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古画露端倪

  随着陈瑄眼睛一亮,古画的表面渐渐雾化,呈现在眼前的已经不再是微黄的旧宣纸,而是洁白细致的现代熟宣。.纸质有问题。这种宣纸绝对不是陈瑄所熟悉的那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的。

  以蓝瑛的身份,他使用的画纸必然是那种“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中的极品,绝不是这种现代工艺所量产的熟宣。

  再仔细看。陈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标记。古画内侧的右下角,一个盛家独有的六叶草标记映入眼帘。这难道是盛鹏老爷子的手笔?

  可这种纸色,怎么也超不过十年啊,没准就是十天前的呢,这绝不会是盛鹏老爷子制作的。难道是……共工传人,这四个字突然出现在陈瑄的脑海。

  陈瑄不由得打量了一眼卖画男子一眼,也不对啊,刚才运功看画的时候一点感应没有啊,至少这个人没练过寒水气功,他肯定不是盛家的人。

  想到这里,陈瑄先是暗中踢了肖波一脚,示意他随着自己的话说。接着开口对卖画男说到:这画不错,的确是明代真迹,您想买多少钱?

  当然绝对的真迹,假不了。您这眼力还真没得挑,您要看着好,就…就五万块吧。卖画男多少有些犹豫的说道。

  呵呵,看来你是不知道这画的真正价值啊,歪头又给了肖大少一个眼神,见肖波跟着点点头,陈瑄继续说道:我们都是古玩行里有身份的人,如果占了你的便宜,让别人知道了那是很丢面子的事。

  实话告诉你,你这幅画的价值应该在四十至六十万之间,我出个中间价,五十万。你把这画转让给我好不好?但是具体成交的价格你不能对除了我们三个以外的任何人说。说完这些,陈瑄看着卖画男,等他回答。

  那男子听陈瑄这么说,装模作样的考虑了一下,过了有两分钟,好似犹豫着点了点头,好吧,没问题,五十万就五十万。谁让咱们有缘呢。

  听那男子答应,陈瑄继续说道:那就说好了,你这画就归我了。说着找餐厅服务员要了纸笔,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又从钱包里拿出二百块钱,跟写好的手机号一起交给了卖画男。

  接着说道:谁也不会随身带着五十万现金,我一会儿去银行预约,(大额取款是要预约的)明天一早就可以取钱,这点钱算是定金,你明天上午给我打电话,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卖画男很深沉的点点头,接过钱和手机号,放在兜里。可是略微有些颤抖的手,完全出卖了他此时激动地心情。卖画男说道:您放心,我明天中午之前一准给您打电话。然后指着已经上了菜的桌子,您二位慢用,我就不打搅了。说完又是点头哈腰一番,走出了饭馆。

  那人刚走,肖波就赶紧问道,这画你看明白了?

  嗯。蓝瑛的青绿山水。陈瑄答道

  蓝瑛的?明朝那个活了八十九岁的蓝瑛?肖波又问。

  陈瑄:没错,而且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肖波:你怎么看出来的?

  陈瑄:不是跟你说了,我最近修炼的神功大成了吗。

  肖波:哦,就算你神功大成,可是既然看明白了还五十万买他的?别说假的了,就算蓝瑛真迹,也就三十万左右的价格啊。

  陈瑄:呦呵,没想到你个胖子还挺清楚行情啊?

  肖波:这根胖瘦没关系吧,偷偷告诉你哈,我也神功大成了。

  两人一边吃着菜,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说到这里,同时哈哈大笑。

  两人端起啤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陈瑄对肖大少说道:知道为什么给他开价五十万吗?

  不知道,肖波疑惑的看着陈瑄。

  这在古玩行里叫抬轿子。我给他开了五十万的价,还给了定金。其实呢这画即便是真品也不值五十万。

  说的是呢,肖波更加疑惑。

  既然已经有人给他开价这么高了,你想啊,低于这个价格他还会买吗?

  看看肖波由疑惑转为惊异的目光,陈瑄继续说道:而且即便是真迹也不值这个价钱,所以也不会再有人给他开出这么高的价钱了。

  而且我已经给了他定金,不论别人怎么跟他花言巧语说明这幅画的实际价值,他始终会更相信手里的RB,这样就只有一个后果,你猜猜是什么?说完陈瑄有些阴笑,抬头看着目瞪口呆的肖波。

  K……我明白了。那小子一辈子也别想把画卖给别人了!肖大少终于反应过来了。用双手冲着陈瑄比划了一个鄙视的手势:你可真够孙子的!

