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诗会之局

  看着脸色淡然的薛无为,齐王不知道要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嘴巴张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奇才!万中无一的奇才!

  之前薛无为明显是临时作词,齐王也并不觉得他能够夺得诗会魁首,心里还想着待他将诗词作完自己随便勉励几句就是了。

  可谁知……

  清卿和银钗对此景早有预料,知道齐王多半是被那词惊艳到了,对视一眼偷偷笑了起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大小姐眼中又露出了薛无为每次作词都会出现的异彩,俏脸因激动变得微红,完全不像平时波澜不惊的样子,神色中不加掩饰地弥漫着仰慕崇拜的色彩。

  苏二哥因见过薛无为那首《端午佳人》,所以也没露出太过震惊的样子,只是面目含笑,露出一副欣赏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对这种水平的诗词见怪不怪了呢。

  亭中的齐王的随身侍女见自家大人好像痴了一般,连忙着急地唤道:“殿下,殿下……”

  齐王咂了咂嘴,眼神中光芒大放,好像看着稀世珍宝一般看着薛无为,说道:“好啊!如此传世之作竟须臾便成,薛小兄弟真乃天纵奇才啊!”

  薛无为拱了拱手,想着一年的计划很有可能就在今夜实现,心中喜悦难名,道:“还请齐王殿下能在小子夺魁之后实现您对小子的承诺。”

  若是之前齐王还会对这狂妄之语嗤之以鼻,可此时哪还有半分不信,当即将腰牌递给身旁的侍女,吩咐道:“不必了,小倩,将薛公子这首词带过去,告诉词判这是本王指定的诗魁之作,叫他不用再甄别其他词作了。”

  随后又转过头看着薛无为,温和地笑道:“本王言出必行,薛小兄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若是本王能做到,绝不推辞。”

  薛无为强压着心中的激动,欠身说道:“小子想让皇上为我和苏大人的女儿苏心澜赐婚,还请齐王殿下成全。”

  还在看着纸筏的大小姐和站在一旁的苏二哥突然愣住了,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苏老爹。苏老爹苦笑着摇了摇头,无言之中给了两人答案。

  大小姐好像明白什么,美目变得释然而又复杂,回想起傍晚时苏老爹对她说的话来——原来,那都是假的,薛公子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妹妹……

  原本面带笑意的齐王听得这话却僵了一僵眉头皱了起来,好似有什么为难之处。

  薛无为一愣,心想这件事对于齐王来说难度应该不大啊,怎么……

  苏老爹也是有些紧张,毕竟这关系到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忐忑地看向犹豫不决的齐王。

  终于,在某一刻,齐王略微低沉的声音在亭中响起:“此事苏老弟同意吗?”

  苏老爹连忙躬身说道:“全凭皇上做主。”

  “哎,也罢,那本王就为你求上一求吧……”齐王摆了摆手,眼睛似乎有些疲劳地闭上。

  薛无为尽管听出了齐王的话语不太对劲,但哪里还顾得上细细追究,只是欣喜万分地向齐王行了一礼:“多谢齐王殿下!”

  苏老爹此时也是心中一松,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

  ……

  与此同时,侍女小倩已将薛无为的词筏送到了水中亭中,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耳语几句。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开口问道:“姑娘此话当真。”

  少女轻轻地点了点头,出示了齐王的腰牌。

  老者只是扫了一眼,便知道这腰牌是真的,心中疑虑尽去,有些好奇地看起纸筏上的词来,混浊的老目随着字迹下移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好,请姑娘回禀齐王,此作当为诗会词首。只是不知这是哪位才子的词作?”

  侍女小倩早有准备,答道:“这是薛奉天薛公子所作。”

  老者点了点头,待她离去之后举起了手中的纸筏,朗声说道:“诸位,今夜诗会最佳词作已出,当为薛奉天薛公子的《小重山·端午》。”

  水中亭中都是资质颇深的诗词大家,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平江河畔的大多亭子中的才子都关注着这边的动静,听得老者宣布魁首,瞬间沸腾了起来。

  位于望月亭中的李文举微微一愣,随即又回过神来,面上勾起了莫名的笑意,缓缓地走向了水中亭……

  苏府二小姐房中——

  二小姐躺在床上已经睡去了,脸上的表情时而欢喜时而痛苦,眼角还挂着几滴流淌着的泪珠,秀枕之上一片冰凉。

  “二小姐,二小姐!”小云略显喜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将二小姐从梦中惊醒过来。

  二小姐茫然地睁开美目,又茫然地坐了起来,木然地问道:“什么事?”

  “二小姐,二少爷说薛公子在风波亭中托齐王向皇上请求为他和二小姐你赐婚呢,齐王同意了,让小云回来告诉二小姐你一声。”小云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了。

  “嗯,我知道了……”少女在房中簌然落泪,泪水却不再像之前那么冰凉,而是带上了微炽的温度。

  原来,你一直都没有抛弃我……

  你这个呆子,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你不知道我这样会更难过吗……

  ……

  “小生冒昧地请求替方老为大家吟诵薛公子的这首词作,不知方老是否愿意给小生这个机会?”李文举谦谦有礼地朝之前的那位老者拱了拱手,温声开口道。

  方老作为苏州城中的名宿,自然认得面前的年轻人是苏州御查的独子,纵使平时对这个目中无人的后辈有些不喜,此刻却不好拂了他的面子,只得不悦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

  李文举心中冷笑一声,面不改色地拿起桌上的纸筏,开始大声诵读起来: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读罢,四处亭中寂静,片刻之后才响起成片的叫好声。

  “好词,真是好词!”

