那些翠绿嫣红的衣裳在花丛中若隐若现。

  我忙收回头来,冲着傅美人使了个眼色,低声道:“来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远远就听到长公主的声音,笑不绝口:“母后,您瞧瞧这边多清净,我就说您那永寿殿呀,今儿个是别想能消停会了,又是唱曲又是作舞的,吵得不可开交呢。”

  她身旁的想必就是吕太后,听着倒也是兴致颇高:“你这丫头平日不就喜欢热闹吗,怎么今日倒似换了性子一般,还陪着哀家出来躲清净了。”

  长公主笑着接道:“今儿这宫中的良人美人们都来了,那樊姬也在席上,您是知道的,女儿与她最是不对付了,她在那,我自然就不爱在席上了,省的不高兴。”

  太后呵呵笑道:“你呀,年岁也不小了,还这么爱使性子,明知道樊姬与她父亲一样,是个直肠直肚的人,你偏要与她计较。”

  长公主也不搭腔,只是笑笑,却似有些吃惊地道:“哊,这不是到了临池观了么,倒走得远了,母后,不如回去吧。”

  太后却似兴致不减:“且慢,今日是岁首,是个吉日,既然来了观门前,不进去进进香,倒叫神仙怪罪。”脚步声向观内走来。

  “苍天在上,诸位神仙在上,信女傅氏采芝诚心祷祝,愿苍天保佑,得偿心愿。”傅美人跪在小池边的香案前,双手合十,虔诚地向着上天祷告,重重地叩首。

  一旁雁儿上前搀扶着傅美人的手肘,叹气道:“美人,这天冷得厉害,您穿的少,莫要受了寒了,您有什么心愿,待改日天转暖了,再来求吧。”

  傅美人摇摇头,推开雁儿的手,依旧合十跪在案前,口中泣道:“信女自知资质粗陋不堪,无缘受陛下宠幸,不敢妄求得宠。只是如今朝中百废待兴,事务繁乱,让陛下忧心不已日夜辛劳,长此以往只怕对身子无益。故而我只求上苍保佑我大汉国泰民安,保佑朝中能平顺无事,好让陛下能身康体泰,每日都能欢欢喜喜的。”说到最后,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似是落下泪来了。

  她拭了一把泪,继续道:“还有保佑太后娘娘能凤体安康,长乐无极。她可是大汉的主心骨呀。信女在此虔心祷告,求上苍垂怜,心愿得成。”说完又是三叩首,力道极重,连前额都磕红肿了。

  雁儿看着傅美人的背影,低低一叹,也不敢再去劝,只是撇过头去,却猛地一惊,噗通拜倒道:“恭请太后娘娘圣安。”

  傅美人的身子一抖,慌乱地回过头,却正看见长公主搀着太后站在她身后,太后那细长的凤眼中透出冷冷地目光正直视着她。

  她慌忙起身恭敬地大拜在地,跪伏道:“臣妾恭请太后娘娘圣安,太后娘娘长乐无极。”声音微微颤抖着,似乎是惊慌不已措手不及。

  太后并没有叫起,也没有开口,只是淡淡地看着面前拜倒的傅美人和雁儿,似乎在打量又像是在想着什么,让人猜不到她的心思。

  我躲在临池观的香堂中,透过窗纸上的小洞看着这一幕,心中却也提心吊胆起来,究竟吕太后她会不会相信傅美人的真心呢,会不会饶了傅美人呢?<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