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试验炼铁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能背的背上,不能背的藏在了谷侧一个隐蔽小山洞里,众人收拾了几个小时,下午就朝新的山谷那边过去。千载提供阅读-七拐八绕走错了两次总算找到,到了那边秦明韬一看,地方是不错,东西只有一百米宽,南北七、八公里长,北高南低,两边都是陡峭山崖,众人选的住处在山谷最里面一悬崖中间被小溪冲出的坡地上。山谷里那条小河是一条地下河冲出来的,水量还可以,水利专业的秦明韬手痒起来,指指划划说,“史班你看,这鬼地方还真适合修个水坝,蓄起水来就是咱们家护城河,还没人敢毁这河坝,谁毁坝,大水冲死谁。”秦明韬知道炼铁要动力,这水坝可以提供,所以故意问史班。史帆也不好做决定,就看其他三个人。庞宁心里打嘀咕,这不才逃跑吗,怎么又搞这么大动作了,就打起哈哈说,“先把铁炼出来吧,否则齿轮都做不了有个水坝也干摆着。”秦明韬本来是怕总是跑路,大家人心散掉,想做个防护设施就待在这了,有个护城湖坝,拿弩射,哪个黎人能进得来?却不知道庞宁什么时候这么懂机械了,也就哈哈地说,“也是,那就先把打铁的事做起来吧。”

  打铁之前还得先盖房子,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直接盖了连一起的五间黏土房,在谷底做了一个厕所,又在住宅边用泉水做了一个有活水流入的大水池做浴池,比起原来那边是好多了。半个月后房子盖好,秦明韬又说要给这山谷取名,董学普说这里有四条小溪,一条流出地面的地下河,就叫五源谷,秦明韬说好。又说要给小溪边这片平台取给名,庞宁说叫鸿泰台,史班笑说,“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董学普说,“哦,上海鸿泰大酒店。”秦明韬说,“那就叫鸿台吧,简单。”于是这谷这台有了名字,众人的精神气受此鼓舞,也确实好了一些。

  这周折了许久,大家才重新静下心来打铁。史班开始做了个实验性的,不过坩埚没做好,出了点事故,好在没伤到人。庞宁从此就叫史班叫史工。史班以前很佩服师傅马工,所以也不管庞胖子是不是讽刺,也就欣然接受了这称号。后来大家一起讨论,又重新做了个微型的高炉,在鼓风速度,耐火砖厚度,木炭质量和铁矿石形态等各参数上,来回做实验,一直到搬到兴源谷的第六个月,穿越之后的第九个月,穿越众终于炼出了自己的第一炉铁,一百多斤。

  这100多斤铁质量不怎么好,不过对在半原始环境下生活了9个月的穿越来说,已经是宝贝了。砂型早就准备好了,先是铸了几个铁管,做了一个淋浴喷头,剩下的就全部铸成了铁铲和铁刀。众人这又想起了盐用完了,就商议要拿铁锅和黎人换盐。

  董学普从小苦惯了,看着那几口新打的铁锅,就说,“拿这新锅和黎人换盐,还不如我们自己去煮。”实际上黎人的盐是和昌化县的汉人换的,这一转手肯定贵。另外这种生活用品黎人也不会囤积,自然不方便卖,穿越和他们买都是高价交易。庞宁也凑上来说,“这黎人的盐估计也不是什么好盐,碘含量肯定达不到国标。”众人想想也是,就凑一起合计,怎么煮盐。

  吕策说,“要么我们找个隐蔽海滩挖几块盐田,过几天去回收。”史班却皱着眉头说,“这样不好,一是氯化钠溶解度大,容易随溶液渗入地里,最后得到的以其他工业盐为主,二这样也容易暴露目标。”这么一说,穿越都想起来海水里有氯化钾氯化镁,这些可都是不能吃的,吃多了肯定要拉肚子。这古代人吃惯了还好,穿越都是习惯了高品质生活的,长期吃下去万一哪个体质经不住,病了,这荒山野岭的可没有救护车。

  史班手一挥,“那就自己煮!这锅坏了还可以再铸。”,众人这才知道他是心疼煮盐腐蚀铁锅,不过这七口锅也就用一百斤铁,算上运矿石的时间,估计三四天就可以重新做出来。五人于是一起定下来,第二天就去海边煮盐。

  第二天众人找到一片小河入海附近海岸,七口锅一字排开,在海边挖了灶洞,就生起大火煮起盐来。煮出来的盐结晶凑满了装进一个锅里,装点水摇一摇,大部分氯化镁等不要的化合物就溶进水里了,把水倒掉。把剩下的盐结晶往一口装了沸腾清水的大锅里慢慢倒,同时不停搅拌促进溶解,直到饱和了有盐结晶析出。让沸水冷却,又有好多结晶析出来,这些主要是氯化钾。用背包布把冷却的饱和盐水来回过滤几次,溶液煮干,熬出来的晶体,就是穿越想要的食用盐了,雪白精细,很是好看。