  “哎……空惆怅,谁复吊沅湘……我等惭愧……”

  “薛公子心怀忠义,我等自愧不如!”

  “莫忘端午屈子魂,此词韵调无双,却又能点醒众人,真是上佳之作啊!”

  此时薛无为皱着眉头,看着水中亭中面带笑意的李文举,不相信他是因为仰慕自己的文采才亲自替读的,心中略微不安起来。

  李文举仿佛有所感应,目光转过与他对视起来,嘴角泛起了危险的弧度。

  只见他与旁边的老者低语了几句,接着站到亭前大声喊道:“薛奉天薛公子何在,请上水中亭与大家一见,好让我等瞻仰瞻仰魁首风采!”说话时眼含嘲讽地看向薛无为。

  才子们一听,便纷纷起哄起来,都要薛无为上前一见。

  薛无为虽不知道他肚子里打的什么算盘,但也全然不惧,就要迈步走出,身旁的三女却同时将他拉住。

  三女对视一眼,面色皆变得微红,同时小声开口道:“公子薛哥哥小心。”

  薛无为朝她们投去一个安心的笑容,缓缓走向了水中亭。

  片刻之后,待他刚跨进水中亭时,李文举再次开口了:“原来这位就是薛奉天薛公子,在下久仰了。”

  四处又响起一片附和声。

  薛无为眯着眼睛看着李文举,仍不清楚他究竟要干什么,只是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而这种预感,在李文举的下一句话就应验了。

  李文举阴阴地笑着,转过身去朗声道:“诸位,在下方才碰巧听说了一些不利于薛公子的恶毒至极的传闻,想必是那些见不得薛公子诗才的人所造之谣,愤然之下忍不住要在此请教薛公子一番,也好当众还薛公子一个清白,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人群永远是一个易于煽动的存在,其中当即有人站起来喊道:“岂有此理,竟然有这等事!李公子,你尽管说出来,我们自会替薛才子做主!”

  “是啊,说出来,当众还薛才子一个清白!”

  “究竟是什么恶毒的传闻,快说出来,好让我等将其击碎,还薛才子一个清白!”

  李文举戏谑地看向薛无为,接下来的话像一到惊雷一般炸翻了全场:

  “有人说,薛公子与挽月楼的小花魁宁姑娘有私情,薛公子因无钱为宁姑娘赎身而唆使她假意投河自尽,实则却趁机暗地将她接回家中作妾。

  哎……此等谣言,我怎么能容忍它继续流传下去,因此借此机会说出,好让薛公子亲自澄清,还他一个清白……”

  霎时间平江河畔变得嗡嗡一片,局面一下子混乱起来。

  “这怎么可能,宁姑娘不是已经死了吗?”

  “是啊,谁这么恶毒,编出此等荒谬的谣言?”

  “我看分明是有人刻意针对薛公子……”

  ……

  亭中李文举看着正双目含煞死死地盯着他的薛无为,心中涌起了变态的快意。

  待得声音小了一些,一个才子站起身来,愤怒地喝道:“简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宁姑娘是为了保全贞洁才投河自尽的,哪个杂碎还在胡乱造谣!我等若这种低级的谣言也分辨不出来,便是枉读圣贤之书了!”

  “就是,这明显就是造谣嘛!”

  “李公子,这还用澄清吗,肯定是假的!”

  “也说不定呢……”

  人群中传来不同的呼声,一时间场面又失控起来。

  李文举冷笑一声,见事情正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抬起手来往下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

  在场的许多人都认得他是李御查的公子,他这一压还是很有用的,讨论的声音一瞬间就低了下去。

  李文举面露苦色地开口道:“诸位有所不知,我刚开始时也是不屑于此的,可是这谣言还说今天宁姑娘与薛公子一道来了诗会,此时正在风波亭中,不信者尽可一观。

  哎,这等张狂的……最好还是由薛公子亲自澄清还好,免得众人生疑。当然,若薛公子不愿为此浪费时间,也是情理之中,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薛公子心虚不敢……”说到这里,眼神挑衅地看向薛无为。

  “嗯?!难不成这是真的,不然怎么敢如此肯定。”

  “放屁!这定是造谣者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诸位稍安勿躁,这不是让薛公子澄清吗?待薛公子将风波亭中的女眷带出,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可是若是薛公子不这样做呢?”

  “这……”

  一时间众人将目光转向风波亭,却因为除了水中亭之外的其他小亭光线都较为昏暗的缘故看不清楚。

  “薛公子,不知你愿是不愿呢?”李文举奸计得逞,面带阴笑地说道。

  此时所有的人都噤声下来,静静等待着薛无为的答案,一时间天地间只剩下江风微弱的呼呼声。

  薛无为目中寒意汹涌,看着李文举的精彩表演,嘴角噙起一丝冷笑,并未说话,而是转过身缓缓地向风波亭的方向走去……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