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如回家挖红薯

  许真的母亲林月娥知道儿子要回来的时候欢喜不已,早早的收拾了一下屋子就在镇上等着他了.

  “妈!”下车以后看到母亲的身影,许真远远的亲切地喊了一声。

  走到跟前,许真丢下行李,拉过母亲的手。一年未见,他发觉母亲似乎又长了一些皱纹,看到母亲,他觉得农村的日子永远不可能只是遛遛鸟,钓钓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农村的艰辛也许只有身在并且心也在农村的人才能体会!

  “二宝,先回家!”

  林月娥一个人在家照看许真年事已高的奶奶,而许真的父亲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

  “要摩的么?”车站旁边有很多跑摩的的司机。

  见许真拿了不少的行李,摩的司机显得很热情,赶忙过来帮着把东西绑摩托上,边绑还边问:“几村的?”

  “四村!”

  “十块钱送到家!”

  许真的行李蛮多的,就叫了两辆摩托车,一辆拉行李,他和母亲坐一辆。

  “妈!奶奶身体好吧!”

  “好着呢!听你要回来,一直念叨着呢!”林月娥笑道。

  几分钟之后,摩托车到了家门口。

  许真的父亲许年常年在外打工,干的是普通农民工干的活,多年辛苦把许真姐弟拉扯大。许真大学毕业之后,许年的压力减轻了一些,然后加上这几年收入也增加了,就在老家修了一栋三层小楼。

  这会儿许真的奶奶李桂华正坐在院子里收拾柴火,见到孙儿回来,笑得合不拢嘴。

  搬下行李,给了钱打发走了摩托车,许真十分高兴地找来一根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帮着奶奶一起收拾柴火。

  “奶奶,我给你买了你最喜欢吃的硬糖!很甜!”许真把一包奶奶肯定嚼不烂的硬糖递到奶奶手里。

  虽然已经八十余岁,但李桂华老人身体还很硬朗,只是牙齿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喜欢吃糖,但对那种粘乎乎咬不断的糖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并非是许真不孝顺,而是李桂华只能吃这种用唾液慢慢舔化的硬糖。

  “幺孙真是孝顺!”李桂华欢喜地接过去,十分珍惜地放在怀里。

  “奶奶,我剥给你吃!”许真撕开包装袋拿出一颗剥掉糖衣喂到奶奶嘴里。

  “好甜!”李桂华用仅剩的几颗牙齿轻轻的磨,还不忘舔舔舌头。

  ……

  吃了晚饭,林月娥忙着要给许真收拾房间,但许真让母亲去休息了,他自己把房间收拾了一下。

  当他拿出那串项链准备收起来的时候,却突然看到项链似乎起了一些变化。就把项链下意识放进了裤兜里。

  ……

  第二天。

  常年过惯了闹钟叫醒的日子,这没了闹钟,他真的是一觉睡到自然醒。

  等他睁开眼睛,感觉肚子早就饿了,看看时间,已经早上九点多了。他下楼去厨房里翻得锅盖叮当响,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就着很酸但很香的泡菜,许真喝了两碗还有一点热度的稀饭。

  吃饱喝足以后,许真听到房后有动静。

  “妈!”许真跑过去,看到林月娥正挑了一担新鲜的红薯回来。

  “起来了,稀饭还在锅里热着呢。”林月娥把红薯倒进旁边一个干燥的地窖里。

  地窖不大,四四方方的,一般也就是许真家乡这边的农户挖来储藏红薯的,这种地窖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地窖,因为大部分都是建在地面的。

  红薯堆满以后,就用竹条和塑料薄膜支起棚顶,然后隔绝空气,以达到红薯保鲜和防腐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红薯也能安全过冬。

  毕竟许真家乡这边霜期只有那么几天。这样建的地窖,红薯也不会冻着。

  “妈,怎么不叫上我呢。”许真一把拿过倒掉红薯的竹筐。

  “你昨天坐车累了,就好好歇着吧。”

  “我又不累,在哪块地?”

  “垭口土。”林月娥当然也用不着跟儿子客气,当然更用不着拦着儿子不让儿子下地干活,所以告诉了许真地头。

  “嗯,那你回去锁门,我也去……”

  许真挑着竹筐走了几条田埂就来到了那块属于自己家的承包地。这会儿奶奶也正搬了一根小板凳在一堆红薯边坐着,清除红薯上的泥。

  许真家乡这边的泥土是典型的红土,黏性比较强,而且这边雨水量比较大,这样的土地就容易板结。这样的土壤使得这边产的红薯品质非常的好。

  好在,这几天正是挖红薯的时节,但却没有下雨,红薯上的泥还不算多。

  见到奶奶都在地里忙碌,许真那更是不好意思偷懒了。

  他放下竹筐,拿起了那把他其实已经多年未用过的锄头。

  没挖几下,他就觉得自己有些虚,他知道自己那是继发性哮喘导致的情况。好在,并不严重。他用锄头支着手,仰头看着对面的山坡,绿油油的山坡上,不时有几只鸟飞过,比起镇上那条破水沟,许真觉得这才更像是自己的家乡。

  放慢了一些速度,许真又继续挖红薯。

  红薯的藤子已经被林月娥给割掉了,挖开一块地垄,几根又大又圆惹人喜欢的红薯就冒了出来。

  “妈,今年的红薯看着好大一根一根的。”

  “是啊,今年雨水不错的!”林月娥见儿子拿锄头挖红薯,她就拿扁担平放在地上,坐着清理红薯上的泥土。

  “呀!挖破了!”许真听得锄头呲的一声,翻开来看,深色的泥土中间有一块洁白,那就是红薯块根的肉。

  这根红薯比他想象的大。

  当然,也还因为多年没干农活的他,已经没有那么熟练了。

  ……

  忙活了两个钟头。

  这块一亩见方的红薯地差不多收了四分之一。

  果然还是丰收了的,许真接连挑了好几挑回去了。红薯这种农作物本来就高产,亩产上万斤都是可能的。

  许真估算着,自己家这块红薯地就算没有万斤,五六千斤是可能的。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林月娥准备收了活计回家做午饭去了,李桂华也回去了。许真继续留在这边再挖一些。

  林月娥见儿子累得满头是汗,蛮心疼的让他也回去休息了,但许真觉得这秋日的太阳也不算毒辣。再说,他回来又不真的是修身养性的。

  一个人弄了一担红薯,这一担怕是有**十斤吧,这还是比较小的竹篓,不然得有一百多斤。红薯本来就比较沉。

  挑出去没走几十米,许真就感觉肩头重得不行,只得放下休息。h118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