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袁云风

  回到县衙,薛慕华也不开堂了,为了方便百姓观看,他直接征用了一个杂戏班子的戏台,就在上面开堂审案了.

  楚越把案情又重新复述了一遍,向薛慕华拱手说道:“综上所述,大人,这李一从高公子嘴里得知高小娘子日常行踪,垂谗于高小娘子美色,便暗下兽心,借高小娘子回家之际,突下杀手,掳走高小娘子,弓虽女干后杀人毁尸,李一杀人案,全情合理合法,证据确凿,不容抵赖,请大人判处。”

  薛慕华装模作样的摇了半天头,其时这个绿矾油之类的他一点都不懂,但是正如楚越所说,此案已经是事实俱在,不容抵赖了,薛慕华自然不会跟民心过不也,更不会跟政绩过不去,义正严词的判了李一死刑,当场行文上复开封府,只要开封府复核同意再经刑部堪验,李一就死定了。

  当下几万百姓发出震天响,齐心称赞楚大仙长,什么样的都有,不少更是暗暗下了决心,回去后,一定把仙长的蛋蛋煮了给婆娘吃给儿子吃给父亲吃,那些晚去一点的,心中暗生懊恼,捶兄顿足。

  李一案的影响持续发酵,当天下午,县衙里就来了许多群众,目的只有一个,求见楚大仙长,理由却花样百出。

  有的是询问楚大仙人的蛋蛋的吃法,是蒸着吃好,还是煮着吃妙,亦或是把楚大仙长的蛋蛋炸着吃更香?

  有的是商人巨贾,来求楚大仙人做法保佑其能儿孙满堂,妻妾安宁。

  有的是思念家人,求楚大仙长召魂一问。

  更有求夜夜金枪不倒,长胜不衰的富家二世祖。商丘富裕,这公子哥们着实不少……

  总之是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不但搞得楚越满脸通红,更是把儒家斗士薛慕华气得暴跳如雷,本来他是准备冲出去把这些无聊人士痛骂一顿的,可是一冲出县衙,自已倒是傻眼了,求神拜佛的人数之多,之贵,单个的话他凭着后台硬,还可以痛骂一下,而这许多捏成一群,碾死他一个薛慕华错错有余。

  而且,随着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奇,来的人的身份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可怕,薛慕华的官抵彻底变成招待所,但不论谁求见,楚越一概拒绝,反而搞得薛慕华为了不让学生得罪太多人,解释得嘴角破裂,眼角起泡。

  下午时是临平山上的三清道长袁云风来了,薛慕华很想拒绝,但是鼓了半天勇气,还是没敢拒绝这个前前朝,前朝,今朝都极为尊贵的人物,垂头丧气的有如同斗败了的公鸡挥挥手叫人去请楚越了。

  楚越躲在房里,服待着楚老爹睡下,看着楚老爹嘴角带着的那抹欣慰和幸福的笑容,楚越心里也充满了快乐,相比于失去亲人后才知道珍惜,从来没有亲人的人更能理解亲人这个词的含义。

  楚越依旧用书挡住了蜡烛的光亮,昨天用的还是油灯呢,心思却飘在了李一案上,他在思索着为什么前十几任推官县官们都没有查出李一案的真相了。

  虽然,大环境下是几乎人人信鬼神,在找不到尸体,人间蒸发的前提下,相信高杰被厉鬼所捉去,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这十几任推官县官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因为查高氏的推官县官们很多,所以,各个方面上都有人在查,包括高杰公子的私生活同样有人在查,并且详细记录在案。

  高杰公子爱上青楼狎女支,这是商丘人人都知道的事,但是,高杰公子却时常一夜多女,最高的记录甚至是一夜八女,这也是其爱上青楼的名声传遍商丘的一个原因,如此英勇善战,不传遍才怪呢。

  可是,高杰公子的身体却并不是太好,这似乎是高家的一个传统,高杰公子和高家男丁似乎有些相似,都是面白,气短,体虚,汗多,呼吸如雷,这看起来,像是支气管炎的毛病,这样的人往往都体质虚弱,下面自然也不会持久,更别说是一夜八女这么变态了。

  很明显,高杰公子是吃药助兴了,但是高杰公子是吃什么药,从哪里买的,这些都没有人知道,没人去查,概因为,高杰公子是马上风而死,与高小娘子的死毫无关系,而且这种事也并不好听,所以没有人去查罢了。

