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得道多助

  “郑公,您怎么能说是无端树敌呢?玄德公是为了保护徐州百姓,您为玄德公出头就是为徐州百姓出头啊!您说呢?”

  “哦,有理有理,是老夫说错了。”郑玄稍一愣神就反应了过来,“还要感谢小友指出来啊,老夫这里给你赔礼了!说着郑玄真的合手作势,要向刘义逊致歉。心里却觉得这小子真是油盐不进,滑不溜秋。

  刘义逊哪敢让郑玄真的给自己道歉啊,这么忽悠人,不会折寿吧!

  “郑公您说哪里话,小子愧煞。”刘义逊赶紧拦住了郑玄。

  郑玄见状,也不再拘泥于此,“好好好,这事儿揭过去,咱们都别提了。小友你……哎,不对,你看老夫和你都聊了这么长时间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不知小友能否赐教。”

  “啊,”怎么又问到名字了?咱们两个都聊了这么半天了,我都以为都揭过去了,你又问起来。

  刘义逊顶不愿意想起自己的名字,更羞于告诉别人。

  可是身为长辈的郑玄都这样说了,他还能怎么样?

  “嗯,小子我姓刘,字义逊。”刘义逊看能不能糊弄过去。

  “刘义逊,嗯,这名字……”郑玄把这名字在嘴里咀嚼了几番,“这名字……嗯。”

  就一个“嗯”字啊,刘义逊接受不了了有点,哪怕你就说句场面话,夸一句好名字呢。

  似乎是为了补救自己刚刚的不礼貌,郑玄又道,“只有字,没有名吗?”

  刘义逊,“……”。

  好羞耻啊,刘义逊张张嘴,好半天都没有声音。

  郑玄拿手指敲了敲几案,“小子啊,问你名字呢,怎么不回答?一点礼数都没有。”

  刘义逊讪笑,“小子姓刘,名谦,字义逊。”

  “学道谦逊,常若不足。”郑玄又道,“嗯,是不是太直白了些?”

  “啊?”刘义逊保证自己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刘义逊呆呆的样子十分的无知,不学无术四个字仿佛就刻在他的脸上,郑玄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刚刚那副鬼精鬼精的样子跑哪儿了?

  刘义逊发现了郑玄的鄙视,连忙补救说,“小子,我和郑公想的一样,这个名字太直白了,所以每次别人问起来我都只说自己‘姓刘,名义逊’。”

  “这怎么行?岂不是很不方便?这样吧,你要是不嫌弃,老夫替你起个名字如何?”刘义逊自和郑玄见面以来对答如流,言语之间不卑不亢,郑玄是很欣赏他的。

  更重要的是刘义逊还会解那道题,他如果不教给郑玄,郑玄怎么像刘洪那老小子吹牛呢?

  郑玄以为刘义逊会满口答应,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事啊?

  “这……嗯,还是算了吧!”刘义逊纠结的不行,想直接拒绝吧,又害怕伤了郑玄的面子。

  郑玄大怒,像被碰到了逆鳞,“小子,你知道外面多少人求着老夫给他起名字都求不到吗?啊!别的不说我就想问你为什么拒绝?你要是能说出个道道来就算了,否则今天这个名字我还非起不可了。”

  刘义逊惊了,他没想到郑玄也会有这么大的脾气。刚刚那副温文尔雅,浑身书卷气的大儒呢?

  刘义逊不敢言语了,只能在那碎碎念,“万一你起的还不如我原本的怎么办?我看郑师兄的名字也很一般呀!”

  “什么?”

  郑玄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火冒三丈,刘义逊的声音虽然小,可是在这个只有两个人的房间里,也跟大声说话差不了多少。

  刘义逊脖子缩在衣领里,连连摆手,“没什么,没什么,郑公您起吧,起吧起吧,小子洗耳恭听。”

  郑玄咬着牙,恶狠狠的盯着刘义逊,像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

  他冷哼了一声,又坐下来,合上眼,半天不理刘义逊,好像立志要取一个绝佳的名字,好不被嘲笑。

  良久,郑玄睁张开两眼,笑盈盈的看着刘义逊,“有了,《易》经上说,谦亨,君子有终。我看你就叫刘亨如何?”

  “刘亨。”

  “不错,而且亨也有通达、顺利的意思,谦亨一体,通达无忧。你以后就叫刘亨,刘义逊。或者你觉得字不好的话,老夫也替你想好了一个,叫元拙,藏拙,比之谦逊,可是又进了一层啊。”

  刘义逊嗫喏道,“其实……其实我觉得刘谦儿也挺好……见郑玄的脸色已经变的很黑,刘义逊明智的改口,“就这个,挺好的,我以后就叫这个了,叫什么来着?刘亨,刘元拙。哎呀,好名字呀!多谢郑公,我有名字啦(用孙悟空的语气)!”

  郑玄被刘义逊……不对,被刘亨噎得不行,半天没说出话来。

  “我以后就用这个名字了,那郑公您看玄德公的事儿。”刘义逊试探着问。

  郑玄快要崩溃了,合着我费这么大劲儿给你取个名字,还是我欠你人情儿了?

  年纪大了,战不动年轻人了,郑玄第一次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以前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他都没有这么无助过。

  郑玄无奈的坐下来,提笔给陶谦写了封信,客套的话说完,核心的没有几句。大概意思就是说琅琊的事情我听说了,刘玄德当机立断,做得很好,有机会还请陶谦替他引荐一下。

  刘亨看完,眉头一皱,这老小子肯定当过官儿,这力度不够啊。

  好像知道刘亨在想什么,郑玄道,“小子啊,别太贪心,这几句话已经足够解决刘玄德的事情了。你也要为老夫想想,老夫现在客居徐州,如果强行为刘玄德出头,日后该如何在徐州继续讲学呀。

  刘亨不好意思的笑了,“是小子孟浪了,多谢郑公相助,来日必将报还。”

  郑玄摇摇头,“什么报还不报还的,那都是后话了,我也不图你这个。只希望刘玄德日后施政能够继续像现在这样,多为百姓考虑考虑。”

  刘亨汗颜,有些无地自容。

  郑玄帮助刘备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刘备的所作所为啊。恐怕在郑玄的眼中,如今整个大汉都没有几个合格的官员吧。所以一旦看到刘备稍微为百姓做点事情,就忍不住要帮帮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刘亨算是认识到了。

  “郑公您真是身在乡野,心存社稷,刘亨我日后一定安心辅佐玄德公,劝他与民为善,慈物爱民。”

  郑玄摆摆手,“老夫算什么心存社稷,大汉如今已是江河日下,我一介老朽,能做的实在不多。你小子是个聪明人,只盼你能为这乱世做些什么。”

  :《后汉书》: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玄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