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餐厅结友

  宿醉的陈盛二人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一边感叹着英国球迷的狂热,一边洗漱停当。利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陈盛二人仔细的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看着那展出的上千件华夏文物,陈瑄心中一阵阵的刺痛!陈盛二人记住了每一件文物,陈瑄更是利用透视眼,扫描了所有的文物,把他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特征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第二天一早,两人都是轻装从简,每人一个LV的小拉杆箱。结了房钱,直奔滑铁卢火车站。

  两张去巴黎的火车票,花费了850欧元,如果你想在巴黎和伦敦间旅行,恐怕必然会选择这种最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那就是著名的欧洲之星列车。

  因为著名的英吉利海底隧道,历时七年,终于在1994年5月建成。所以,巴黎。伦敦、布鲁塞尔之间的高速轨道交通应运而生。

  第一班正式营运的欧洲之星列车是在1994年11月开始,从此欧洲之星列车成为伦敦至巴黎铁路路线之间最受欢迎的列车,在2004年11月时,欧洲之星占据了伦敦至巴黎路线68%的市场占有率。至于伦敦至布鲁塞尔路线则占据了63%。为此已节省了393,000万吨因短途飞行[即伦敦至巴黎及伦敦至布鲁塞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为降低温室效应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也因为海峡隧道的运作,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也令英法两国的人民和游客乐于使用这条高速铁路,对于这条铁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容质疑的。

  走进站台,旅客熙熙攘攘,明黄色的子弹头型火车,让人感觉动感十足,陈瑄和盛磊买的是豪华舱位,按照车票的标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座位宽大,舒适。旅程中还提供咖啡和午餐。穿行海底隧道用了22分钟,高达300公里的时速,2小时20分钟就结束了旅程。

  两人在巴黎北站下了火车,叫了一辆标致出租车,来到了预定好的,位于第八街区的丽池酒店。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距离旺多姆广场比较近,旺多姆广场是比较集中的高档购物区,很多著名的珠宝店,皮具店和服装沙龙都开在这里。

  开好房间,安顿好了行礼,两人稍作休息,都是感觉到腹中饥饿。两人都没来过巴黎,本想找个侍者问问,找个地道的法餐餐厅去大吃一顿。结果那个侍者很肯定的说,这家酒店的餐厅就是全法国最好的餐厅之一。既然这样。两人也懒得多跑。来到了酒店自己的餐厅。

  餐厅的名字很怪异,叫做旗鱼餐厅,在陈瑄的印象中,旗鱼就是那种背后长有高大背鳍的金枪鱼。虽然名字很奇怪,但是这里的装修的确豪华,金色的墙纸和水晶的应用,让这里有点炫目的感觉。客人不是很多,大概有七成的上座率。陈瑄和盛磊找了一张可以吸烟的桌子坐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餐厅服务员来帮助他们点菜。

  经过介绍陈瑄才知道,这里之所以有名气,除了他经营正宗传统的法国大餐并且拥有两颗米其林星之外。(米其林除了制造轮胎,还给全欧洲的餐厅颁发米其林星,因为他苛刻的条件和稀少的数量,是否拥有米其林星,已经成为了衡量一家餐厅的最重要标准了)最大的原因就是曾经的戴安娜王妃在1997年8月31日在这里用过晚餐后,因车祸死于回家的路上。

  那个美丽善良的女人,最后一晚所点的菜单,也成了这间餐厅最有名的菜单,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陈盛二人从善如流,也是点了这个。

  可是陈瑄他们旁边,有个年纪不大的黄种人小伙子,(此人为杜撰,在这里只为突出中华美食)一边笨拙的用刀叉吃着东西,一边不住的用英语念叨,戴安娜王妃最后一晚就吃得这个?这也太难吃了!

  闻听此言,陈瑄忍不住扭头向他看去。可能是感觉有人在看他,小伙子抬头冲陈瑄笑笑,陈瑄也报以微笑,因为陈瑄也认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华夏菜,其他菜系只能算是有特点,并不能算是精品美食,因为他们都有明显的烹饪缺陷。所以他并不觉得这个小伙子说得有什么过分的。

  看到陈瑄悠然的点起一根大熊猫,小伙子眼睛不由一亮。用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对陈瑄说道:哥们儿,华夏人吧,你这烟可是有钱难买的好东西,给兄弟来一根怎么样?回头到了京城我请你吃点好的。也可能是在这种地方碰到京城同乡有些欣喜,陈瑄笑笑,把剩下大半盒的大熊猫扔给了小伙子,并说道,留着抽吧。

  够意思,多谢了。小伙子很高兴的接了过来。

  这时候一位餐厅服务员端着盘子来给他上菜了,小伙子看了看面前的扇贝,对上菜的服务员说道:把这个端回去让厨师用180度的火,再烤一分钟,这样口感才会好。

  先生,这是我们主厨chlRoth亲自烹饪的,(如果雷同纯属巧合,如果书友真的知道旗鱼餐厅主厨的名字,那就真是巧合,因为语浓真的不会用英文编写法国人的名字,嘿嘿他就是这么巧)您看…您是不是先品尝一下。

  怎么?拥有两颗米其林星的餐厅不懂得尊重客人的意见吗?小伙子有些气愤的说道。那好吧先生,我会试着跟主厨说一下的。服务员端着盘子尴尬的离开了餐桌。

  其实这个小伙子做的有些过了,在欧洲,顶级厨师的地位极高,名厨们如果到别的国家去,大都会受的元首的接见,所以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尊严。

  趁着这功夫,小伙子把自己的手机告诉了陈瑄,并且让陈瑄回到京城就跟他联系。他的名字叫蔡阳。陈瑄也把自己的电话给了蔡阳。

  蔡阳念叨着,回京城一定请陈瑄一顿,还说自己从小就吃妈妈做的饭,嘴都吃刁了,走到哪都不能找到满意的饮食。悲哀呢……

  这话说的,让陈瑄感觉到面前的蔡阳,就是个从小被父惯坏的孩子,尤其对母亲的依赖应该很严重。

  这时候,那位服务员,领着个一身白衣的厨师过来,看到他头上高大的帽子,陈瑄知道这位五十多岁的高大厨师,就是这里的主厨。

  主厨首先开口了,用法语说道:先生,不知您对这道炬扇贝有什么意见?

