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王府农庄

  从当铺出来,陈瑄又去了二德子管着的古玩店和商铺,查看了一番账目和装箱情况,又吩咐二德尽量少带东西去翠华山。.这才抱着他的陶罐回到了位于小翔凤胡同的家里。

  路过中院的时候,陈瑄瞟了一眼花园的月亮门,听声音里面还在如火朝天的干着。陈瑄并没有打搅德叔他们,把龙山黑陶放进了书房的百宝格上,陈瑄从中院西北角的月亮门来到了自己的后宅。

  在后宅伺候的丫头要帮着陈瑄烧水沐浴,被陈瑄制止了。陈瑄自己到水窑用水缸里的凉水冲了个凉,换了身随意些的衣服,顿时感觉到神清气爽。

  在藏家当的樟木盒子里,拿了五张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揣在怀里,又取了把折扇,这才迈步向花园走去。

  进了花园,眼看早上还在立石头的院子东南角,现在已经是砌好了一座假山,只是砌出来的假山造型很是优美,明显不只是那几十块翡翠原石所能构造出来的。

  站在枣树下的德叔,看见陈瑄进来,快步迎了上来,躬身打了个千说道,老爷您回来了,原来的那些石料不太够用,我在外面买了六十两银子的太湖石给凑在一起了,您看看,这假山起的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陈瑄微笑着不住点头道:不错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德叔您辛苦了。回头晚上我好好敬您两杯。另外也给这些工匠力巴加点肉吃罢。大热天的。

  听到陈瑄这么说,德叔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陈瑄这话就是对德叔最大的认可。所以德叔老怀甚慰。

  德叔对陈瑄说道:我下午割了二十斤肉,:早就在外面炖上了。晚上您也尝尝。我是亲手加的调料。保证香着呢。

  然后回头大声冲着那些工匠力巴大声喊道,大家卖卖力气,我家老爷说了,今晚芋头红烧肉管够。众人闻言都哄着谢谢陈老爷赏。

  齐公公人呢?陈瑄问德叔。德叔答道:齐公公在厨房,说是要给您煲个解暑去火的汤。他老人家还真是有心了,陈瑄闻言不由感叹

  德叔,到书房我跟您说点事。

  好嘞您先去,我找个人盯着随后就到。

  陈瑄在书房里等了片刻,德叔就敲门走了进来,老爷您找我什么事情啊,德叔问道。

  没啥大事,您先坐,陈瑄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五张银票,放在德叔面前,接着说道,这里有些银子您先拿着,德叔拿起桌上的银票看了看,不由得惊异的长大了嘴,这么多啊。

  陈瑄向德叔压压手,您听我说,这些银子是我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现在昌平,通州的地价应该在三十多两不到四十两一亩,您拿这些银子在近郊置办个千亩左右的庄子,这样每年也能有些出息,咱这一家至少是吃喝不愁了。剩下的先放在您那,最近家里用银子比较多先用这些支应着。不够再找我。

  德叔连忙回应:明天修完假山,我后天就去办。

  还有啊,您记住了,庄子的地产要三七开,七成写我的名字,三成写二德的名字。

  听到这里德叔猛的站了起来,老爷这可使不得,您给二德的太多了,这不合规矩。

  陈瑄冲着德叔笑笑,您是不知道,二德这些年帮着我赚了不少钱,这些银子都是我给二德存着的,也是二德应得的。您就别跟我推辞了。除了这些,二德娶亲的时候我这还有一些呢。

  听到陈瑄这么说,德叔也就不再矫情了,给陈瑄深深地施了一礼,如此就多谢老爷了。在那个时代,十两银子就够一家三四口很好的生活两三个月了,三百亩土地不管在哪里,那都算是一个不小的地主了。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让德叔内心一阵狂跳,这可是真真实实的上万两银子啊。是别人几辈子都赚不来的。德叔淡定的把手上的银票揣进了怀里,但是些许哆嗦的双手出卖了德叔此时激动的内心。

  晚上二德快七点才回来,又是爷儿四个美美的吃了一顿包菜饭,所谓包菜饭就是用大白菜比较嫩的叶子,入开水焯一下,保持清脆的口感。用比较绵软的米饭,伴着碎红烧肉,熏干丁,熟青豆,抱在菜叶里食用。吃起来清脆爽口,肉香回味无穷。是夏日不可多得的爽口食品。

