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金饭碗

  (感谢风檐的评价票,感谢大耳郎的打赏。^_^)

  长乐公主的事并不算宫中秘闻,赵剑秋知道长乐被宣和帝从公主降为郡主,并被无限期的禁足宫中,连带着其生母娴妃也被降为娴嫔。

  不过在除夕的当天,听说永安公主和太子特地为妹妹求情,宣和帝看在快过年的份上,于是同意解除长乐公主的禁足令,不过郡主和娴嫔的称呼仍然不变。

  皇上大概是气消了。赵剑秋听到这消息也松口气,长乐郡主的未婚夫毕竟因他们而没了,如今她希望长乐能再寻到如意郎君,重新生活。

  “曹永志、郑文杰、郭少普…”柳易生一个个点过去,“这几个都不差,你说皇上会选谁?对了,周兄的条件也不错。”他猜测的目光停在周欢身上。

  周欢的心理素质和他的身板一样坚强,对柳易生的说话丝毫不忙乱,反而还击道:“柳兄怎么忘了自己,你自身的条件只怕早就桃花满天飞了吧?”

  赵剑秋闻言不仅微笑,她可绝不担心自己被选上,家里的惜惜就是她的护身符、挡箭牌,哪有未婚配过的公主或是郡主给人当填房、后妈的。

  柳易生对周欢的玩笑毫不脸红,只当作是夸赞:“我条件当然不差,不过我看公主、不,郡主找谁也不会找我和天暮、剑秋。”

  江天暮赞同的点头:“郡主一定还在怪我们呢,再说哪有嫁给前未婚夫的仇人。”他可不认为依长乐的个性是关两天就能改好的。

  “如果皇上做主,郡主不嫁也不行吧?”周欢还不了解长乐的脾气,而且在他看来,江天暮三人破了杭州府莫忘尘的案子,等于救了郡主后半辈子的幸福,公主报答还来不及,怎么会记恨呢?

  说话间,宴会正式开始了,宣和帝起身祝酒,群臣拜倒谢恩,然后再坐回位子饮宴,酒酣耳热,加上邻桌的也互相敬酒,几人就没再提长乐郡主的话题。

  不光是柳易生看出宣和帝的用意,在场的年轻人既然都是潜力股,眼力也都是有的,不过饭桌上表现不了才干,他们只能努力让坐姿更挺拔,仪态更优雅。

  挺胸抬头不苟言笑,那哪是在吃饭呀,赵剑秋看在眼里,也只是在心里摇头,手上动筷子的速度可丝毫没减慢,不吃饱了是自己吃亏。

  有她这种想法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人知道自己被选进来不过是陪衬,所以干脆化悲愤为食欲;有些则是自视清高,不愿与皇家结亲,免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看成沾了妻子娘家的光。

  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尽情吃喝说笑,宴会的气氛才一直热闹下去,宣和帝一直微笑着和身边人说笑,目光看似不经意的扫过全场,然后在众人都酒足饭饱后,适时的宣布宴会结束。

  陪皇上吃饭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吃饱喝足还又另得份赏赐。

  柳易生正五品得到的是一对小金壶和一副奇楠香手串。赵剑秋和江天暮都是正六品,得到了一对赤金小碗,周欢是正七品,礼物是一对小金瓶。

  虽然这些赏赐远不如正一、二品那些高官的得到的东珠、珊瑚树、水晶缸等礼物名贵,但也让赵剑秋再次感觉到自己进了好单位。

  新年快乐!朝廷真的让人体会到了过年的美好,赵剑秋笑逐颜开的捧着赏赐,前世今生,她可是第一次实实在在体验到“捧着金饭碗”是什么感觉。

  参加宴会的众人都是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宣和帝满意的看着臣子们的表情,他自问还是个好皇帝,天佑王朝国运昌隆,这点离不开臣民的努力,他也体贴的与臣子一同分享。不过,他这父亲当得有些失败…

  宣和帝目光在某处多停顿了下,然后又回到自己这桌,整场酒席下来,太子就没有和平王主动说过一句话,而平王也没敢和太子说一句话,如果不是驸马在座调和,那这全场最荣耀的一桌也会是最冷清的一桌。

  宣和帝也知道“天家无亲”的道理,他也从不敢奢望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失望的是这两个儿子可不如他当年的兄弟们,那会儿不和都是在暗处,表面上谁不称赞他父皇教导有方,众皇子个个知书达理。

  这样藏不住心事怎么能当好皇帝?宣和帝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是同样失望,他招来李公公低声吩咐几句,众人就看见李公公向某一桌走过去。

  李公公走过去的正是赵剑秋这桌,不过他要找的人不是赵剑秋:“江主事,周副指挥使,皇上召你们过去。”

