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师伯,你等我

  谭派作为华夏传承最久的老生流派,也可以说是现在所有老生流派的鼻祖。</p>

  从传承上看,谭派的七代传承让人敬佩。</p>

  毕竟只要学戏的人都知道,这个经历是多么的痛苦。</p>

  当年学戏是没有办法,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去学戏,为了有口饭吃。</p>

  练功的时候,挨打是家常便饭。</p>

  当时不光是戏曲,就算是你去任何一个职业学徒,都是要签订生死文书的。</p>

  也就是说,学徒,就跟卖身一样,就算是师父失手把你打死了,也是活该。</p>

  可想而知,当年学徒的残酷。</p>

  所以,很多名家,乃至于那些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后代很少有唱戏的。</p>

  就是因为太苦了,人家现在已经挣到钱了,有身份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受这份苦。</p>

  除非是孩子酷爱戏曲,否则的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的。</p>

  所以说,谭门七代传承,是多么的珍贵。</p>

  这是一种精神。</p>

  所以说,谭派在京剧界非常的受人尊敬,因为他们就是京剧的活化石,是京剧界的一杆大旗。</p>

  至于还有没有第八代谭派嫡传,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谭政岩的儿子还小,还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p>

  今天的谭政岩,作为武生的代表,当然是要出演他们谭派最著名的《定军山》片段了。</p>

  虽然现在的谭派被归到了老生行当中,但是最早的时候,谭鑫培先生是以武生应工,后来转为了文武老生。</p>

  文也能唱,武也能打,当年的老生演员,除非是身体状况不行,否则的话,都是文武带打的!</p>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p>

  “天助黄忠成功劳……”</p>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p>

  “大小儿郎听根苗……”</p>

  “头通鼓,战饭造……”</p>

  “二通鼓,紧战袍……”</p>

  “三通鼓,刀出鞘……”</p>

  “四通鼓,把兵交……”</p>

  “上前个个俱有赏……”</p>

  “退后项上吃一刀……”</p>

  “三军与爷归营号——”</p>

  “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p>

  谭政岩的嗓音条件,算是谭门七代中最弱的了,但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出奇的好。</p>

  嗓子痛快,这一段几乎都能倒着唱下来的《定军山》,让谭政岩演绎的恰到好处。</p>

  台下前面圆桌旁,谭圆寿和谭笑曾对视了一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

  谭政岩今年已经四十岁了,但是一直以来,他都会被同行和媒体拿出来跟自己的祖父和曾祖父相提并论。</p>

  这么多年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这个谭门第七代无数次的想要放弃京剧这条路,但是在祖父和爷爷的鼓励下,谭政岩还是咬着牙,没有一天放松过,才有了今天的成绩。</p>

  站在他侧前方的林桐,也是不由的微微颔首。</p>

  这一次,特地将谭政岩安排在最后一个,也是想要让他挑一次大梁,没想到谭政岩竟然突破了自己,真是太棒了!</p>

  当然,作为春晚的京剧,最后必须要来一次大合唱,虽然林桐不以为然,但是这也是京剧的老传统了。</p>

  十三位京剧名家从各自的台子上走下来,到了舞台的前方,分别站好。</p>

  这次的站位,在排练的时候,也纠结了很长时间,到底谁站中间,谁站两边。</p>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C位那可是很重要的。</p>

  最后,朱慧师先生还是被请到最中间。</p>

  武生谭政岩和老旦袁慧分列他的两侧,接下来是花脸孟璐和小生李洪图。</p>

  四位旦角和四位老生分别站在两侧。</p>

  这种站位的方式,跟过去以生旦为主的潮流正好相反。</p>

  但是,这样的站位,才更体会了京剧人的团结之心。</p>

  “民族艺术放异彩……”</p>

  “华夏梨园聚英才……”</p>

  “风流人物数今朝……”</p>

  “名家新秀齐登台……”</p>

  “齐——登——台——”</p>

  一出新版的《同光十三绝》让京剧再次显现出了荣光。</p>

  过去的春晚舞台上,就那么几出京剧,让喜欢京剧的人觉得听得不过瘾,让那些不喜欢京剧的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p>

