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何进府阴云密布

  中平五年十一月,刘宏卧病,不能理政,政事由此全决于大将军与太子辨。().张让等暂时依附刘辨,实则暗藏韬晦。两方势力在明,一方势力在暗,三方势力角逐朝堂,东汉政局更加动荡不安。

  一日,太子太傅荀爽检举大将军何进府门人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刘辨遂奏请刘宏削减大将军食邑六千户。何进由此暗恨荀爽。

  又一日,荀爽于朝议时奏请加太尉马日磾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大将军何进劳苦功高,特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又称大将军年事已高,不须过分操劳,宜独参军务,尚书台之事可交与太尉分担。实为明升暗降,可惜百官多不支持,此议未能通过。何进于是愈恨荀爽。

  同月,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太尉马日磾又奏请大将军督率五校、三河之兵往讨之。何进党羽曰:“大将军乃国之干城,岂可亲身涉险,出此议者当诛也!”乃以皇甫嵩为右将军,督率前将军董卓各领二万兵救援陈仓。何进亦始恨马日磾。

  太尉马日磾又奏称司隶兵多,民不堪重荷,建议裁撤北军五校,只以西园八校镇守京师。此议最终又为何进党羽所阻。

  何进亦以助军右校尉徐晃、助军左校尉黄忠讨贼不力,奏请罢二人之职,押解京师。张让、赵忠、荀爽、马日磾等反对乃止。

  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大破王国于陈仓,遂班师回朝,董卓得何进矫诏,借口助助军右校尉徐晃讨白波贼,率众屯河东。荀爽奏请召董卓入朝为太仆卿,董卓得何进密令,拒不奉行。

  三月,下军校尉鲍鸿得何进之令开赴青州,时助军右校尉黄忠正在青、徐剿讨黄巾,鲍鸿名为助黄忠讨贼,实则欲在黄忠出营迎接时,将其斩杀。不料黄忠早得刘辨密令,将计就计,反将鲍鸿枭首,兼并其众。何进大怒,再次奏请调黄忠回京,并欲以擅杀大臣之罪治黄忠之罪,荀爽、马日磾等据理力争,并领出在场军士作证,乃是鲍鸿先欲杀黄忠,黄忠为求自保,失手斩杀鲍鸿。何进哑言。

  ……

  东汉的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早已剑拔弩张。

  由于鲍鸿已死,西园八校尉空出一个名额来,刘辨与何进皆想占据此一职位,于是又引发了新一轮朝堂之争。

  “今鲍鸿已死,下军校尉一职不可闲置,本大将军欲以都官从事鲍恢继任下军校尉。诸位以为如何?”何进于朝堂上嚣张的讲到,全然不把刘辨放在眼中。

  自刘宏卧病以来,何进一日比一日嚣张,朝堂之上,着靴持剑,全无礼仪,又自于阶下设下一座,俨然以辅政大臣自居。须知那日荀爽上书欲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荣宠换下何进录尚书事的职权并未在朝议上通过,何进此举如同篡逆。

  “大胆何进!今天子虽龙体抱恙,尚有太子监国,汝乃何人,封赏官吏之事竟敢擅专?”荀爽怒斥道。

  “大将军乃国之柱石,此国家危难之时,行便宜之权有何不可?且大将军一心为国,荀大人言语太过!”何进尚未答话,其党羽闵贡、张章等纷纷叫嚣。

  “国家大事尚有太子决断,即便要行便宜之权,又哪轮得到你何进?”荀爽性格刚毅,倔强不屈,于朝堂上与何进相争者,最激烈的莫过于他。

  “太子尚且年幼,恐怕是未来的太傅大人想行那便宜之权吧?”阴测测的声音却是来自司空丁宫。

  “你……”荀爽虽博学多才,但并不长于诡辩,被人冤枉直气得浑身颤抖。

  “荀大人即便行便宜之权又如何?荀大人满腹经纶,身怀济世之才,总比某些靠花钱买得官做的人要强得多吧!”却是太尉马日磾替荀爽解围,继而续道:“下军校尉一职太子殿下心中亦必有人选,且听太子殿下道来。”

  刘辨这几个月对的吵闹早已司空见惯,故而尚属平静,此时听得马日磾之言,遂道:“骑都尉、北平太守公孙瓒去岁于石门大破张纯,可见颇敏于军事,可以继任下军校尉。”

  “殿下言之有理,公孙瓒素与胡人作战,功勋卓著,臣附议。”荀爽躬身对刘辨拜道。忠于皇室的一班臣僚也纷纷附议。

  “公孙瓒不过辽西一小吏,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何进见刘辨的意见得到众多支持,怒道。