  服务员在旁边把法语翻译成英语说给蔡阳听。

  很简单,因为火候问题,你这道菜,扇贝的中心肯定比四周硬,塞牙!蔡阳毫不犹豫的说道

  主厨笑笑,解释道:由于要保持原态,这样利于保存扇贝肉内的汤汁,所以不能切成几块。又因为扇贝的厚度,所以扇贝中心有些硬这是必然的,也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中心火候够了,四周就老了。这是常识性问题。

  还没等主厨说完,蔡阳摆摆手说道,您根本不懂得如何让食物具有软、糯、酥、脆、弹的口感。所以您做的这道菜根本就是水平问题,跟食材本身不相干!别找借口了。

  蔡阳这话说得就是打脸的举动了,明着骂人,就是说你不行。

  主厨听蔡阳这么说,脸上顿时一阵煞白,气愤的指着蔡阳,你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就敢来这里捣乱!

  蔡阳潇洒的摆摆手,你把你刚才做这道菜用的,白兰地、砂糖、黄油、鲍汁、黑胡椒和百里香拿来,准备一只平底煎锅。和一把剔肉刀。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烹饪!服务员刚想拒绝,主厨拦住了他,帮他拿,我做了三十多年厨师了,得到过无数厨艺大奖,今天我要看看这个信口雌黄的人有什么本事!

  主厨在一旁向蔡阳怒目而视,服务员去拿东西了。蔡阳还是潇洒的坐着。陈瑄不由有些替他担心。用汉语提醒道。哥们儿行吗?别硬来啊。蔡阳冲陈瑄笑笑,放心吧,我昨天刚挑了雅克红房子。(法国著名的餐厅,拥有两位米其林星厨师)今天就该着他倒霉了!说完还小声的嘟囔了几句:以陈瑄超人的耳力才隐约听的清楚。谁让他们不让我掌勺的,我非把全世界著名的餐厅都挑了,给他们看看!

  闻言陈瑄不禁愕然!什么情况?这也忒B了吧?

  服务员推来了一个双层小车,上面有一个卡式炉,炉子上是个平底锅,旁边是刚才说的调料,还有个巨大的,带半个壳的扇贝。和一把半尺多长的尖刀。

  蔡阳站起身来,走到小车旁边,也不做作,把炉子的火点燃,然后拿起刀感觉了一下刀刃的利度,等锅烧热了,放进一小片黄油,随着黄油的融化,锅里冒起了微小的泡泡,看好了。蔡阳高声说道。

  随即把旁边的扇贝高高抛起,贝肉向下,贝壳在上,蔡阳举手用刀,轻轻一旋腕,先是整个扇贝在刀尖上如跳舞一般,转了一圈。再一挑,贝壳就飞向了原来的盘子,左手拿住锅柄,往上一抬,接住了贝肉,刺啦…扇贝肉碰到了热油的声音。手腕一抖,扇贝翻身。叮、叮、叮、一连串清脆密集的金铁相碰之声,这是在给扇贝改刀,改刀之后的扇贝表面形成了规则的网状,右手放下刀,飞速的加入调料,然后是左手一抖,整个锅连同锅内的调料和扇贝在火上快速的转动起来,锅里的扇贝就像用胶水粘住一样,一点要掉下了的觉悟都没有。连续转动了十几圈,再反手,扇贝跳起翻身,然后又是整个锅在火上转动十几圈,这时候锅里的汤汁已经完全被扇贝吸走,左手转动的同时,用右手拇指挑开白兰地瓶子,白兰地下锅,一股高高腾起的青蓝色火焰包围了整个锅和扇贝,足足有5秒钟才散去。左手一抖,锅中的扇贝轻轻跃起,稳稳的落尽蔡阳右手从推车下层拿出的菜盘。前后一分钟的时间,表演结束!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惊异的主厨,张着大嘴,指着蔡阳一句话说不出来,足足有半分钟的沉默。所有人都看傻了。不知是谁带头,早已聚集在蔡阳四周的顾客们突然爆发出雷鸣的掌声!

  蔡阳则微笑着抱拳向四周敬意,一脸得意的微笑在帅气的脸上跳跃着。

  掌声经久方息,那位主厨指着蔡阳终于说出话来:我见过,这种手法我见过,主厨大声说道。84年我参加了华夏的国庆宴会邀请赛!就是这个!没错就是这个,这是女厨神的手法!我最最崇拜的历莉大师就是这样烹饪的!我可以肯定这是女厨神的烹饪手法!有点错乱的主厨看着着蔡阳,满眼无数的小星星乱冒….

  然而蔡阳却是一脑门黑线,嘴里念叨着,这菜是我做的,跟我老妈有啥关系?怎么走到哪都是被老妈的光环照耀着?郁闷呢!

  看到这里陈瑄不由得内心一阵抽搐。这孩子,打小就吃厨神做的饭菜,难怪走到哪吃饭,都不觉得新鲜呢。这也是一种异于常人悲哀吧?

  ----------------------------------------------------------------------------------语浓跪求推荐,收藏,谢谢各位关照语浓的大大们,谢谢!<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