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怪人

  这个男人很奇怪。

  男人占具了窗口视角最好的位置,点一杯咖啡。女服务员小丽给他的空杯里蓄上咖啡。这已经是今天下午的第八次续杯了。这是家提供商务简餐的咖啡馆,来这里的客人大多行色匆匆,像这样一盘踞就是三四个小时的单身客人并不多见。

  男人神情紧张地坐着,脸孔几乎贴到玻璃窗上,他正专注的凝视着前方。前面四叉路口车辆渐渐多起来,闪烁着的红绿灯像一道道截断流水的闸门,每次开启人潮如涌穿流不息,快到下班时间了。

  小丽续完杯用垫在壶底的白方巾拭了拭壶口,她下意识多看了男人一眼。男人穿了一身烟灰色的休闲服,在他身边的沙发椅旁却放了只和他穿着极不相衬的大号双肩背包,从背包的鼓胀程度来看,显然里面塞下的物件不少。这其实是个长相极其普通的男人,中等身材,可以淹没在人海的大众脸,若非他古怪的举止,怕是擦肩而过也不会有人多看他一眼。

  现在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咖啡馆要到晚饭或晚饭后才是上客高峰期。客人只有这么一桌,小丽贪婪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闲,她的注意力不由自主集中到古怪男人的身上。

  男人紧贴在玻璃窗上的脸动了动,像是被某种事物惊到。他回过脸来,脸上的表情有一丝兴奋。像是喝白开水那样,他抓起桌上的黑咖啡咕咚咕咚喝尽。小丽为他续上今天下午的第九杯黑咖啡。这次男人温和的向她道谢。不知为何小丽竟觉得他的笑容有些古怪,他笑的时候嘴角上扬,面部肌肉却稳丝不动。

  像是逃脱某中灾难,小丽快步退回吧台。她黑色制服的白色花边上,沾上一滴咖啡,是刚才竟然忘记了用方巾擦拭壶口。她下意识看向男人的方向,却被眼前更奇怪的一幕惊呆了。

  男人正飞快的从大号背包里拿出一件件物品。薯片爆米花听装可乐等等小零食,然后他又拿出一架大得有些夸张的望远镜,和一只录音笔,最后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飞快的拨号。

  “喂,是城市频道新闻组吗?对,又是我。请到同福大街四叉路口,具体位置就在丁典咖啡馆斜对面的路段。”

  匆匆挂断电话,男人拆开零食包装袋举起望远镜,他将录音笔开关打开,用很诡异的声音开始录音:“现在开始倒记时,十、九、八、七……三、二、一……”

  他的声音渐渐高昂起来,到最后已经变成兴奋的低吼。

  “砰”的一声巨响,正驶过街角的一辆车一头撞进灯箱广告,巨幅美女脸从鼻梁处截断,撕裂成天使和魔鬼,下半截戏剧性的被冒着浓浓黑烟的车屁股代替,可怜的车子苟延残喘了几秒钟,随即一声轰天巨响爆炸了。

  悲剧还没完,巨大的动静让整条街的司机发了狂,像是被衰神附体,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直冲爆炸中心,“砰”“轰隆”“蹦”比过大年放烟花还热闹,一声接一声的爆炸声中,夹杂着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唯一舒缓方式,惨烈到鬼哭神号的尖声颤叫。

  “中!现在的日期是十月十三日,下午五点零三分整。记录完毕。”

  兴奋的低吼拔升为疯狂的大叫,男人丢开录音笔,一只手紧握望远镜,另一只手探向薯片袋,太过兴奋了,他的双手都在轻微的颤抖。

  “哦,上帝啊!九车连环撞,果然一辆都不少。哇塞,好过瘾。哈哈。怎么会有人倒霉成这样,居然被截成四、五、六、七、八块。哦,可怜的家伙,上帝保佑他吧,阿门!” 男人激动得摇晃着身体,大嚼着薯片口齿不清地大叫。

  女服务员小丽如梦初醒,脑子里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她全身发抖的看着车窗边全神贯注的奇怪男人,这场面实在太诡异了。难道他就是前几天上国际新闻的爆炸狂人?神啊,救救我吧,我还没有结婚!小丽脸色苍白地在心底哀号。

  玻璃窗那边,已经变成人间地狱的繁忙街道上,很快的工夫,一辆辆赶来救场的车辆蜂拥。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信号灯闪得天花乱坠。

