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知道少爷有什么高兴的事?”被笑声惊动的文云在旁边问道。

  “哦,你醒了?”听到文云问话的慧能道。

  “嗯,听到少爷的高兴的笑声,属下就醒了,不知道少爷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了?”文云道。

  “呵呵,我找到了解决长期困绕我的难题的方法了。”慧能显然还是很兴奋,但是又不愿意让文云知道,难道要告诉他自己怕死,还不是一般的怕死?这种事情说出来不说有人信不信,光是让人听到就会对自己有一种鄙夷的感觉,要知道,大唐以武立国,朝廷也不颁布禁武令,大唐人士都以能够上阵杀敌为荣,甚至后来的李白等著名的诗人也是抱负着为国杀敌的梦想,只是没有实现而已,但是他们并没有后世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通病,而是身怀绝技,像青莲剑客就是对李白的一种称呼,而且他们随身佩带的宝剑并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货真价实的杀人利器。李白在侠客行中就对这种行为大肆赞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且他本人也是对此很是向往,可是却始终与之错肩而过,最终成为梦想罢了。如果自己怕死的事情一旦传出去,那么对自己的未来的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虽然有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千夫所指,谁又能辩的明白?

  看到慧能不愿意说明白,文云就不再问了,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事情透露给别人知道的,更何况一旦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的话,就是自己的死期的到来,从小在权利的争夺中长大的文云深知上位者对于知悉自己秘密太多的人不但都防了一手,而且在必要的时候都会杀人灭口,以绝后患。所以他聪明的选择了换个话题:“少爷既然天就快亮了,就不用休息了,那天少爷教给我的那种方法真的很厉害啊,那天,那个魔门的人在我的攻击下始终和我打了个平手,但是在面对我的黑虎掏心的最普通的功夫的时候,竟然被一拳打败,不知道少爷是否可以再教给我别的功夫?”说着,文云有点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一下,要知道所谓的武功,在这个时候都是每个人的秘密,而且都是不外传的,就怕一旦有一天,自己的绝技不在是独家所有的话,被自己的敌人所掌握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而且家族思想严重,虽然李唐打破了门阀割据的局面,但是那只是在表面上,实际上,还是门阀思想严重,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不能把所谓的秘技随便传授给别人。如今自己这么厚着脸皮的问人家的武功,如果是换了个人的话,自己肯定被大卸八块了,也就是这个主人,对于自己的武功似乎很大方,所以自己才会这么冒失的问。

  “哦,别的功夫?这个可以啊,不过你要练那么多的功夫干什么,要知道贪多嚼不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精通的,虽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多个技能多点本事,但是还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虽然你那招已经练的很好了,但是还是不够精。武学中有一种说法叫化腐朽为神奇,你应该听说过吧。那并不是说一个用普通的功夫一定就能把所谓的高手给打败,不然早就高手一抓一大把了。你那招取的意思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但是一般的武功的练法是重招不重意,上乘的武功是二者并重,但是最高深的功夫,其本身却是很简单的,重意不重招,只要把握住功法里的真正的用意,也就是那种创造这种功夫的人当时的意境,也就行了。只要你能真正的把握住精髓的东西,并且领悟它的真正涵义,就能够别出一格,创立自己所独有的功夫,也就是你的绝学了。”慧能对于文云还是很看中的,把后世对于功夫的看法的总结,加上自己的结论,慢慢的告诉了他,他很希望文云能够真正的领会其中的意思。他不想他只是做为一个仆人那样存在他的身边,从这些日子的接触看来,文云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没有那种急功近利的毛病,也没有宇文家族传闻的狂妄自大,更没有其兄长宇文成都的那种目空一切,听不进任何话语的臭脾气,也许是他的经历太过大起大落,也许是他真正的懂得了如何才能够更好的火下去。不管怎么样,他不认为文云是一个坏人,当然他自己对于所谓的好坏也没有特别的定义,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于人性的一种看法而已。