  但是,今年的春晚,十三位京剧名家同登台,向大家展现出了京剧人的风采,着实的,给京剧长了脸。</p>

  而后台的实时监控也表明了这次京剧改革的成功,刚才的《同光十三绝》不但破了戏曲类节目在春晚舞台上的收视纪录,而且还打败了前面所有的节目,目前的收视率,排名第一。</p>

  虽然后面还有几个精彩的语言类节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京剧赢了!</p>

  “卧槽,这就是京剧吗?妈妈问我为啥跪着看春晚!”</p>

  “这次京剧真的是绝了,我从来没有想到京剧还能这么玩!”</p>

  “四大名旦的传人自然不用说了,全都是经典的唱段,那四位老生一起唱‘劝千岁’真的是把我给听麻了!”</p>

  “是啊,我还从来没有听过别的流派的‘劝千岁’呢,没想到还真别有一番风味。”</p>

  “原来麒派的唱腔是这样的呀,老郭唱的还是挺正宗的啊!”</p>

  “哈哈,郭德刚可是正儿八经拜在麒派的门下,学过的!”</p>

  “老旦的那段唱真的是太飒了,第一次听老旦的戏,一直以为老旦就是个配角,没想到,这比主角还要主角啊!”</p>

  “孟璐老师还是牛,这嗓音,真的不愧是花脸第一人啊!”</p>

  “还有那个小生演员,我的天,之前我的电脑声音开到了最大,没想到这小生一开口,差点就把我给送走了,这嗓子,太冲了!”</p>

  “我觉得最惊艳的还是那个丑角,哎呦,这出戏,真的是要把我给唱哭了,第一次发现丑角还这么能唱的,这嗓子,绝对不比老生演员差啊!”</p>

  “那是,朱慧师老师那可是京剧第一丑,你以为是给你开玩笑呢。”</p>

  “最后谭政岩的这一段《定军山》真的是把我给听哭了,没想到小谭现在的水平这么高了,有点老谭的意思了。”</p>

  “没错,我也觉得小谭今天的状态绝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小谭。”</p>

  “估计是师叔站在前面,小谭也卯上了!”</p>

  “哈哈,那是,林桐老师,yyds!”</p>

  “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刚才我看了一下回放,在最开始的时候,字幕出来,我发现这个节目的编导竟然是咱桐哥,我当时就给跪了!”</p>

  “我去,还真是,桐哥真的是牛掰啊,这个节目竟然是桐哥出的主意呀!”</p>

  “也难怪,这么多年,春晚的京剧就是那么几种形式,没什么新意,果然还是要有新人来,才有新点子!”</p>

  “桐哥,yyds!”</p>

  “桐哥,yyds!”</p>

  “桐哥,yyds!”</p>

  春晚的节目还在继续,林桐回到后台之后,慢条斯理的开始卸妆。</p>

  谭政岩悄咪咪的凑了过来,笑着说道,“师叔,我刚才唱的怎么样?”</p>

  看着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凑在自己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一副想要得到表扬的模样,林桐也是感觉到一阵心累。</p>

  “唱的不错,看来这一段的功夫没有白费,估计师父和师兄都会很满意的!”</p>

  林桐的话,让谭政岩笑开了花。</p>

  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于来到了十二点。</p>

  “让我们一起来倒数,五,四,三,二,一,新年到,恭喜大家,新年快乐!”</p>

  坐在后台的林桐也是和脱了靠衣的谭政岩拥抱了一下。</p>

  又是一年过去了!</p>

  林桐对过去的一年还是很满意的。</p>

  不但在华语乐坛上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而且自己在京剧界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p>

  虽然自己由于太年轻,还没有到梅兰芳艺术奖和梅花奖的评选标准,但是如今林桐已经成为了京剧界炙手可热的青年演员的代表人物了。</p>

  尤其是这一次春晚的京剧改革,让不少的老艺术家都觉得林桐这个小子不错,知道为京剧做贡献了。</p>

  虽然有不少的流派没有能够进入到这次的春晚节目中,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实力不如人。</p>

  再者说了,过去的春晚,他们也上不了台啊!</p>

  春晚在一首熟悉的《难忘今宵》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这一年春晚,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感动。</p>

  而且在结束之后,网络上大家的评论里,可以看到,有不少人都对今年的京剧《同光十三绝》表示非常的满意,认为京剧就应该多来一些这种形式,多让大家了解一下京剧的历史和传承。</p>

