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赐婚

  忽然有侍卫禀报道:“将军,小姐已经回府了。”

  众人一听,纷纷露出欣喜的神色。可是当他们到院门口,不禁都呆住了,此时的温陆婉和静王两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脸上露出甜蜜幸福的微笑,任任何人看了都明白这其中的意思。温唐脸色一僵,道:“婉儿,昨晚去哪了?”她失踪一个晚上就是跟静王在一块!

  轩辕汐却是道:“昨晚本王带婉儿去山顶看烟花,岂料回来的途中遇到黑衣杀手。昨晚本王受了伤,婉儿只是留下来照顾本王而已。”

  温小枫眼眸中闪过一丝光芒,“婉儿,你没受伤吧?”

  温陆婉摇头,“我没事,汐为了保护我受了伤,爹,哥哥,让你们担心了。”

  温唐听到她喊静王的名字,还叫得那么亲热,不禁怒道:“婉儿你怎可直呼静王名讳。别忘了你的身份。”她七日后就要进宫了,而此时却和静王手拉手,关系如此暧昧,若是传到皇上耳中,定要大怒了。

  温陆婉回到雪苑中,美人娘亲却是为难道:“婉儿,就算你喜欢静王你们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你是皇上的女人,是他的嫂子。”

  “娘,我知道,你就不用为担心了,我会有分寸的。”现在她唯一希望的就是他们的计策能够成功。只要太后将她赐婚给轩辕汐,并且是在七日前完婚,那么到时候就算是皇上生气动怒也地济于事。

  将军府大堂内,温唐道:“多谢静王救了小女婉儿。”

  “温老将军,无须客气,再过几日,我们便是亲家了。本王定会珍惜疼爱婉儿的。”听到这话的温唐和温小枫惧是一怔,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静王,你说笑了。本将相信皇上会好好照顾本将的妹妹。”

  “哦,忘了告诉你们。本王会在三日后迎娶婉儿做本王的王妃。”轩辕汐从容自若的说道,嘴角噙着一抹微笑,那笑容中又带着认真不可置疑的神情。

  温唐脸色一僵,“承蒙静王错爱,七日后,婉儿就要进宫了。更何况她还是静王的嫂子。”如果皇上和轩辕汐相比,温唐宁愿自己的女儿做一个王妃,至少静王的身边没有一个女人,女儿嫁过去不会吃亏,可是婉儿以前的身份是皇后,虽是废除了,但名义上还是静王的嫂子,这有点于理不合。

  温小枫眼眸一片深邃,他却是笑道,“既然静王如此深爱本将的妹妹,本将岂有不帮之理?静王可是想好了计策?”温唐听罢立刻眯着眼打量着静王。

  三人轻声耳语了一阵,温唐面露疑色,“这……行吗?”

  轩辕汐神色坚定的说道:“为了婉儿,本王赌定了。”

  ◆◆◆◆◆◆◆◆◆

  轩辕浩正在御书院批阅奏章,近日来,轩辕国北部总是旱灾连连,水河干枯,田埂干裂,那奏章便如雪花般洒下来,前几个月他已拨了两批国库银两去救济,共有二万九千八百两黄金,怎么到了这会还是旱灾连连,北部的百姓吃不上饭,甚至有的吃树皮,吃泥巴。已不少百姓饿死,背井离乡。

  这时,忽然有侍卫禀报,“启禀皇上,太后娘娘来了。”

  轩辕浩放下奏折,抬头看着门口已笑着走来的女子。只见那女子一身锦绣凤袍,头带凤冠,面容典雅高贵,风韵犹存,凤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栩栩如生。她身后跟着一大群宫女和太监。

  他不禁心生疑虑,她怎么会来御书房?莫不是有喜事?他记得她很少找他,虽然他每天依然会去凤德殿请安,但是两人之间生疏得如同陌生人一般。因为太后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早在他五岁的时候一个男人跳崖殉情了,那一慕是他心中永远的印记。从此父皇对他不理不睬,众兄弟们也经常嘲笑他是个没人要的野种,说他不是皇上的亲生子,因为此事他差点死掉。

  虽然他还是太子,但是他知道很多人对他虎视眈眈,想至自己于死地。并且当时父皇还有把皇位传给五弟的意思。历朝规距,太子没有犯错的情况,是不会轻易废除的。他为了保护自己,所以他不得不冷酷,不得不强大。

  而眼前的太后是静王的母妃,先皇最得宠的柔妃娘娘。先皇死后,轩辕浩登基,封她为孝贤太后。他走到孝贤太后身前微微作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笑道:“皇儿快起来。今天哀家打扰你了。”

  “儿臣看母后笑得如此开心,莫不是遇到喜事了?”

  “是啊,哀家这会太开心了,所以才不迫不急待的来找皇儿。”孝贤太后满脸开心的说道,“今天汐来找哀家,说是看上了朝中谢丞相的女儿谢婉,专程来找哀家赐婚。皇儿,你也知道,自从两年前沉荷死后,这孩子身边就没一个女人,也不思虑着成家,总让哀家担心着。这会儿啊,哀家心中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

  轩辕浩双眸一眯,谢丞相的女儿中有人叫谢婉吗?他不禁想到了温小婉,都叫婉儿,“母后,谢丞相的千金似乎都早已出阁了吧?”

  “呵呵……那女子是谢丞相收的义女,据说是那女子聪慧美丽,她不仅轻而易举的破了谢丞相摆的绝棋,并且还想出了另一种棋谱,把谢丞相和汐都难倒了,谢丞相这一高兴下就收她为义女了。”

  “那母后你答应了吗?”他更是疑惑不已,记得前几日五弟不是还喜欢婉儿的吗?不过也是,六日后婉儿就要进宫了,她只会是属于他的女人。

  “哀家当然是同意的了,为了让他们的婚礼更加气魄些,所以哀家特意来找皇儿,望皇儿下道圣旨。让他们三日内完婚。哀家也好等着抱皇孙子。”

  这时,门口处进来一声禀报,“内阁学士东方秋水求见。”

  只见一位丰神俊朗,潇洒翩翩的紫衣男子进入,跪礼道:“微臣参见皇上,太后。”

  “平身,秋水可有收获?”轩辕浩的神情上有些许焦虑。

  东方秋水道:“现在北部旱灾严重,那里民不聊生,百姓背井离乡,不仅大部分百姓被活活饿死,更有不少群众聚集到一块发生暴乱。现在微臣已调了军队前往阵压。但阵压只是一时之策,现在唯一之际便是尽快想出办法解灾情。”

  轩辕浩心中一怔,灾情竟是如此严重。太后说道:“既然皇儿要务在身,哀家就先走了。”

  轩辕浩回神,道:“母后,儿臣这就下道圣旨给五弟赐婚。”太后从来没有求过他什么,既然这次她不惜来到御书房开了这个口,他也不好让她难堪。轩辕浩到御案前迅速拟了道圣旨。

  太后走后,轩辕浩一脸凝重,思忖道:“朕再拨十万两银子,秋水你立马赶去救灾,给那些流离失所百姓安个家,让他们有吃有住,随后你再调十万大军前去给稻田浇灌。立刻启程不得有误。”只要给那里有稻天浇灌上水,那灾情应该会有所缓吧,希望能够挨到老天下雨。北部那边已有半年未下雨了。

  东方秋水一怔,大声道:“微臣这就去。”

  轩辕浩长长的叹出一口气。若有所思的看着宏伟的殿堂,眼中一片深邃,似有疲惫……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