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探监牢

  解县王涛王大少,其人文不成武不就,但却因为有个好妹妹而闻名省内,其妹是当今太子的宠妾。

  太子妾室不少,所以大舅子小舅子也不少,但王涛仗着妹妹当靠山,着实是在浙江省横着走路的,这么个麻烦人物出了事,萧森能不麻烦吗?

  死得好!赵剑秋没见过王涛,却一直当他是最大的仇人,听到这人死了,真有种恶有恶报的痛快!

  该!柳易生也在心里喝彩,他为解县所有美丽的女性欣慰,她们终于可以放心的将自己漂亮的脸蛋展露于阳光之下了。

  高兴归高兴,但毕竟都是经过风雨的人,就连赵剑秋也知道喜怒不形于色的必要,所以她板着脸问道:“这事太子可知道?”

  见这些钦差大臣都知道王涛的背景,萧森松口气:“已经派人报上去了。”若是有钦差大臣出手管这件事,可是省了他的麻烦。

  赵剑秋倒是在担心,她应该在太子派人过来之前去趟解县王家,看能不能找到李氏的下落,一旦太子府来人,她就很难穴手这事了。

  柳易生是知道内情的,所以他貌似不经意的提议:“要不我们去解县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他对那劫匪可是挺佩服的,简直就是为民除害,应该去见见。

  赵剑秋自然千万个愿意,但钦差的责任主要是莫忘尘的案子,三百万两百姓的血汗钱,如果不找到,明年拿什么修河,加重百姓的赋税吗?

  看她犹豫,柳易生推推江天暮:“天暮,我们去解县看看,这边先交给你了,没问题吧。”话是问话,但他相信江天暮的能力。

  江天暮并不情愿:“不过一个乡下土财主,至于惊动两个钦差吗?再说劫匪不是抓住了吗?”最重要的是,这么大热天,干吗将工作都塞给他一个人。

  “江大人,那个王涛可是太子的大舅子,他出了这么天大的事,看看也是应该的。”看在和江豪楚私交不错的份上,萧森提醒到,这天下现在是宣和帝的,但将来可是太子的,讨好人要早下手。

  不就是一个小妾的哥哥吗?论什么也比不上周欢,江天暮也提醒萧大人:“萧大人,这所谓天大的事,我想只有一个人出了什么事才算是天大的事吧?”讨好太子就算了,太子的大舅子多得是,有必要吗?

  萧森当然知道他指的是那个人是天子,顿时汗流浃背,他讨好的过了,要是这话传到宣和帝的耳中…

  看萧森这样,江天暮总算高兴些了,用把柄在手的感觉就是好啊,尤其是总督的把柄,“你们要去解县就去吧,记得快去快回。”他心情好就好说话。

  ……

  惊觉自己讨好讨过了头,萧森选择留下来陪江天暮查案,而不是去解县吊唁慰问王大少的家人。

  不过有钦差的身份在,赵剑秋和柳易生还是被恭恭敬敬迎进了解县衙门。

  “王少爷家还有什么人,我们想去吊唁一下?”赵剑秋急着想去找李氏。

  “王大少爷家只有少夫人主事,大人要去,下官得事先去打招呼。”解县尹知县回答道,男女有别,人家一个年轻的寡妇,有男客要去家中,事先预约是应该的。

  “那劫匪呢?”柳易生好奇的想见见“大侠”。

  “押在大牢里,上有铁链,保证万无一失。”尹知县讨好的回答。

  “快带我们去看看。”就算杀人偿命,那劫匪已经判了秋后问斩,就不该再受私刑了,何况他还是“赵剑秋”、李老伯、李氏的恩人。

  ……

  牢房向来是暗无天日的所在,听着犯人的喊冤声,狱卒的鞭子声,赵剑秋仿佛走在通往地狱的路上。

  “这就是凶犯赵立业。”尹知县带他们去的还是最最里面的一间独立牢房。

  听到凶犯也姓赵,赵剑秋心中一动,可惜隔着铁网看不清,“把门打开。”

  “开门。”反正凶犯动弹不得,尹知县也不害怕。

  门开处,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尹知县忙用袖掩鼻,可赵剑秋和柳易生都走了进去,他只好硬着头皮跟上。

  凶犯赵立业坐在地上,正确说,是被连接柱子的锁链锁在了地上,他披头散发,血肉模糊,看不清原来长的样子。

  “这人不是已经判了秋后问斩吗?你们怎么还动私刑?”赵剑秋严声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尹知县忙解释,“京里太子的爱妾王孺人特意传话,要我们在秋后问斩前一定不让凶手好受。”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赵剑秋暗惊,萧森不是说消息才传上去。

  “昨天晚上,王孺人的信是被快马急送到的。”尹知县可不敢耽误。

  “所以你们就锁了这人的琵琶骨?”柳易生会武,对人体经络比赵剑秋在行。

  “正是。”尹知县心中也忐忑,这刑是轻了还是重了?