  江天暮和周欢互看一眼,然后在全场人的瞩目之下走到御座前,施礼。

  宣和帝微笑着让两人起身,说道:“你们的家都不在本地,过年时未免冷清了些,干脆这几天就留在宫里,陪朕热闹一下。”

  皇帝说话就是命令,周欢就算不想再和皇室多牵扯,也只能低头谢恩。江天暮想到能吃到莫先生做的饭菜,倒是心甘情愿留下。

  家不在本地的官吏多着呢,宣和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独留了周欢和江天暮,这就难免引起多方猜测。

  就连柳易生在退席后也对赵剑秋说道:“皇上不会是打算在周兄和天暮中间选一个当女婿吧?”

  周欢的妹妹能当太子妃,本人当然也有资格当驸马;江天暮是天下首富江家的嫡子,本身又有功名在身,也是个好人选。不过赵剑秋不看好的却是长乐郡主,如果没有皇家做背景,长乐郡主有什么能做贤妻良母的优点吗?

  “放心吧,周兄和天暮都是有主见的人。”柳易生话里的意思也不看好长乐郡主在这两人中选夫婿。

  赵剑秋笑笑,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等事情明确了再担心也来得及,她还是赶紧回家让惜惜看看这金饭碗吧。

  “给你。”柳易生把今天赏赐的奇楠香手串送给她。

  赵剑秋没料到柳易生突然给自己送礼,怔了怔才推辞:“我不要…”

  “不是给你的,是给惜惜的,小孩子最容易发烧了,而奇楠香气味清凉,能养生治病。”柳易生说的体贴,赵剑秋也不好再推辞。

  “那我代惜惜谢谢你。”赵剑秋接过礼物,“我们好久就没聚一下了,不如去我家吃个便饭如何?”她现在身无长物,拿不出像样的回礼。

  “不了,太子府今天还有晚宴,我现在就得过去了。”吃饭都得连着来,柳易生现在可是一点都不饿,不过去太子府主要也不是吃。

  “太子府?”赵剑秋现在也是官场中人,她知道元旦夜去太子府意识着什么,这么说柳易生已经选择站队了。

  “是去太子府,那边还有同僚等我呢,告辞了。”柳易生倒笑得洒脱,他给赵剑秋礼物时可没避着人,不少同去太子府的官吏都看见了,太子…也看见了吧?

  柳易生选择站在了太子那边?赵剑秋不仅皱起眉头,她不喜欢应天宏,甚至因为宛露的关系对他还有些反感,不过自从搬新家、工作单位换成都察院后,她就再没和太子正面接触过,想不到柳易生却加入了太子的阵营。

  但这也怨不得柳易生,宣和帝只有两个皇子,太子赵剑秋出于私心不喜欢,可要把天下交给平王治理,别说宣和帝了,就是赵剑秋都不放心。

  既然储君的人选已定,柳易生的站队就无可非议,而自己,赵剑秋打定主意,如果太子再强迫她,她就辞官归隐。

  ……

  太子请客是明着来的,对于参加宴会的有什么人,宣和帝自然一清二楚,不过他从不去管这些,臣子可以选择未来的效忠目标,当然,同时也要做好承担站错队的代价。

  “你们就住在宝文堂吧,”宣和帝亲自定下周欢和江天暮的住处,又伸手招一直跟在后面的平王近前,“明儿,你周欢哥哥可是今科的武状元,天暮哥哥是今科的文榜眼,他们在宫里的这些日子,你要多讨教讨教。”

  怎么皇上召他们进宫不是为了郡主而是为了平王?周欢意外是意外,但他更乐于见到任何不利于应天宏的场面出现,当下恭恭敬敬行礼道:“周欢见过平王殿下。”

  “不必行礼了,论起来你们都算是明儿的兄长,以后就兄弟相称吧,见了面也不用拘束。”宣和帝如是说道。

  这可是难得的恩典,有谁能真正和皇帝的儿子称兄道弟?周欢和江天暮再施礼:“遵旨。”

  遵旨,就是表示他们就算真和平王称兄道弟,也只是遵照宣和帝的旨意行事,为臣的身份两人并不敢忘。

  宣和帝明白,看看身边怯懦的小儿子,这孩子以后做王爷倒是好材料,肯定不会让皇帝惦记,可太子就因为这个弟弟太无能了,所以越发的张扬,自己在还好说,要是哪天应天宏登上龙椅没人管了,那这列祖列宗治理了三百多年的天下会变成什么样?

  宣和帝在心里叹息,他现在还不放心,之所以立应天宏为太子,不过因为那孩子是嫡长子而已,“好好跟哥哥玩。”他把庶出的小儿子推上前,却是一语双关。<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