  对了。报警!小丽抖抖缩缩的将手伸向吧台深处的电话。忽然,一只惨白的手横在她面前。“啊!”可怜的女服务员发出一声尖锐的惨叫,两眼一翻,昏死在地。

  手的主人,有些尴尬的抓抓头发。

  “没理由啊,我有难看到会吓昏人么?怎么可能。”他从钱包里掏出一百元钱放在吧台,背上自己的大背包,握着望远镜冲出咖啡馆大门直奔对面大街。

  现场版果然还是靠得越近,越有真实感。男人的身影飞快出现在玻璃窗对面,他了个很巧妙的地方站好,既保证绝佳视角,又不会被还时不时爆发出的微弱爆炸伤到。场中,救火队员和医护人员已经开始第一轮的抢救工作,越来越多的警察正从四面八方赶来,扩音大喇叭里,“请大家不用惊慌,请各位配合我们的抢救工作,请不要越过黄色封锁线。”

  负责持续次序的陈警官,下意识用敏锐的目光在围观人群里搜寻着,忽然,他的瞳孔一阵猛烈的收缩,像是夜行者碰到鬼魅的神情在他眼中一闪而过。许久,他才收回目光,原先凝重的脸色越发阴沉。

  男人正看到紧要观头,“真是的,怎么还不到。这帮家伙的效率怎么当狗仔队。”他高举着望远镜四下搜寻,忽然,“到了,到了!”

  很快,唯一还没有被封锁的路口,高架着“新闻采访组”大招牌的面包车呼啸而至,车子没有开到事故现场就被封锁现场的警察拦下。有个颇为妖艳的女人走下头,远远看去像是在和拦路的警察交涉着什么,很快,脸嫩的警察同志,在女人出视过一张什么文件后,红着脸闪过一边。女人和他身后跟着的好几个抗着摄影器材的男记者,直冲事故黄线区。

  “你们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陈警官的口气几分不善。对面的这个女人是本市城市频道出了名难缠的角色。

  女人一笑,“嗨,陈警官,又见面了。您真是越来越精神,听说您高升了。现在我们应该称呼您为陈大队长。”

  “好了。好了。”陈警官很无奈,这个女人能说会道是本市新闻组的当家花旦不说,就凭人家通人的手眼,和上边特别关照过的“只要不触犯原则问题,警界和新闻界的合作还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这样大帽子的官话,陈警官无奈的妥协了,“好吧,让你的人就在这报道就好。现在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还没完成,至于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请金名嘴嘴下留情,不然,上面下死期限真会压死我们这般苦当差的。”

  陈警官肯大开方便之门,女人当然知情识趣,她匆匆道了声“多谢”。便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你们站机位,准备开播,都给我机灵点。”

  女人冷静的看着事故现场血肉横飞的惨烈场面,等到旁边工作人员打了个“ok”的手势。女人深吸一口气,使脸部表情正符合事故现场的惨烈,她空着的左手放在裙边也回了个“ok”的手势。

  开拍!

  “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的城市频道,现场栏目。我是主持人金灵。”女人职业话笑容的大特写之后,画面一摇切换到还在处理的事故现场,同时,女人旁白道,“本日下午五时零三分,在本市同福路四叉路口,于车流量高峰期,发生一起九车连环撞的重型号交通事故,事故起因是画面中蓝色本田撞进灯箱广告牌,观众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车子损毁得很厉害,车主已经于十分钟前送往救医,因伤势严重已于三分钟前在送医途中中不治身亡。悲剧到此还没有结束,后面的八辆车追尾巴,到目前为止,受伤人员已达二十七名,除了事故车辆的车主乘客,还有不少当时距离事故现场很近的步行市民。本次事故原因,本市警方正在全力取证调查中。事故现场已被封锁,以上为本台于事故现场发送的第一手消息,对此本市内罕见的重型交通事故,我栏目将跟进报道。在此,金灵提醒各位驾车的朋友,请您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卡!好,拍得不错。女主持长呼一口气,一边让工作人员收拾东西一边向陈警官告辞。