  没错,这就是抬轿子最终的目的!说完,陈瑄哈哈大笑。

  哥俩又干了一杯,陈瑄问肖波:认识*安系统的同志吗,我有点事要办。

  *安的事还用找我?原来老跟你后面混的小P孩,叫蒋力的还记得不?他爸爸刚提了京城*安局正职。现在京城的*安系统,基本上他爸爸是真老大,他是假二爷。有事找他准没错…

  两人絮絮叨叨的吃完了午饭,回家的路上,陈瑄在化工商店买了瓶香蕉水。

  到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跟肖波分开后,陈瑄直接回家,先是给蒋力打了个电话,本来想让蒋力安排个派出所,在交易假古画的时候直接抓人,然后问出画的来历即可。

  没想到那小子为了表示跟陈瑄的关系不一般,非要自己亲自参加。陈瑄无奈,只好同意了。本来就是挺简单的事,也没细说,约好了第二天见面的地点,陈瑄就挂了电话。

  打完电话后,陈瑄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拿软鹿皮沾着香蕉水,把八破图鼻烟壶上的黑油漆全部擦掉。内画大师制作的精品,终于重见天日。

  陈瑄正坐在电脑桌旁仔细的欣赏着手里的内画精品。咚、咚、随着两声轻轻的敲门声,卧室门被推开。小瑄,快开饭了,先下楼吃饭吧,你爸也快回来了。

  随着一个温柔,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来。陈瑄的妈妈走了进来,看见这位身高一米六左右,漂亮温婉的中年女子,陈瑄不禁眼睛有些发红,鼻子有些发酸。

  前两世陈瑄都是孤儿,对他犹如慈父一般的大供奉,就死在陈瑄怀里。现在看到了这位真正意义上的亲人,陈瑄还真是有点想趴在她怀里大哭上一场!

  见陈瑄这个样子,妈妈很意外,你这是怎么了?好好地哭什么?

  妈,我没事,刚才用漆料擦了半天东西,熏的。

  瑄妈吸吸鼻子,还真是一股香蕉水的味道,连忙打开窗户,这孩子也不注意点,小心着了火。

  嘿嘿,您放心吧,我小心着呢,您看漂亮不?陈瑄拿出鼻烟壶孩子似的,跟妈妈面前献宝。

  又是假的吧?才不是呢,这玩意至少值好十好几万呢……一边聊着,一边跟妈妈下了楼。

  吴姨已经做好了晚饭,陈瑄家虽然属于正经高干,但是伙食并不奢华,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黄瓜溜肉片、糖醋鲤鱼、肉末冬瓜、蒜蓉菜心和一小盆虾仁豆腐汤。色香味俱全,还真是手艺一流。当然,对于烧菜来讲,陈瑄的手艺自然是超一流的!

  等了没两分钟,随着门外的停车声,开车门声,关车门声,大门卡擦一响,一个威严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一米八多的身高,浓重的眉毛,双眼炯炯有神。身上自有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

  进来的正是陈瑄的父亲,陈瑄赶紧起身,接过父亲脱掉的外套,挂在门口的衣架上。虽然说正是炎炎夏日,由于工作关系,瑄父也是要天天的西装革履,毕竟是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好在到了瑄父这个级别,走到哪儿,空调都是必备的。

  爸,吃饭吧。陈瑄主动帮父亲挪开餐桌前的椅子,嗯,好。瑄父简单的回答。瑄父、瑄母、吴姨和陈瑄依次落座,陈瑄家的规矩很严,除了喜庆和来客人的日子,父亲都要求大家要做到食不言,寝不语。

  桌上只能听到轻微的碗筷和咀嚼的声音,不到二十分钟,大家纷纷放下了筷子,瑄母和吴姨收拾了碗筷,去厨房洗碗了。

  陈瑄给自己和父亲沏了两杯碧螺春。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清康熙年间列为贡品。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陆羽的《茶经》中"茶之出"也曾提到:"苏州长州生洞庭山产名茶"。即便是在我国的十大名茶中,碧螺春也是名在三甲之列。

  把茶杯放在了正在剔牙的父亲手边,陈瑄在父亲身边坐下,父亲看了看茶水中漂浮的,碧螺春茶特有的绒毛,吹了吹并不存在的浮叶,抿了一口茶水,这才有些责怪的开口道:这个月你是第一次在家吃晚饭吧?

  爸,您放心,以后只要有时间我会尽量多的在家陪您二老的。陈瑄诚恳的说道。

  瑄父有些惊异,平时一直有些叛逆的陈瑄,今天怎么这么乖觉呢?

  怕父亲继续责怪自己,陈瑄赶紧岔开话题:爸,台民党的连主席要来京城了吧?听说这次主要是谈,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促进协商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这些,我觉得他这次来……

  陈瑄和父亲聊着连主席访问京城和即将上天的神六,言谈中瑄父总是觉得今天的陈瑄跟往日有些不同,眼界更开阔了,思维更敏锐了,言谈也更客观了。看来孩子是真的长大了,可是他这工作…算了,随他吧,毕竟他也有外语这一技之长,以后的生活不是问题。真要把它栓在体制内,他这性格,还不定捅多大篓子呢……瑄父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叹。

  爷俩聊了一个多小时,父亲去书房看文件了,陈瑄无聊,上楼打开电脑想浏览一下新闻和关于收藏的网站。这时候楼下传来母亲和吴姨激动地呐喊声…笔笔加油…笔笔加油…陈瑄不禁感叹着摇摇头,芒果台的全民娱乐,还真不是盖的!这就是来到2005年的第一天啊…<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