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搬家

  按耐住心中的窃喜,陈瑄继续往下看帖子,到了200楼以后,基本上就是轻云微月和一个叫麒麟的两人在竞争了.

  发帖的时候,陈瑄制定的鼻烟壶最后的出价时间是凌晨。也就是到凌晨12点,价高者得。

  二十三点四十五分,轻云微月把价格定在了120万上,最后也没有人的出价再高过这个价格的了。

  120万已经让陈瑄相当满意了,这恐怕是内画鼻烟壶少有的一个高价了。这笔钱也暂时解决了陈瑄面临的经济困难。

  用站内短信的方式,陈瑄告诉了轻云微月自己的手机号。没一会儿,轻云微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0663开头的一个固定电话。用一口浓重口音的广东普通话,跟陈瑄约定了用支付宝交易。

  十分钟后轻云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让陈瑄查看支付宝。陈瑄打开支付宝,看对方已经把120万打到支付平台了。陈瑄满心欢喜的跟对方约定第二天一早,用S的方式,把鼻烟壶快递给对方。

  两人又在电话里聊了几句,陈瑄得知对方名叫李春生。在广东揭阳做翡翠生意,说好了,如果去广东,一定很李春生见个面,又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和地址。陈瑄这才心满意足的下线休息。

  第二天一早,陈瑄被瑄母从床上强行拎了起来。想起头天答应老妈一起去看房子,陈瑄只好不情愿的起了床。

  吃过早饭,严大秘书准时9点敲开了陈瑄家的大门。严安然三十岁出头,中等身材,带着个金丝边眼镜,正处的行政级别看,上去很有一股学者派头。跟着瑄父有五六个年头了,一直兢兢业业,深得瑄父的信任。他跟陈瑄的关系非常要好,平时没事也会拉着陈瑄喝个小酒什么的。陈瑄也很自然的把他当做老大哥对待。

  瑄父的司机小许,一早就拉着瑄父去了老战友家了,说是下午才回来。所以只能由陈瑄开车,严秘坐在副驾驶指路,吴姨陪着瑄母坐在后座。

  半路上,陈瑄找了个邮局,用S,以工艺品的名义,把鼻烟壶邮给了揭阳的买主李春生。然后打了个电话给他,告诉他邮局说二十四小时能送达,让他注意查收。这才拉着瑄母等三人,开往什刹海方向。

  路上瑄母一直跟严秘聊着新房子,可是不知为什么,严秘书的回答,好像就在陈瑄嘴边,跟自己的想象完全一样,更是让陈瑄感觉到无比的熟悉。

  正在陈瑄纳闷当中,车子在严秘书的指引下,开到了陈瑄万分熟悉的柳荫街,随着在柳荫阁前右转,陈瑄的心脏不由得一阵狂跳。

  当听到严秘书对瑄母说:李大姐(陈瑄的母亲姓李)前面就要到了,新房子就在小翔凤胡同二号。

  陈瑄的心脏骤然加速,就像要跳出来一般。因为陈瑄原来在小翔凤胡同的私宅就在胡同东口头一家,按照现在门牌号排列的方法,不是一号就是二号。换句话说,陈瑄即将要搬去的新房子,不是自己原来的住处就是原来住处的对门!

  陈瑄穿越到现代没几天,他是有意的没去原来自己的宅子和大供奉在灯市口的住处看过。因为他害怕!害怕自己触景生情,控制不了那份亲人离别的悲伤,陈瑄想过,过上几年,自己心中那份悲切淡些了,再去故地重游,祭奠仙去的师傅和把自己一身童子内功传给了自己的齐公公。而现在……陈瑄的内心一片空白。

  靠着左边的大槐树停车吧。严秘书的话惊醒了意识有些模糊的陈瑄,惊得陈瑄一身冷汗,刚才陈瑄的内心一片空白,这几百米的路,陈瑄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开过来的,幸好没出什么事故。陈瑄暗暗想自己的心理素质严重的需要提高啊!不然老是这样,早晚要惹麻烦的。

  众人下了车,陈瑄看着眼前的大槐树,又摸了摸门前的拴马石,抬头看着翻修的崭新的金柱大门,陈瑄不由得眼睛一红,眼泪夺眶而出,陈瑄有些激动,赶紧闭上眼斜靠在大槐树上。

  陈瑄仿佛看到:德叔穿着青绸长衫,一溜小跑从门里出来,微笑着躬身给他打千行礼,口中还说道老爷您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陈瑄不自主的喃喃的念叨着……

  小瑄你这是怎么了?随着瑄母的声音响起,陈瑄不由得一个激灵。赶紧站好,没什么妈,昨天我办了件大事,一会儿告诉您。呵呵,上网时间太长了,眼睛有些刺痒。现在好了。陈瑄冲母亲笑笑,赶紧打岔。

  严秘书好,这两位是李大姐和陈少把,(吴姨三十多岁,不可能有陈瑄这么大的孩子,所以能认出瑄母没什么奇怪的)一位三十出头微胖的男人丛门里走了出来,先是打着招呼,然后自我介绍:我叫齐海涛,是工程公司的经理,您们就叫我小齐把,对房子的改造和装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直接吩咐我就行。说完一脸媚笑着垂手而立,等候指示。

