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无敌

  唐军西进,意味着西土将翻天覆地。</p>

  基马克人明显不愿意看到。</p>

  他们占据伏尔加河至额尔齐斯河的广大草原,日子别提多快活了。</p>

  结合之前斥候的情报,萨图克与基马克人鬼鬼祟祟的,应该是听信了萨图克的蛊惑。</p>

  如果基马克是当年的大突厥汗国,的确有这么大的面子来劝和。</p>

  但现在的他们凭什么?</p>

  大唐崛起太快,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时间,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在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帝国。</p>

  古有夜郎自大,今日的基马克人亦不遑多让。</p>

  看这使者的架势,似乎只要李晔不同意,他们就要挥师南下,把大唐连锅端了。</p>

  李晔按捺住心头的怒气,依然笑道:“如此甚好,西土流的血已经够多了。”</p>

  使者目光一闪,“八剌沙衮是喀喇汗人的故地,皇帝陛下理应归还博拉格汗。”</p>

  “大胆!”</p>

  “你们是什么东西?”</p>

  “放屁!”</p>

  帐中诸将皆怒骂起来。</p>

  李晔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这个使者,如果基马克人都是这种货色,那么中亚大草原给他们就有些不合适了。</p>

  这种盟友将来也只能坑了大唐。</p>

  也难怪蒙古人一刀捅过来,三两下就倒了,被蒙古人立了一个钦察汗国。</p>

  看来日子过的太舒服也不行,突厥人明显退化了,没有他们祖宗那般对战争的敏锐。</p>

  唐军劳师万里,就凭他们一句话就退军?</p>

  一开始李晔是愤怒,后来就变为欣喜了。</p>

  这年头这么天真的人还真是少见。</p>

  跟历史上的宋徽宗一样魔幻。</p>

  李晔伸了伸懒腰,脸上表情越发柔和。</p>

  使者见李晔脸色,还以为是惧怕,越发得寸进尺,“皇帝若是不允,我们将联合博拉格汗、埃米尔围攻唐军!”</p>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p>

  在背后挑动的人也呼之欲出了。</p>

  虽然不知道他们三方达成了什么协议,但萨图克这么着急把基马克人推到前台,莫非有图中亚草原之心?</p>

  辛四郎当场就要下去踹人,刘知俊已经拔出横刀,沉稳的李嗣源、高行周、高思继等将也勃然大怒。</p>

  “哈哈哈……”李晔鼓掌大笑起来。</p>

  将帐中诸将的怒气暂时压了下来。</p>

  此番西征,本来只打算恢复河中,然后找两三个对抗大食法的盟友就算了。</p>

  现在基马克人自己往刀子上撞,那就怪不得别人了。</p>

  也可能他们觉得唐军兵少,不足为惧。</p>

  喀喇汗人、基马克人、萨曼人,加起来,兵力将近四十万。</p>

  人多胆子就大一些,口气也大一些。</p>

  基马克当了几百年的中亚草原霸主,有些眼高于顶了。</p>

  但战争绝非表面兵力对比这么简单。</p>

  笑完之后,李晔对使者道:“回去告诉你们可汗,朕同意了,大唐劳师远征,也差不多要归国了。”</p>

  “陛下!”帐中将领全都半跪在地,一脸的不甘心。</p>

  使者脸色大喜。</p>

  李晔客客气气的送使者出帐。</p>

  还送了从八剌沙衮抢来的十车金银财宝。</p>

  将士们一脸愤恨。</p>

  李晔回到帐中,立即换了一张脸,威严、沉稳如往昔,“诸将听令!”</p>

  帐内气氛瞬间绷紧。</p>

  “基马克人犬豕尔,不知所谓自寻死路,令李嗣源领本部八千河东铁骑、李祐领燕然军镇司两万蕃汉骑北击,汇合弓月城李存审部东西夹击,一举荡平基马克、喀喇汗人!你二人可敢应命?”</p>