  被大家最多点赞的,就是那四位老生演员的“劝千岁”,大家一致认为,这才是体现了京剧演员的那种团结友爱,鼎力合作的精神。</p>

  而且很多南方的朋友对这次的京剧非常满意,因为以前的京剧大联欢,基本上都是京腔的京剧,南方的京剧流派基本上很难登上春晚的舞台。</p>

  这一次,南方京剧的代表,麒派老生陈绍云的出现,让他们都想要出去放炮庆祝了。</p>

  让你们也见识见识我们南方京剧的魅力。</p>

  不得不说,陈绍云先生的麒派,还真的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和喜爱。</p>

  毕竟麒派京剧,在京城是很难见到的,除了德云社的班主郭德刚之外,就很少有机会看到正宗的麒派戏了。</p>

  大年初一一早,林桐早早的起来,来到了师父薛红娇的家中,和师父跟崔盈盈一起吃了一顿饺子。</p>

  林桐这一年多时间的长进,看在薛红娇的眼中,也是非常的欣慰。</p>

  自己这个弟子,本来因为嗓子的问题,薛红娇非常担心他以后要干什么,但是没想到嗓子恢复了之后,竟然一鸣惊人,不但在京剧界有了一席之地,而且还在华语乐坛闯出了自己的字号。</p>

  而且两个方向齐头并进,并没有放下京剧,这就让薛红娇的心里非常的满意。</p>

  在师父家吃完饭之后,薛红娇拉着林桐说了一些体己话,之后,林桐就离开了师父家。</p>

  毕竟自己有两个师父呢,不能厚此薄彼。</p>

  来到谭家的时候,屋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谭派的传人了。</p>

  看到林桐来了之后,这些人都表现的非常客气。</p>

  “师弟来了!”</p>

  “师叔好!”</p>

  “师叔祖好!”</p>

  林桐已经习惯了这种“夸张”的称呼,跟他们一一点头致意了之后,来到谭圆寿的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师父,您过年好!”</p>

  谭圆寿穿着一件大红的唐装,胸口一朵大大的牡丹花娇艳的绽放着,映衬着老爷子的脸色非常的健康。</p>

  谭元寿的身体状况非常的不错,其实在一年前的时候,谭元寿先生就已经有点下不了床了,谭家就感觉到老头要不行了。</p>

  但是没想到,收了林桐为徒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件高兴的事冲了冲喜,老爷子现在的身体是越来越好了。</p>

  谭圆寿笑着说道,“嗯,小桐啊,不错,这次的春晚,你搞的不错啊,你年轻,多动动脑子,给咱们京剧也注入一点新鲜的东西!”</p>

  周围的谭派传人们都是用羡慕和钦佩的眼神看着林桐。</p>

  这次的春晚,林桐算是为京剧出了大力了。</p>

  年后的京剧市场突然火爆了起来,很多在初一初二演出的剧场,都还有不少票没有卖出去,但是在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这些票全都一抢而空了。</p>

  要知道,一般来说,大年初一都是一家人去拜年,然后看电影的日子,但是没想到,今年,去看京剧也成了一个选择。</p>

  不少的剧场都已经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票已售罄”的字样,一副“凡里凡气”的样子,让京剧人们看着都觉得心里暖暖的!</p>

  什么时候,京剧也能和电影一样,这么卖座了!</p>

  初一这一天,林桐好好的放松了一下。</p>

  初二,林桐就来到了明来京剧团,开始参加彩排。</p>

  初六的时候,他们要在津门的津湾大剧院演出一场全本的《四郎探母》,林桐饰演杨四郎。</p>

  初四的中午,正在剧团吃饭的林桐接到了一个电话。</p>

  “喂,林桐,明天你有事吗,能不能帮师伯一个忙?”</p>

  打电话的人正是自己的师伯,梅派青衣李正素。</p>

  “师伯,有事您说话!”</p>

  “明天晚上我在魔都有个演出,《四郎探母》,于智魁老师突然住院,明天赶不过来了,我现在正发愁呢,魔都这边的老生都有自己的演出,不知道你能不能来帮个忙!”</p>

  这么巧吗?</p>

  也是《四郎探母》?</p>

  但是,听到师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林桐笑着说道,“师伯,你等我!”</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