  次日陈瑄陈瑄又到各处查看了要运往翠华山的各项物品及装车的情况,一一安排停当。

  再去了趟恭亲王府跟老福晋说了准备的情况,得知两日后老福晋和小王爷就会随着太后和皇上去山西了。又帮着备办了些东西,傍晚才回到小翔凤胡同自己家。

  看了看花园的假山基本完工,已经开始装饰鱼池了。又跟德叔和齐公公交代了第二天要带上二德子去昌平的事情,准备了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陈瑄早早的就睡下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瑄就起身梳洗停当。用了早点,骑马沿着德内大街,直奔德胜门。等绕过德胜门城楼,远远就看见一溜马车顺序停在路边。二德和长贵正躬身站在最前面一辆车边,跟车里的人说些什么,

  除了车辕上坐着的车把式,还有二十多个健壮伙计护在八辆双辕二马的高棚大货车四周,车队最前面是两辆黑漆乌篷坐人的马车。

  陈瑄纵马来的最前面的马车边,翻身下马。二德和长贵见是陈瑄纷纷打千行礼,陈瑄也是拱手还礼。大供奉在车里撩开车帘子,陈瑄给大供奉行礼之后问道:师傅咱们这就起程吧。车都是昨天装好的,我都查看过了,不会有什么遗漏。

  嗯,好。咱们上午赶快点,争取早点到昌平县城打尖,免得中午晒得厉害。说罢,大供奉放下车帘子,在车里闭目养神去了。

  陈瑄招呼着该上车的上车,该上马的上马。又吩咐长贵压着车队的中段,二德垫后。十辆马车,二十多匹健马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向京城正北而去。

  京城向北都是官道,比较平坦,车队走得很快,70里地仅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就到了。不到十点半,车队就来到了昌平县城,众人轮班吃饭,饭后,陈瑄跟大供奉商量,在昌平呆着也是热,不如加把劲直接到赶到地头。大供奉看牲口也都还给力,也就点头答应了。

  因为天气炎热,陈瑄又以王府的名头在昌平县衙要了两大盆窖藏冰,放在大供奉车内,大队人马这才往昌平县城西北三十里的麻峪村行去。其实陈瑄不知道的是,修习乾坤真气一旦得到上一辈的开顶传功,就会有寒暑不侵的功效。大供奉看陈瑄的一片孝心并没多说什么,也就欣然接受了。

  这三十里的路程,并不像上午的官道那般好走,路面坑坑洼洼,大队车马行的很是缓慢。一直到下午五点多。一行人才赶到麻峪村恭亲王府的大农庄。

  这里既是王府农庄,也是恭亲王府的阴宅,恭亲王奕忻和他的三子载浚,四子载潢,以及第二女和第三女,第四女都葬在这里。

  这片陵寝是恭亲王奕忻赋闲时亲自选定的,占据了大片土地,陵寝外围将近四千亩的农田也被恭亲王府买下,这才形成了一个农庄,大批的守陵人久居在庄子里。

  庄子的大管事带着一干有头脸账房,管事,早就得到信儿,知道大供奉和外府大管事今天要来,所以算准时辰一直在庄子门口等候。见陈瑄带领着车队来带庄子门口,大家一起打千给陈瑄请安。

  陈瑄回礼之后,搀扶大供奉下了车,因为陈瑄管着外府的一切事情,所以跟庄子上这几位倒是都熟悉。便给大供奉介绍。

  庄子上的大管事姓笱名远,在这里干了三年了。笱远今年五十多岁,身材不高,微胖。虽然年纪不是很大,可是一脸的皱纹很深,怎么看都像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很能给人一种老实厚道的感觉。大供奉很多年前来过这里,这些年一直没来,所以对这些人并不熟悉。

  大供奉闻听笱远的名字,不由微微一笑,开玩笑说道:这里是够远的,这一天的车,坐的我是腰酸背痛啊。

  笱远见大管事和蔼可亲,并不拿着王府供奉的架子,心里也是不由得几分亲近。又跟大供奉见礼完毕,笱远这才领着车队进了农庄。

  先安排了大供奉和陈瑄的住处,让人伺候着沐浴更衣,又安排了其他人的吃住以及八辆货车的停放和保护。

  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已经是快七点了。笱远来到了大供奉和陈瑄所住的院子,陪着两位用晚饭。

  席间,为了解乏,几人少喝了几杯,陈瑄知道笱远也是王府包衣,老福晋的亲信,虽然不知道密室的详细位置,但是掌管着进山的人员,一切都有定好的规矩,陈瑄也就没多言。一切听从笱远的安排就是了。饭后笱远告辞去安排次日进山的事宜。陈瑄和大供奉早早的就睡下了。乡间的气温要比城里凉爽许多,陈瑄晚上睡得极好,一夜无梦,一直睡到鸡叫才起。<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