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节 嘉奖功臣

  “吴老板刚才让我!黄作涛这里谢过了!”</p>

  拍卖大会结束了,政府官员们已经退席,大多数商人们也陆续走出了大会堂。只有一些成功拍得专利使用权、工厂产权的商人留下来办理手续。黄作涛手上拿着拍卖专员给他的付款证明文件,脸上红光满面如沐春风,站在前排和过来道贺的商人们客套了半天。</p>

  等到朋友、对手们一个个离开了,黄作涛脸上再也撑不住了,一下子全垮了下来。扶着前排椅子靠背的手一软,他无力地摊在了椅子上。</p>

  </p>

  怔怔地看着空旷的主席台,黄作涛叹然说道,“华哥儿啊,我刚才脑袋那么热,你怎么还来撺掇我。三千五百两买个一年的铅笔生产权,这下子…”</p>

  见大东家刚才在人前还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现在一没人就突然换了这样一幅神情,华哥心中得赞叹不已。想了想,华哥说道,“大东家,这事我看没坏。我算了算,这事坏不了。”</p>

  见黄作涛没听进去,华哥把铅笔的技术说明书翻了翻,又说,“大东家,刚才王部长说过,以后义学里和太学府里都用这个,五个铅笔专利特许生产商每年都能接到三千两的官府订货。这铅笔工艺简单,会同县那边的石墨矿太平王先前已经组织开采了,便宜得很…粘土也是不要钱东西,算下来成本低得很。”</p>

  华哥儿想了想,笑着又说道,“大东家,谁家不要写点东西,记点事情,只要不摊上大事情,谁高兴去拿砚台墨水出来折腾?这铅笔十厘一支,也不是个钱。这笔写字时候不要研墨,抓着就来,我看不要多少时候各家各户每个月都要买几支。那两千五百两半年就得赚回来,一年就得翻番。”</p>

  黄作涛吞了口口水,看了看这个涉世不深却又雄心勃勃的聪明小伙计,笑着摇了摇头。想了想,他沉吟说道,“这次两万匹海布贩到广西南宁府去,要是不出麻烦,怕是能赚一千多两。船上那四千两抽出来,咱商号付完这‘专利费’,建完这铅笔作坊,怕还有三千两…”</p>

  黄作涛叹了口气,突然发起了狠劲说道,“事已至此,还能如何?重华,咱做!这广西大家都做,咱崖州贸易总要和人家有些不同才能做大做强啊!不管他!我黄作涛信五王,五王不会坑咱家!咱公司要把这铅笔做好做大了!”</p>

  见大东家又恢复了那果敢狠劲,华哥笑着点了点头。他正欢喜,突然听到后面一声莺莺袅袅的清脆声音,</p>

  “刚才是你举牌压下我的价?”</p>

  华哥回头一看,却看到一个如出水芙蓉般的清丽女子站在身后,对着自己浅笑吟吟。重华倒不记得自己认识这么漂亮的女孩,仔细一看,才想起来是那日在南大街撞到的万州姑娘。华哥吓了一跳,退了一步拱手答道,</p>

  “我和东家从广西赶回来准备多日只为这个铅笔专利,倒不知道是贵商号举的报价。商场行走总有磕碰,还请姑娘海涵!”</p>

  那女孩见他的木讷样子,越发得意,掩嘴轻轻笑了起来。黄作涛是过来人,见这女孩神色早就明白了几分,只埋头翻起铅笔技术的《基本说明书》,不去打扰年轻人。那姑娘眨着明媚的眼睛想了想,又问道,“你可是叫重华?你好大的气魄,出这么大价钱买这铅笔?”</p>

  华哥愣了愣,拱手说道,“我是姚重华,这不是我的买卖,是我东家的买卖。”看了看小女孩,华哥又说道,“比起贵商号一口气买下五十台织机的气魄,我们公司不算什么。”</p>

  那女孩见男孩奉承她家世,脸上一红也不谦虚。等了会,她见华哥没问她姓名,自己说道,“我叫贾横波,那日你撞了我一下,你可记得?”</p>

  华哥慌张答道,“不才记得,那日唐突冲撞了小姐,多有得罪。”</p>

  贾横波闻言咯咯笑了笑,眼睛笑得弯弯的。她正要说话,却听见她父亲不满地呼唤她过去。小姑娘幽怨地眨了眨眼睛,恋恋不舍地和华哥挥了挥手,走了回去。他父亲揪着女孩就喝骂起来,那贾横波却毫不在乎,自顾自往大会堂外面走去。</p>

  黄作涛这才从书里抬起头来,看了看贾家父女的背影,这个男人笑了笑说道,“万州贾家的独女,呵呵。重华你知道不知道,那贾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光三百料的福船就有三条,是在南王处有稀缺商品份额的巨商…”</p>

  华哥哪里知道这些,他看了看大东家,又看了看大会堂出口,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p>

  ……</p>

  看着天子兴冲冲的背影,一个小宦官忍不住和同伴问道,“今这是怎么啦?皇上这么高兴?”</p>

  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宦官瞥了他一眼,眼睛一闭却不肯答他。那小宦官咧了咧嘴巴,笑道,“刘公公,刘大公公!回头咱俩出宫采买时候,让那绸缎铺老板请咱去集芳楼乐一乐,别在这紫禁城里憋坏了。”</p>

  “嗬!你这小子倒挺上道!”那个老宦官睁开了眯眯的眼睛,小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广西平啦!”</p>

