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奇遇

  第四十四章奇遇

  虽然经过一夜的冻熬,但是李云成身体竟无甚大碍,除了头痛之外,精神倒是蛮好的。

  李云成沿庐山脚下而行,见这陡峭盘桓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景色,宛如秀女般的轻柔盈盈,十分惹人喜欢。这庐山的壮丽阔达,碧草花红的春景,让李云成久久不能前进,李云成心道:“既然来了,何不好好游览一番这庐山的景色呢,也不枉自己到宋土一行吧。

  说话间,李云成下了驴子,将驴子栓在一旁,自己徒步沿庐山盘桓而上。四周的峭壁乱石中点缀着些花花草草,格外的鲜艳。一处瀑布直泻而下,玉珠飞溅,雾气萦绕而生,雪色水珠落在石壁上,激起层层炫纹。这真是应了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云成吟诵这这首绝句,不禁赞叹道:“李白此诗写的果真是秒啊,将这瀑布描述的传乎其神了,怪不得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要往这庐山奔来。”的确如此古木参天,路旁溪水流淌,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穴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

  李云成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一边盘桓着上山。到了半山腰,李云成有些乏了,就不在攀援了,站在这里俯望群山,心情极为的舒畅,深吸一口气都能感觉得到这山间的灵气,这登临送目般的壮景,激荡着内心的豪情。李云成感慨万千,随口吟道:“飞云绕足下,半壁倚天峰。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

  “好一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啊,”突然一阵朗朗的笑声从背后传来,李云成一惊,回头望去,只见有五人正沿这边走过来。当先一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眉宇轩昂,气定神闲,一副悠然闲静之势。他身后是四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俊生,但见他们的着装,应该是宋国的文人雅士。

  李云成向他们施礼,只听那中年人拜道:“在下苏东坡。”李云成回礼道:“久仰,在下李云成。那四位是?”苏东坡笑道:“这四人是我的门生,刚才听李公子吟得一句‘半壁倚天峰’甚为精辟,而后面那两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乃可是这庐山的点睛之笔啊。李公子博学多才,在下佩服。”李云成笑道:“我只是个平民百姓,没什么学问,哪谈得上博学多才啊,刚才只是随便说了几句。”苏东坡笑道:“李公子自谦了。这样行不,我们到那一旁的石亭去闲聊几句?”李云成拜道:“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云成和苏东坡来到这旁亭子处,六人围着亭子内的石桌坐了下来,观察这山川秀景的确是美不胜收啊。苏东坡说道:“在下冒昧,就刚才李公子的诗句后两句,在下愿添两个字,你看怎么样?”李云成说道:“那该是怎么添呢?”苏东坡吟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云成惊叹道:“好,好啊,这样一来词意俊美,韵意更加深远了。苏先生的才华,在下万分的佩服。”

  苏东坡笑道:“不敢不敢,刚才这两佳句可是李公子所得,在下冒昧添了几个字,实在是惭愧啊。”李云成笑着看了看苏东坡,他知道宋人多文学雅士,今日算是遇见了。苏东坡说道:“李公子才华横溢,若是加以习之,勤之以理,将来必有更大的成就,如若李公子不嫌弃,可愿随我同去,我相信依你的才华,势必能有一番大作为。”

  未等李云成开口,苏东坡的门生黄庭坚说道:“李公子能的家师这么看重,可算是当今第一人了,还不依允么?”李云成本来就怀着对文学的爱好,面对苏东坡的热情相邀,却有些犹豫不定了。秦观等人说道:“李公子若是加入,我们可就是苏门五学子了,以后在一起论诗说赋填词,岂不别有一番风味,这大好的河山我们尽可畅游不尽,抒发豪情。”李云成被说得心痒痒的,看着这五人热情的迫切的眼光,实在是不好拒绝,可是李云成说道:“苏先生和几位的好意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只是我还得去寻我大哥去,等我找到我大哥,一定前来拜会几位。”

  苏东坡门生晁补问道:“李公子的大哥是谁?”李云成说道:“是文宣阁的杨靖。”苏东坡听了大吃一惊,文宣阁文人墨客颇多,而且个个文采飞扬,不亚于自己,更何况这文宣阁乃是当年一代文豪欧阳修所创,文学底蕴很深,当下心道:“这李云成不定就是欧阳修的弟子,若是如此,那我岂不是造次,他的才华绝不亚于自己,现在怎么又好将他收入自己的门生呢,自己怎能和欧阳学士相比,简直是太过放肆了。”

  苏东坡笑道:“怪不得李兄弟文采那么好了,原来是文宣阁杨靖的弟弟,在下失礼了,还望恕罪。”苏东坡称呼李云成由“李公子”变成了“李兄弟”,显然对李云成有了质观的改变了,前面一心想收他做自己的门生,后面便是和他平起平坐了。李云成也感觉到了,觉得自己是沾了义兄的光,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高兴。李云成说道:“不敢不敢,苏先生,等我找到我大哥后,我就去找你们,到时候在一起论诗填词吧。”苏东坡笑道:“那好啊,苏某随时恭候。”黄庭坚笑道:“到时候再弄几坛好酒,我们不醉不休。”

  李云成和苏东坡五人在亭子上闲谈了许久,看这绵延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的山峰,六人谈笑自若,填词赋曲,到了最后,竟然都唱了起来,李云成和他们也算是文人惺惺相惜了。

  快要到晚上了,李云成对苏东坡说道:“苏先生,和你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在下要去寻找大哥了,就不能多陪了。请见谅。”苏东坡等见李云成要辞行,都十分的惋惜,却也不好挽留,苏东坡说道:“李兄弟,那你多保重。”李云成拜道:“苏先生、四位保重,后会有期。”苏东坡五人齐道:“后会有期。”一直目送着李云成下山。