  赵剑秋对这方面不在行,不过小说中都说琵琶骨是人体重要部位,那人得受多大的罪?!“荒唐!怎么能用公文传递私信?”赵剑秋故意用公事掩饰自己在气什么。

  “是啊!”柳易生和她配合默契,“这要查出来,王孺人肯定不认帐。”他言外之意自然是黑锅白锅都得尹知县自己背了。

  尹知县也不是白混官场的,想到这个可能性,他汗也下来了,“那两位大人的意思是?”他请教道。

  “解开,还有你这儿该扫扫了,”柳易生猛扇扇子,“你就不怕牢中发生疫症?”

  “下官马上去办。”王孺人远在京城,钦差近在眼前,当下该听谁的尹知县无须考虑。

  “几位大人还是去外面歇会儿,小人好打扫这里。”负责这重刑犯牢房的老狱卒点头哈腰的请道。

  “是呀,几位大人,我们出去等吧。”尹知县忙说道,这里空气着实不好。

  赵剑秋本还想亲眼看人给赵立业疗伤,但柳易生却扯扯她:“走吧。”

  觉得他另打主意,赵剑秋老老实实和他一块离开。

  果然,辞别尹知县回到客房后,柳易生小声告诉她:“赵立业其实并无大碍,他的琵琶骨被锁链绕了几圈,但只是做个样子,没真穿过去。”

  “当真?!”赵剑秋又惊又喜,就算赵立业罪大恶极,但律法已经判了他死刑,何必让他在仅剩的几个月还受折磨。

  柳易生凝视着赵剑秋:“你好像挺关心这犯人的,不会因为你们都姓赵吧?”

  “我…”赵剑秋是可以敷衍说同情心泛滥的,但她还是选择说实话,说“赵剑秋”的故事,“我…其实我和王涛有仇…”

  京城长安,

  长乐公主还没有到达京都向父皇告状,所以这天宣和帝带着太子,父子俩都是笑容满面的来到了永安公主府。

  永安公主今日卯时生下一名男婴,宣和帝终于有了第一个外孙,老丞相杨博也终于有了第一个重孙子。

  “恭迎皇上,太子。”老丞相和驸马早就等在门口了。

  “免礼平身。”宣和帝亲自搀扶老丞相起来,君臣二人相视而笑,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往事,之前老丞相的独子便因为劣王之乱而殉职的,所以宣和帝将女儿下嫁给其孙儿,八年后永安公主终于生下男孩,还了他们杨家子嗣。

  “恭喜姐夫!”应天宏真心道贺,对不跟他争什么的亲人,他也在乎那难得的亲情。

  “多谢。”杨书友的脸灿烂如这盛夏的阳光,让应天宏不得不移开视线。

  有子嗣真这么幸福吗?应天宏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前太子妃周氏,那时她摸着肚子也是笑得如花美丽,可惜…

  初生的孩子是不见外人的,但外公舅舅自然例外,永安公主在内室静养,由奶娘抱出粉嫩嫩的小婴儿给皇上。

  “都说外甥像舅,这孩子还真像宏儿小时候。”宣和帝小心翼翼将外孙交给儿子抱,“宏儿你看看。”

  明明孩子是像爹的,老丞相心里不赞同,嘴上却说道:“是呀,外甥像舅嘛,说起来太子也该再娶个太子妃,让皇上早日抱孙子了。”君臣这么多年,他能不知道宣和帝特意带太子过来看孩子的意思。

  本来饶有兴趣看着小婴儿的应天宏,动作不由得一僵,杨书友忙从他怀中将宝贝儿子接了过来。

  “今天不是来看皇姐的吗?怎么将话题扯到我这儿了?”应天宏笑得有点不自然。

  “玲儿也故去三年了,你身为太子,也不能总没有太子妃,是该考虑了。”宣和帝好象也是才想起这事,无限感慨。

  “儿臣…”应天宏不知该说什么,他女人多的是,再要一个也没什么,问题在于父皇这回又打算给他找什么样的,他现在能要子嗣吗?

  “还有四天就立秋了,到时永安也能舒服些,这大热天做月子,你当丈夫的一定要多费心。”儿子的事提了提,宣和帝又开始关心女儿。

  杨书友恭敬的回答:“父皇请放心,小婿已经准备好了,换洗的衣物、冰块、避暑药物一样都不缺,还有公主住的竹轩,是府里最凉爽的地方。”<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