  那个小宦官愣了愣,脸上激动地微微泛红,“真的啊?”</p>

  那老宦官很满意同僚的表情,压声骂道,“怪小狗肉儿,你倒替古人耽忧!几千里外广西的事情你激动个什么劲。”数落了一顿小宦官,老宦官才悠悠说道,“原先在琼州闹事那几个,其中有个吕策上次不是受招安了么,三个月!拿到银子后三个月就把广西十万彝军打跑了!”</p>

  小宦官眼睛一瞪,压着声音张口叹道,“真的?!这么快?”</p>

  老宦官紧张地看了看左右,骂道,“废话,谁有空鬼混你。”看着皇上的背影已经走进了皇极门,老宦官舒了口气说道,“洪承畴在甘陕也缓过来了,鞑子没来闹事,广西又平了。听人说皇上这些天睡觉都是笑的,你个没眼色的,没觉得这些天宫里天气都变了么…”</p>

  崇祯六年一月十日这一天的早朝,是这风雨飘摇的几年里最隆重的一次。屡禁不改的朝臣迟到现象彻底消失了,一帮老骨头甚至没有一个请病假的,连抱病在家的徐光启都撑着身子来了。</p>

  文武百官皆佩牙牌,天蒙蒙亮就往紫禁城里赶。在午门聚在一起。</p>

  “子公不是抱病么,怎么一听到五源众立功的消息,身体也不顾也要赶来上朝了?”</p>

  “南方初定,老夫便撑着这病体也要来给皇上道一声喜,言卿如今眼里看不得有我了?”</p>

  这么难得的机会,诸官自然要翻眼皮客套一顿虚问几番,分党派挖苦几声辱骂几句。过完嘴瘾后百官分列两班,文官从东掖门入,公侯驸马并武官从西掖门入,挤在金水桥南排班。你争我抢你谦我让搞出个顺序来,百官进至奉天门前广场起居。</p>

  所谓起居就是等皇上入朝堂,文官在东武官在西,大官在北小官在南,大眼瞪小眼一起站着等。等啊等,一直等到乐起,一名宦官举着伞盖站在立御座边上,一名宦官执武备二扇,立座后正中。皇极门上一名宦官走到台阶上,将垂旒高高拱起。</p>

  门外起居的百官这才能进皇极门,百官向内齐进御道,诣近丹墀,同时转班为北向。</p>

  等百官依品次站稳了,崇祯才从后面走到殿前,坐上了他的皇座。内侍挥鞭而鸣,鸿胪寺官员放音喝呼,百官无论六十还是七十,都挪着老骨头一齐朝小皇帝进趋拱拜,稽颡叩首,行“大班”之礼。</p>

  那皇极门内,磕头声一时此起彼伏,百官象笏金绣,班行整齐,依品分行,井井序立。那一眼望去,流云共白须一色,飞鱼与仙鹤齐飞,大臣师师,小臣济济,真可称太平极盛矣。</p>

  行礼毕,鸿胪寺官大声唱道,“今日早朝,无人请辞!”</p>

  只这么一句,便让朝堂上的气氛严肃了十二分。鸿胪寺官在座下打开了圣旨,开始为南方的大捷宣露布,</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彝酋沙定洲等反叛朝廷逆天行恶,为祸西南戕害百姓。幸天不佑逆,南方有忠良起而首恶尽诛,海内有王兵至而四海靖平,如今沙定洲、龙在田、吾必奎、诸凶顽皆已授首,贼众逃窜广西扫平。就此颁告天下,钦此。”</p>

  朝堂上站着的官员们大多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此时无不是垂手倾听,无人言语。崇祯扫视全场,点头笑了笑。那一笑的自得惬意,竟让这几年见惯了天子的苦瓜脸的百官一阵耸动。接下来是宣读皇帝的颁赏:</p>

  “…武英殿大学士周延儒…加左柱国…”</p>

  “…殿阁大学士徐光启…加太子少师”</p>

  “…三省总督熊文灿…招抚有功…加中极殿大学士…”</p>

  受赏官依次到礼案前跪受诰命,由吏部官代授。还有天子送的玉帛之类的礼物,由礼部官员代授。这些奖品不能立即放在口袋里,受赏官左侧跪有二侍者,受赏者要把接受的诰命和礼物分别交给侍者,俯伏行礼而退。</p>

  好长的一串嘉奖名单,搞了好久,最后念到了在广西的吕策:</p>

  “广西镇总兵官吕策,平贼有功,加提督衔总领广西镇兵马。所荐阎尔梅诸将皆准…”</p>

  ...</p>

  封赏礼毕,崇祯遣官将大捷告祭郊庙,众官鞠躬而拜,三舞蹈,跪而三呼万岁,这才退下。诰命和礼物由仪仗、鼓乐相随,送到受赏官员的府第。 一路盛世仪仗前呼后拥,百万太平百姓艳羡围观,好不威风。</p>

  结束了仪式,崇祯一路若有所思地回到了乾清宫。他还没走进去,内侍王承恩就迎了出来。崇祯皱了皱眉头,问道,“什么事情?”</p>

  “次辅温体仁有奏本送来。”</p>

  崇祯瞪了王承恩一眼,喝道,“他来凑什么热闹!奏的什么事情?”</p>

  王承恩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地说道,“这番次辅说得是,提督吕策在广西不举我大明旗帜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