  “重意不重招……重意不重招……重意不重招……精髓……意境……”文云听了慧能的话后就喃喃自语,说个不停,似乎有所领悟。

  “不错,就是重意不重招,要知道,只有真正领会了招式里面所蕴涵的意思,才能更好的用出来。读书人有一中说法,书独百遍,其意自现。跟这个想同的道理。所谓功夫的火候问题,其真正的也就是所谓招式的意境而已,如果经常用的话,就能够慢慢的,一遍又一遍的从中发觉其意境,就能更好的用出来,恰到好处的用出适当的招式,也就是所谓的高手了,而把适当的招式恰到好处的用出来,就是宗师了。”慧能有点饶口的说道,他自己也觉得很有点做和尚的味道,这么个说法跟和尚打哑谜,什么“佛曰,不可说”好象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恰到好处的用出适当的招式,把适当的招式恰到好处的用出来,这不是一个意思吗?怎么会不一样呢?”慧能最后的话看来让文云很是摸不着头脑,明明一样的话,不过把词反了过来,怎么就成了高手和宗师呢,该不会少爷他自己也不明白,拿来糊弄我的吧,想到这里,文云就狐疑的看了慧能一眼。

  看到文云的眼神的慧能又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呢,可是谁让自己就顺口的说了这么句似是而非的打哑谜的话呢,只好耐心的结实道:“恰到好处的用出适当的招式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把适当的招式用出来,刚好能克制对方,而这些招式是自己以前就用了千百遍的,这是一个高手所必备的条件,就是非常正确的判断力,非常快速的选择力,非常锐利的观察力,直到最后把它们形成一种人身的本能反映,就像吃饭,呼吸一样随时可以做到,就是一流的高手了。而把适当的招式恰到好处的用出来,这里的适当的招式不是指你平时练习的招式,而是根据对方出招的力度,方向,姿势,等对他这招所造成的效果有明显的判断力,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在花费最小的力量的情况下造成以前要费很大的力气才造成的效果。这就是宗师,他们出招的招式才是真正的绝招,因为除非再出现那种情况,不然他们自己也用不出来同样的招式。因为他们的招式不是经常用的,而是自己临时创造的,继承别人的东西是高手,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才是宗师。明白了吗?”

  “哦,似乎有那么点意思了,不过还是不明白,因为那似乎太困难了。”文云想了半天,才说了这么一句话。

  “……”看到这么个木头,慧能真的是每力气了,也许自己真的是很不适合做老师,因为不但没有那种做老师应该有的耐心,而且练怎么教人的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明明自己很明白,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讲解了,可是人家却是懵懵懂懂,听不明白。

  只好尽量收回自己的怒气,慢慢的解释道:“这么说吧,你的那招拳法练习的时候有什么感想没有?”

  “感想,什么感想?”文云不知道他在问什么。

  “……”头上已经浮出了青筋了,他拼命的吸着气,怕忍不住就抓个人痛扁一顿。

  “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看到慧能的表情,文云了解到自己似乎真的做错什么了,没有人看到别人青筋暴露,满脸铁青的情况下会认为人家心情不错的。

  “没什么,也许是我说的太深奥了。你自己回想一下,你练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感觉?”慧能竭力控制着自己。

  “感觉,晤,有,我每次练习的时候都有一种天下惟我独尊的想法,好象忍不住就要把什么东西给打碎了似的,这是不是我走火入魔了?”文云提到这个,好象很是担心,怕自己真的走火入魔。他可是深知走火入魔的可怕的,当年独孤家族的老太太就是因为走火入魔才差点没命的,当年还请他们宇文家的人去看过,结果也没有治好,后来不是碰巧遇到寇仲的话,可能那老太婆就那么没了。对于这个宇文家的对头,他可是很清楚的,独孤家在隋唐两朝都过的不错,哪像他们宇文家,如丧家之犬一样,而且当年如果没有独孤在里面捣鬼,宇文家未必会败的如此之惨,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愿意发生的事也都发生了,还想他干嘛,他轻微叹了口气,向慧能看去。<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