  瑄母冲齐经理微微一笑,端起部长夫人的架子说道,小齐辛苦了,带我们四处看看吧。

  好、好‘李大姐您里面请,说着齐经理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了金柱大门,来到了头进院子,房屋的模样,丝毫未变,香椿树和花椒树也依然茂盛的竖立在原来的地方,只是粗壮高大了许多,就连水井都还依然如故。只是原来的马圈和工房改成了能停放三辆车的车库。

  齐经理在一旁介绍,前院是司机和警卫住的地方,这院子里的所有树木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我们在翻修的时候都保留下来了。

  瑄母点点头,众人穿过垂花门,来到了中院。

  齐经理继续说道:这院子原来是恭王府大贝勒载澄的住处,后来民国时恭王一家逃到了天津,这里是一位姓德的老人居住,一直到动乱后期,老人九十多岁才去世,因为老人没有后人,所以这里就给了京城市委,一直是二级文物保护,也没住过人,荒了几十年。最近这才让我们进行翻修。

  这院子保护的不错,原来的住户跟邻里间关系都不错,动乱年代也没收到冲击,所以这里的家具,用具,大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我们完全是按照原来的格局翻建的,家私也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李大姐您看要有什么不满意就跟我说,咱们再调换。

  齐经理没说的是,这些房子四梁八柱都是实心硬木,地基深厚,细泥停澄砖建造。别说一百多年了,就是再过个几百年这房子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他们只是接通了上下水和电路,暖气,然后更换了残破的瓦片,粉刷了一下而已。至于这些家具,四五个大小伙子都抬不动一件,屋门又小,根本不知道这么大的家伙怎么抬进来的。时间更是太紧,所以根本就没来得及动。

  陈瑄跟在母亲的后面,在齐经理的带领下,每个屋都仔细看了看,没想到,瑄母对这些古香古色的家具非常喜欢,特别是后宅卧室的八宝牙床。

  瑄母看的眉开眼笑,悄悄地跟陈瑄说:儿子,你看见这大床没有,我在家具城看到过类似的,最便宜的都要几万块呢。比这个雕刻的差远了。

  陈瑄闻言撇撇嘴,趴到母亲耳边轻轻说到:老娘啊,我刚才看过了,这可是清朝造办处的工艺,都是大叶紫檀木的,至少值上百个几万呢。

  瑄母的身躯随着陈瑄的话音一抖,转过头来有些震惊的看着陈瑄,你肯定吗?

  嗯,应该是差不多吧。陈瑄答道。反正都是好东西,咱们就留着用吧。至少不用花钱买新的了。

  瑄母沉思着点点头,那你可不能告诉你爸,就他那境界,知道这东西值这么多钱,肯定要上交组织。

  您放心吧,我还能不了解我爸?陈瑄冲瑄母顽皮的眨眨眼睛。

  随后瑄母交代了齐经理一些瑄父的习惯,让他对细节做些调整,齐经理都用纸笔一一记下。

  然后就轮到了陈瑄,他也不畏避自己的母亲,拉着齐经理来到了花园。

  花园跟陈瑄百年前离开时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鱼池干枯了而已。

  告诉齐经理把现有的三间北房,从新隔断成一间十五平米的书房,一间二十三平米的小客厅,一间十六平米的里外间卫生间,和一个足有三十平米的卧室。然后挨着东墙修建一间十五平米带卫生间的客房,一间25平米的储藏室,和一间十八平米的阳光房。这些房间都要有暖廊链接。

  然后在院子的东墙上开个小门,墙外是一条南北的小巷,直通后海南沿。进小门,左手是假山鱼池,右手是新盖的阳光房。

  虽然齐经理一再保证,在他这里,别人花十块钱办的事,陈瑄花五块钱就能办,而且质量还要比别人的好!但是如果按照陈瑄的想法实现,预算还是高达五十万,并且还是在陈瑄提供所有的洁具和家具电器的情况下。

  陈瑄听了报价,没有丝毫的犹豫,让齐经理尽快施工。告诉齐经理,枣树和假山千万别动,他非常喜欢。又提了个要求,让齐经理在整个三进院子和花园,大面积种植一种叫驱蚊草的植物。这样在夏天,才能悠闲地坐在中院的葡萄架下乘凉。最后陈瑄深深地看了大枣树根部一眼才随母亲等人离去。

  出门上了车,瑄母突然拉住陈瑄的耳朵,问到:你哪来这么多钱。这一下就是五十万,再买其他的还不知道要多少钱呢?老实交代,到底哪来的钱?

  陈瑄知道母亲是怕自己打着父亲的旗号,在外面拿不该赚的钱,向陈瑄这样的官二代,想要赚点来路不明的钱太简单了,抢着想要给他送钱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陈瑄的家教极严,他从来就没有拿过一分烫手的钱,更是尽量避免给家里惹麻烦,当然他也不怕麻烦。这些都要归功于瑄父的威严

  陈瑄一边开车一边跟母亲解释了钱的来路。不是跟您说了,我昨晚办了件大事吗……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当然不该说的肯定是一个字都不能透露。

  就是前两天你用香蕉水擦的鼻烟壶?卖了120万?瑄母还是有些不信…严大秘书和吴姨在旁边听着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