  这样做出来的盐肯定比黎人的好,但也比较慢,忙活了一天,呛得五人都是灰头土脸,才弄出一斤盐。眼看天色就要黑了,众人背着锅和盐返回了五源谷。路上庞宁打起算盘,“一斤盐能卖多少钱?”,秦明韬说,“这是精盐,要在南宋,怕是要半贯会钞,要在明朝可以卖半两银子。要在民国,估计就几毛钱。”众人一听,都觉得没啥搞头,这又是炼铁又是烧盐,只弄了这么点银子。秦明韬又说,“烧盐赚钱是挺难的,我们主要是自己用,炼钢就比较有潜力,一斤钢起码也得卖一两银子。”庞宁听了,大声附合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呀。史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钢。”史班没想到他们绕来绕去话题又绕到炼钢上面,就想把庞宁的话给堵死,“,还有好多实践技术要摸索,鼓风机风力也是个问题。要么我们先把水坝修起来?”

  庞宁被他顶得没脾气,就大声说,“没问题呀,我第一个支持修水坝,展是硬道理呀!”这次倒是支持,其他人也没啥意见。秦明韬是一直想修水坝,心里打了腹稿好多次,张口就来,“这边的地形我反复看过了,要修水坝提供动力,坝要做高点,我看要先做水泥。这几个月我来试试搞点水泥出来。要不这样,董学普和吕策继续和史班一起摸索炼铁,先做点铲子,推车什么的,庞宁你和我去研究水泥。”他这个安排很合理,因为庞宁学金融的,搞炼铁帮不上忙,帮他研究水泥,倒是可以做个助手,大家于是都同意,这也就定了下来。

  话说四个多月前,史班说这天气看起来像是八月,众人这才确定了他们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候,那月估计是四月初。八月时候,董学普培养的第一批黎人稻种已经结穗了。他就又选了穗粒饱满,产量高的一半稻穗,找了条小溪边肥沃的地方,开垦了一亩左右种了下去。有空就去施肥锄草的,到现在稻子又结穗了,长势很好。十二月割稻子时候,一帮人都跑来看。播下去的种子种的稀,长出来的也不挤,和众人想象中的丰收稻浪有点差距。吕策就问道,“这稻子产量能有多少?”,董学普说,“明年种下去,怕一季150公斤应该能收,一年种两季就有300公斤了。”

  庞宁说,“说起来,我们好像连个秤都没有。史工,给打个!”史班瞪了他一眼,“就做个天平吧,那东西精确,以后搞研究也要用。但是我们现在也没有重量标准。”找到标准长度重量单位,很多后世理论就可以直接拿来用,省的来回换算麻烦。众人都开动脑筋想起来,吕策倒是第一个想出来,说,“我们大家都记得自己的身高吧,报个精确的,量好就有标准米了,然后做个一立方分米的水桶,那桶里水的重量就是一公斤了。”这个方法简单,大家都夸吕策聪明,上海话叫清嗓,广东话叫靓崽。于是报了身高,事关重大,大家都往精确里报,史班身高一报出来就喊亏,“完了完了,我以前都往高里四舍五入的,今天露底了,为革命做巨大牺牲了,找不到漂亮mm了。”四人听了,纷纷嗤之以鼻。

  拿几个直木板把五人身高量好,最后互相验证计算,修正好,作出一把一米标准尺。然后做了个方方正正的水立方,当然是立方分米,最后把一立方分米的水重量量出来,这天平砝码的基准重量就出来了。至于其他单位的细分叠加这些细节,也花了五人不少工夫,这里先略去不谈。

  十二月一过天气明显凉了下来,四处可以打的猎物越来越少,虽然秦明韬平时抓了一些中箭没死的羊到圈里养着,但后来有些受伤的羊伤口化脓,还是死了。所以圈里也只有四头羊。这过冬口粮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另外虽说海南不冷,这一年来得体力劳动也让五人壮了不少,但穿越时候的衣服都破得一个一个洞了,众人还是想找点略厚的衣服过冬。史班最近每人给做了个铁板护心镜和铁剑之类的劣质武器。虽然劣质,手中有剑,大家胆量也就壮了多,就商量要去和县城外的汉人交易,

  庞宁说,“要真抓我们,撒腿跑就是!”吕策也觉得有道理,“那些黎族人挺不老实的,家家有刀,我看还是和汉人交换安全点。我们可以往北走远些,到临高那边,不管成不成绕路回来,也没什么风险。”其实诸人到这个时代快一年了,总闷在山里不知道外面生了什么,确实想出去走走看看。董学普没反对,大家也就一致同意了。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