  然而,楚越却很轻松的从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他把高杰公子的所有案情都调阅了出来,包括高杰公子去青楼的所有记录,而当晚的女人次数,跟高老夫人在高小娘子案中的口供对比起来,轻轻松松的得出高杰与李一认识的重要证据。

  在高杰公子还没马上风死之前,每一次高小娘子去临平山拜三清时,高杰公子都是陪同的,然而高杰公子却从来没有在观里多待,每次上山后,总会先离去一段时间再回来,而这一段时间,很明显就是去找李一**(和谐)药。

  三清观主袁云风乃是皇家御用道士,做助性的药给皇家用那是必然的,历朝历代道士似乎都会jian职**用品商人,而三清观进贡的所有这方面的药物,都是李一所做,这在袁云风的供词中也有体现。

  袁云风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造药人是谁,但是,想一想就知道,李一是给三清观提供绿矾油等各个铺助类化学用品的人,而袁云风道观里,除了他自已,就二个道童了,再加上李一在提纯绿矾油上的非凡贡献,袁云风不亲自做这些东西,不是李一做的,又是谁做的。

  这做出来的东西是进贡给皇家的,像袁云风这么有名望的人,自然不会把它卖给私人,败坏自已的名声,除了李一就没谁了。

  从另一点也可以证明高杰的助情药必定是从李一那买的,就是他陪高小娘子上山后,都会先离开道观,一段时间再返回,理由都是去山中观风赏景,那时间的长短都是只够从观里到李一住所的来回。

  而每一次陪高小娘子回来后,高杰公子都会变得异常生猛,一夜几女的记录,往往都是那几天。

  所以,高杰公子必然认识李一。

  至于为什么高杰公子不在平时去李一那里买药,而非得是每月初一陪高小娘子上山拜观时买,那就简单了,古代农历带有严重的道家色彩,道士献丹也多是初一日早晨,每月阳气初开,取天地第一阳的道理了,这在风水相师,江湖术士的书里多有记载,唐史中,也有正一月献丹的记载。

  李一每月炼丹,也定是月尾上缴,其中为防止炼丹失败次数过多,都会多炼些了,月尾上缴前查看,挑出炼坏了的,补上。

  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生产产品,比如原定生产一万个,但是一般都会生产一万一千个,检验时检出不合格的产品,正好用那多生产的一千个补上,不然,如果万一不和格的多了,没办法交货就麻烦了。

  这就是高杰公子都是初一日陪高小娘子去山上的习惯了。然而所有的人都以为高杰公子之死与高小娘子的死没有任何关系,从来没有人去查这一条线。

  确实,这两案情相距太多,没有被人扯上一块去,也很正常。

  高杰公子与李一认识,而且常常见面,而李一却在十三份供状中,只字不提,这一条巨大的疑点,就被所有人忽略了。

  其二,就是那些县官推官们的专业知识的不足了,这些人读的都是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对绿矾油一窃不通也是情有可原,然而,他们在查探那个绿矾油坑时,却只用水火棍来捅捅,在发现没有尸体后就不再查了,却也是重大失误。

  虽然那两个坑确实是藏不了两个人,他们查尸心切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他们去详细了解绿矾油的特性的话,说不定,也会起些疑心的。

  可怜呀,可悲呀,高氏娘子的冤案足足过了这十四年,才算昭雪,大白于天下,不能不说让人扼捥叹惜。

  楚越眉头紧锁,他是一个法医出身的人,而且是一个享益全球的法医,对自已的“同行”如此低的专业水平,不禁摇头暗叹。

  “公子。”薛福的声音有些低沉,有掩饰不住的疲劳,他敲着自已的老腿,心里暗叹,楚大仙长,你施个法吧,再这样下去,我这腿就要跑断了。

  “不见,薛管家,你还是别来了。”楚越也是烦燥,你跑着累,我听着也累呀。

  “公子,这可是三清观观主呀,老爷说这人拒绝不起呀,那可是三朝隐国师,我声不显,却尊贵非常,公子,您还是见见吧。”我也不想来呀,薛福心中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这种人断然不会是来问自个的蛋蛋是如何吃法的,楚越对道家同样很感兴趣,跟这样的道法精深之辈交流一下,也是乐事,这人倒确是不可不见。

  PS:实在是顶不住了,大脑都要炸了,还欠三千字,明天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欢迎提意见,欢迎发贴,欢迎入群。<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