  “公孙瓒为一小吏,那鲍恢又为何许人?”马日磾反问道。

  “鲍恢与下军校尉鲍鸿合称‘二鲍’,素以以‘抗直’闻名于世,陛下亦常赞之曰‘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可见,鲍恢强公孙伯圭多矣,继任下军校尉正相宜也!”张章捻须答道,眼神颇为自得。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鲍鸿居心不良,欲擅杀功臣,鲍恢既与之齐名,必一丘之貉也,此等叛逆怎能委以大权?”马日磾倒是言语机变,颇善舌战。

  见众臣争论不休,似乎难有定论,刘辨便抛下了最后的砝码,问张让、赵忠道:“张常侍、赵常侍以为如何?”

  “殿下之言是也!”张让、赵忠仍与刘辨处于蜜月期,自然表示同意。

  何进见张让、赵忠这两个刘宏的“父母”也赞同刘辨之意,知事不可为,遂愤然一挥袖,冷哼一声退出大殿。

  于是,公孙瓒最终被任命为下军校尉,由于渔阳贼张纯已在月内被幽州牧刘虞斩首,刘辨遂诏令公孙瓒领白马义从克日来京赴任。

  满怀怒气的何进回到府中,马上召集众部属商议。

  时有南阳许攸许子远被何进召为大将军府长史,何进见来人只有许攸、袁术、吴匡、闵贡、张章,遂问许攸道:“为何只有这么几个人?本初与孟德呢?”

  许攸道:“人多嘴杂,恐此间之事会泄露出去。主公莫非不知,本初与孟德甚厚,而孟德为阉竖曹腾之孙,难保此人不怀二心,是以攸只召了心腹之人前来。”

  许攸为人贪婪狡诈,又善于奉承,颇得何进欢心。何进听了许攸之言,点了点头,暗赞许攸细心。

  许攸尖嘴猴腮,长着两撇康有为似的八字胡,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见何进怒气未消,问道:“大将军,朝会之事莫非不顺?”

  “还不是荀爽、马日磾那两个老贼阻扰,刘辨小儿最近是越来越不将某放在眼里了!偏偏张让、赵忠那几个阉货都依附于他,如今下军校尉一职已被刘辨小儿夺去,如之奈何?”

  “主公不必忧虑,西园所统之军,毕竟只是禁军,且战力强者,如黄忠、徐晃之军皆不在朝中,而南北二军仍在主公掌控之中,京师之内依然是以主公实力最强。”许攸安慰何进道。

  “虽如此说,刘辨小儿手中有兵,我心中难安!”何进叹息道。

  “主公,为今之计,倘若继续迟疑不前,大祸将临啊?”许攸刚刚安慰何进,此时却又来了一句警告。

  “此话何意?”何进赶紧问道。

  “主公,我朝自和帝以来,有哪个大将军能得善终啊?窦武被诛一事可是历历在目啊!”许攸答道。

  “刘辨小儿他敢?”

  “刘辨暂时的确不敢,只因主公势大耳。但如今天子已经病危,一旦天子崩逝,刘辨登基,其便可名正言顺的削减主公兵权,届时顺之则如同待死,抗之则如同篡逆,主公骑虎难下,才真是危在旦夕啊!”

  “嘶!”何进倒吸一口凉气,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之奈何?”

  “主公自讨黄巾以来,功盖寰宇,名硕古今,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早已身建不赏之功,若仍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目下,正宜行汤、武之举!”

  这句话却令何进并袁术、吴匡等大吃一惊。

  许攸继续言道:“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今将军遭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求安乎?”

  许攸敢说此篡逆之言并非无因,他本非忠义之人,中平元年,许攸就曾联合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密谋废刘宏,改立合肥侯为帝,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

  袁术也建议道:“今权柄皆在将军之手,进则有望生,退则必死,望将军速决!”

  其余吴匡、闵贡、张章等亦下拜劝说。

  何进咬咬牙,道:“我认刘辨为甥,刘辨却不以我为舅,如此,须怪不得我。子远,且细言之。”

  众人见何进同意,心中欣慰,何进若能成功,他们几人自然水涨船高。

  许攸心中早已定计,遂道:“此计极其凶险,略有失误,恐我等皆不能活也。故而,攸请在座诸公务必保守机密,决不可令座外之人知晓。”

  “此事,若叫外人得知,我灭尔等九族!”何进虽蠢笨,得到许攸的提醒,哪还不明白保密的重要性,遂对袁术等吩咐道。

  众人赶紧下拜称诺。

  许攸附在何进耳边,乃道:“首先,有几人须尽早诛除!”

  (第十三章完)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