  河东系将领们大喜过望。</p>

  李嗣源拜在李晔面前,低垂的双目中神光时隐时现,“末将领命!”</p>

  李祐也跪在面前,“末将领命!”</p>

  其他将领投来羡慕的眼神。</p>

  “诸军各自安歇,明日佛晓,扫平怛罗斯!”李晔高声喝令。</p>

  诸将人人欣喜。</p>

  大军一路西行,也只有杨师厚、李嗣源大展神威,其他大将都还没见过血。</p>

  心中都憋着一团火。</p>

  现在到了释放的时候。</p>

  至于战争结果,李晔没有丝毫担心。</p>

  以兵力揣测战斗力,无疑是最愚蠢的。</p>

  塔拉斯河谷之战,李晔差不多看出萨曼人的战斗力,近万骑兵,伤亡大半,而黑云长剑都,只付出四百人左右的伤亡。谷</p>

  时至今日,大唐诸军的差距其实并不太远。</p>

  都是从刀山火海里冲出来的精锐。</p>

  斗志高昂。</p>

  进攻精神才是大唐将士们神兵利器。</p>

  唯一有威胁的也就纳尔斯身边的几万铁甲步骑,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古拉姆近卫军。</p>

  当然,这一夜李晔是注定睡不着的。</p>

  有太多东西需要细细思量。</p>

  不知不觉间添了几缕白发。</p>

  翌日,天还未亮。</p>

  将士们人人精神抖擞,一双双杀气腾腾的眼神,仿佛黑夜里的星辰。</p>

  李晔亲自在大营前为将士们送行。</p>

  这是一个由大唐将士们掀起的大时代。</p>

  波澜辽阔。</p>

  将士们也望着李晔,望着他们的皇帝。</p>

  大食法有信、仰有精神力量,大唐同样也有。</p>

  在华夏最危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扛起刀枪,以血肉筑起城墙。</p>

  但李晔不想躲在血肉城墙后面防守,他想趁着这勇武的时代,杀出去,让华夏文明走的更远!</p>

  如果文明的本质是征服与杀戮,那杀出个尸山血海。</p>

  凭什么华夏就该承担苦难?</p>

  凭什么那些屠夫们能占据丰饶的土地?</p>

  凭什么最优秀的文明要蜗居在东方大地上?</p>

  寇可往吾亦可往!</p>

  所以,李晔来了。</p>

  大唐也来了!</p>

  黎明在东方地平线上露出一线鱼肚白。</p>

  曙光渐渐出现在东面,与此同时,西面火光大起。</p>

  哭喊哀嚎随之而起。</p>

  北面亦传来大地震动的声音。</p>

  大唐忠勇的将士已经在奋战。</p>

  无数年轻不年轻的身影在火光前跃动,在火光前倒下。</p>

  李晔望着西面,情之所起,眼前忽然模糊起来。</p>

  无论建立多么大的功业,本质上,他还是后世的一介屌丝,有深沉而真挚的情感。</p>

  而不是传统帝王冷血的算计,精致的利己考量。</p>

  也许如今的大唐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勇武的进攻精神和开拓精神被保留下来,这就足够了。</p>

  后人必会沿着自己的脚步向前走。</p>

  从日出到日落,李晔久久的望着西面。</p>

  萨曼人的营寨已经成了一片废墟。</p>

  远处,高昂的欢呼声此起彼伏。</p>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p>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p>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p>

  ……</p>

  豪迈之声随着春风隐隐约约传来,并渐渐远去。</p>

  战争与诗,一起构成一个宏大场景。</p>

  令人无限缅怀。</p>

  西面安静下来,北面也安静下来。</p>

  十几名斥候不断在战场上来回奔跑,将大战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李晔。</p>

  “刘知俊将军率天策右军突破敌方甲阵!”</p>

  “高思继将军引铁骑踏破敌营!”</p>

  “高行周将军攻下怛罗斯城!”</p>

  “殿下与李嗣源将军大破基马克骑兵,斩杀万人,俘虏两万,正在追击之中!”</p>

  ……</p>

  一件件捷报传来,营帐中黑云长剑都、亲卫都将士欢声雷动。</p>

  “儿郎们建不世之功矣!”辛四郎文绉绉的来了一句。</p>

  让李晔一阵错愕。</p>

  守在营前的夏鲁奇身影激动的颤抖。</p>

  原本困顿的李晔,心中仿佛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令他容光焕发。</p>

  他伸了伸懒腰,吼了一声:“大唐无敌!”</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