  男人的望远镜已经转向到女主持的面部特写,她精致的妆容即使调节望远镜的倍数到最精确,也找不出一丝瑕疵。男人欣赏着眼前放大的美丽脸蛋,忽然发出悠长的感慨,“唉,人啊!看到同类的死亡却没有丝毫的悲悯。或许,没有死没有事故,她才会流下两滴眼泪吧。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的眼睛是明亮的星,穿透黑夜,照亮我的心灵……”陈警官的手机响了,“喂,是,是我,赵局。是,也发现了。情况和上次一样。恩,好的,请接过来。”几声嘟声后,第三方的声音介入,这是警局最新引进的手机支持多方会谈的新功能。新加入的是个颤抖的女音,女人的声音还很年轻,刻意被压低的声音好象在压抑着什么恐惧。

  “喂。喂。刚才是我报的案。”话筒里传出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恩,您好。请您先冷静下来,请回答我几个问题。”

  “好的。你问。”女人在电话那头深深吸了口气,看来在努力镇定自己。

  “您说的可疑人物在不在现场,您可以指出他的位置和形容下他的体貌特征吗?”

  “好,好的。”声音顿了顿,忽然,“在,我看到他了。就在采访车刚才停过的地方。那里有片低栏杆,他就在那。他穿了烟灰色休闲服装,他正在用一架望远镜在看一位拿着手机的警官。天啊,我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人,他早早就坐在座位上,好象就是为了……为了,不,一定是他,是他阴谋制造了这起车祸……”女人在电话那头开始神经质的喋喋不休。

  陈警官飞快转身,锐利的目光正对上男人的望远镜。果然。又是他!

  小丽挂断电话,她的手指在微微发抖。电话里她又详细叙述了一遍男人在咖啡馆盘踞的四个多小时状况,包括他的大得离谱的背包和包里那些奇奇怪怪的零碎物件。这简直太可怕了。上晚班的同事早就过来交接完毕。小丽却不敢走出咖啡馆。虽然她现在最想的事情就是回家泡个热水澡,再把今天下午噩梦一样离奇诡异的事情完全忘记。

  事情看起来,真的很怪异啊!

  赵局从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f市,从小警员干起,到快三十年过去了,他的大半辈子都耗在这间警局里。回首半生业绩,有时候也会沾沾自喜,毕竟f市小归小,但自打他接手这一把手的位置,本市的治安一直就不错。他甚至还被请去省厅做过几次严打犯罪的报告,大的不说不上。至少在本省,提到他赵某人,圈子里还是颇为称道的。

  但是这种可以偶然自得惬意一番的好心境,最近竟然荡然无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十九宗大案子压下来,这原本也没什么,以前最忙的时候情况比这严重的有的是。但是,这十九宗行行的案子里,都有一个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因而显得诡异的“巧合”。这种情况再蔓延下去,势必惊动头上,那他三十多年辛苦岂非付诸流水?再过一年不到,他就该退下来给年轻人挪位置。临退休前,这乱子他出不起!

  简朴的办公室内,门窗紧闭,堆满烟蒂的烟缸里未及掐断的残烟,晕得满屋青烟缭绕。赵局果然的掐断指间的烟,看来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份慎重封藏的文件,这个可以说是整个警察局的秘密。袋子里的东西每个月都会被新的替换,而替换出的旧文件,必须立刻用碎纸机完全销毁。里面所记述的一般人根本无法相信,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当年他也是从离任老局长那里接收的。还记得老局长的叮嘱:如果以后碰到什么常理经验或科学解释不同的棘手案子。就找这里的人。他们可以帮你。

  好多年过去。赵局对文件里写的东西依旧不肯全信。如果不是第一次面临困境时,走投无路的想到也许还有这么个办法试试的话,恐怕赵局自己都不能相信,这世界竟然可以神奇成这样。而这一次,所有的办法都用过了,诡异的“巧合”还是无法解释,甚至他担心这种巧合所掩盖的正是十九宗大案的真相。

  保险箱里的新资料是三天前送到的。他输入文件上记录的号码。电话很快通了。

  “大人,您好!我是f市警局,这一次要麻烦您……”

  “直接说。”

  电话里的声音冷若寒冰,刺得赵局满口的客气话自动咽下,“我想请您派人尽快来f市一趟,情况紧急。”

  “好。”

  “太好了。您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到?”

  “明天。”啪的一声,那边挂了。

  看来这次这位大人的脾气不是很好。尽管如此,赵局放下电话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松了,整个人豁然开朗。他啪的打开窗户,散去一室的烟。

  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