  李云成慢慢的下了庐山,眼见天快黑了,连忙朝前奔去,只是这荒山野岭的,没有地方可以住宿,若要回到原先的那驿站,也恐怕的半天时间,当即只顾前奔。走了许久才想起,自己栓在庐山下的驴还没牵来呢,这已经走了四十余里路,再要返回去,那恐怕只能露宿庐山了。李云成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回去再奔回来,的确很费时的。天色逐渐朦胧了下来,逐渐地模糊看不清了。

  李云成无奈,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拾了些干树枝,升起一堆火来。自己倚靠在一棵小树旁,从怀中摸出几个馒头来,是他在驿站中带上的,现在是有些生硬了,不过还是凑合着咽了几口。李云成心道:“刚才自己为什么走的那么急,既然和苏先生等人一起了,何不度过了这夜晚再走也不迟啊。”李云成想到这儿,不觉得笑笑自己傻里傻气的,心里的繁杂事情也抛开了,眼下舒坦极了。

  李云成撩了撩火堆,双手互抱着,准备倚树而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李云成惊起,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悄悄走过去。扒开草丛堆,李云成看到了有十数个汉子,正举着火把朝前方走去,那些汉子中间抬着一个用布笼罩着的东西,听到里面挣扎着发出细碎的声音,显然里面装着一个活人。李云成猜不透这些人这么晚了要干什么去,心里逐渐生成了一阵好奇,不由自主的悄悄跟了上去。

  李云成跟着那些汉子走了不久,却见到前边有一湖,借着那前面微弱的火光,也实在看不出那湖泊有多大,只觉得波光粼粼的。那群汉子对着那黑布包裹的那人“咿呀咿呀”的说了一大通话,看样子似乎很生气,但是由于隔着有一定的距离,李云成也听不太清楚他们在说什么。过了不久,一个佝偻的老者从汉子群中走了出来,站在湖边上,双手抬起,似乎在祈祷着什么。

  最后由两个汉子担起那黑布装着那人,朝湖里走去,只见那黑布中的人万般的挣扎,可是还是无济于事。那两个汉子走到半腰水深处,将那那人抛出,整个人在袋子里挣扎着淹没在了水中。随后那些汉子似乎像松了口气一样,转身一起离去了。

  躲在一旁的李云成见到这般情景,不由得联想到:这岂不是谋杀之类的,这般晚上抬着个活人抛入湖中淹死,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李云成等那群汉子走后,拾了根火把,朝那湖边走去。李云成到了湖边,将火把穴起来,然后不顾一切的朝湖里走去,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胆量,或许是跟着大哥、二哥久了,不知不觉学到了他们身上的一些东西了吧。李云成走到一半,脚下踩着了什么东西,李云成扑入水中,将那布袋托起,却不经意解开了袋子,的确里面有一个人。李云成也顾不得许多,毕竟这湖水十分的冰冷,当即拖着那个人往湖岸边走去。

  李云成到了岸上,放下那人,自己已经累的快不醒了。李云成拿起火把,朝那人看去,却是个女人。李云成将那女人翻转过来,看到了她的脸,不由的吓了一跳,这是一张糜烂、长满了脓疮的脸,额头上,手上、颈项上要么糜烂了,要么全是脓疮。李云成有些害怕,不敢再去碰那个女人了。李云成刚才被那冷水浸泡,觉得全身冰冷,见到这般情景更想快步离开。

  就在李云成快要离开的时候,见那女人不经意的动了一下,李云成看着她的模样,心想在她身上一定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回想起以前的自己,生了怜悯之心。李云成不顾一切的来到她的身边,用力按压她的腹部,不一会儿,便将咽下的湖水吐了出来,整个人也有了呼吸了,只是还一直昏迷不醒。

  李云成将这个女人拖到自己原来生火的地方,又赶紧寻了些干柴,将火生大些。李云成将身上的湿衣服全部脱了下来,找了几根木棍,简单的支撑起来,放在火边烤着。李云成见那女人生的如此,全身的脓疮那么般的吓人,所以不用那么避嫌,便将她身上的湿衣服脱下来,也放在一旁烤着。李云成看着那女子全身的脓疮和糜烂的皮肤,心下的确无比的骇然,不敢再多看一眼,连忙在一旁坐下,毕竟她是女儿之身,自己这样岂不……李云成也懒得去想那么多了,既然是救人哪还顾得了那么多呢。

  过了不久,衣服烤干了,李云成穿好衣服,然后又将那女人的衣服给她穿上。李云成觉得始终男女有别,闭着眼给她穿衣服。无意之间,李云成的手挪到了胸前,摸到两个软乎乎的东西,李云成不由得一缩,心下直道:“罪过罪过。”李云成避开她的**,乱乱糟糟的把衣服给她穿上了,将她倚靠在一边。

  忙了这么多,李云成倚靠在树旁,喘着气休息片刻。望着那月色,柔情缠绕,心中不知不觉想起了月仙的模样,脑海中浮现出了月仙的影子,是那样清纯可爱,似乎正在对着自己微笑着挥手。回想起她救下自己时的情景,朦胧之中秀色的容颜,撩人的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吸引人,特别是自己在北剑门待的那段时间,经常偷偷的看着月仙,那般的玉女出岫,超凡脱俗,袅娜多姿。

  但是,李云成转念一想,在神座峰上那段时日早就看出来了,月仙一直钟情的是封青子,哪会看过自己一眼呢。只是那封青子似乎喜欢的是秋雯,唉,这层关系的确很复杂。李云成看着月色,想着月仙,嘴里还吟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李云成想着想着,哂笑着自己,慢慢睡去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