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苏州点心(二)

  其实,在今天林熙做的不少点心里面,有很多都不是像徐子若爷爷他们玲珑斋之类的酒楼一般做的。这些点心,多有专门的点心铺子制作,有着苏州民间浓浓的地道烟火味。

  徐子若叹道:“林叔叔做的点心味道可真比那些百年老店还好,那么新鲜美味!”

  林熙得到徐子若的称赞,还是禁不住有几分得色在脸上。林语风忙又夹了几块点心在徐子若的碟子里,“子若,再尝尝这些。你不知道,我们都好多年没有尝过老爸做的点心了。记得很小时候老爸做早点铺子的时候,我们还经常吃到。今天可是托了子若的福,我们才又尝到!”

  徐子若问林熙:“林叔叔,您还开过点心铺子?”

  林熙摇头:“那个时候哪里称得上铺子,就是自己推了一个车,像现在许多早餐铺子一样的走在路上卖,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还有人赶你。唯一比现在好的,就是当时没有城管,当时本来卖东西尤其是卖点心的就不多,有点这些小生意,大家还是愿意帮衬。”

  想到那段卖点心的岁月,林熙和赵媛媛都还是有些感叹。一晃就过去了多少年了,儿女也已经大了。

  徐子若又好奇地问到:“林叔叔,我记得我爷爷在家里也很少做点心的。您这手艺也是我爷爷教的的吗?”

  林熙“呵呵”笑道:“也是你爷爷教的。苏州点心虽然品种多,但是基本的要素就是那几点,剩下的就是怎么造型、怎么组合馅料和皮料,怎么加工了。你爷爷虽然做得很少,可是玲珑斋的糕点,论起来并不比外面的老店差,甚至还更精致几分,只是不单独对外出售,都是作为进餐时的点心搭配上来的。所以跟你爷爷还是学了些基础的东西。”

  徐子若吃爷爷做的点心不多,虽然当时也觉得好吃,但她原以为爷爷做点心是属于业余水准,听了林熙一番话,这才知道,原来爷爷也能做很好吃的点心。回想起来,大约是那个年代物质并不发达,在爷爷带着她们隐居的那个小县城,材料也很难弄到的原因。

  她不禁有点向往爷爷的点心了,可是天人永隔,现在却再也吃不到了。

  林熙仿佛看出了她在想什么,举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略微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子若,你看,等你再休息一段时间,找个方便的时候,我们过去拜祭一下你爷爷好吗?”

  徐子若回过神来,点点头。眼角的余光瞥见林语风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

  赵媛媛见提起徐子若的爷爷,气氛似乎有些沉重了,忙开始分菜:“子若你也别光听林叔叔讲话了,听语风说你跑了一天的采访,一定饿坏了,赶紧吃!”

  林逸欣问到:“子若姐姐,你是记者吗?”

  徐子若点点头。林语风笑着说道:“子若是《海城日报》下面新开的杂志《海城速递》的美食版记者。小妹你要是想在海城吃什么好吃的,可得和你子若姐姐多勾兑勾兑!”

  林逸欣很羡慕的说道:“那子若姐姐你可以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吃好吃的了?”

  徐子若笑着点点头。虽然现在工作刚开始,但是她还是很有信心做好。而且,赵新华虽然目的不明,但是起码给她创造了一个机会,就是可以直接过渡到进行美食人物和推荐餐厅的采访里面去,这可是美食版的主力版面,对她以后的发展不能不说是相当有助益的。

  林逸欣还想说什么,林语风拿筷子敲敲她的脑袋:“好了,等子若姐姐吃点东西你再和她聊。别把别人饿坏了,你以为都像你动作那么快,已经吃了不少下去了!”

  林逸欣伸伸舌头埋着头吃东西去了,一边小声咕哝到:“有了姐姐就不喜欢妹妹了……”恨得林语风牙痒痒的又敲了她一筷子。

  “有兄弟姐妹真好!”这场景让独生的林逸欣很是羡慕。虽然爷爷奶奶有几个孩子,但是后来都纷纷出国的出国、到外地的到外地,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只有自己父亲。她的那些堂亲表亲,见过的都不多,更别说在一起玩了。

  赵媛媛盛好了一碗汤递给徐子若,说:“子若快吃,别饿坏了。”

  徐子若道了谢,接过汤。徐子若这才又夹起刚才林语风给她的点心。这次她尝了尝松子黄千糕。这用大米为主材做的松子黄千糕,在多年以前的那些老店,可是标准的限量版产品,每天的数量都是有定额的,卖完即止。

  在徐子若的记忆里,松子黄千糕是每年到春末夏初的时令糕点,味道吃起来松软细绵,而且在那个少糖吃的年代,松子黄千糕那远远就传来的松子清香,吃进口里面的那份独特的焦糖甜香,都是她小时候馋的不行的。比较起来,她觉得比现在的焦糖榛子巧克力还好吃的多。而且,巧克力吃多了还怕发胖,这松子黄千糕多吃几块也是不怕发胖的。

  只是小时候能过嘴瘾的时候毕竟少。当然现在的松子黄千糕也并不是只有春末夏初才有卖了。但今年因为毕业论文、找工作的事情,徐子若还没有到苏州吃上一次,所以现在吃起来,觉得特别好吃。

  见徐子若吃得香甜,林熙脸上也很满足。他和赵媛媛都过了爱吃甜食的年纪了,尝了两块就不吃了,正在喝汤。可是看到几个年轻人吃得开心,她们也觉得高兴。

  瞅见徐子若还没有动海棠糕,林熙忙说:“子若,尝尝林叔叔做得海棠糕怎么样?”

  徐子若忙笑着说:“林叔叔这里好吃的太多了,我都来不及吃了!”原来,这海棠糕最好就是趁热的时候吃。琥珀色的糖浆、豆沙馅心,7个模孔拼成一朵7瓣的美丽海棠花,还有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趁热吃的时候,糖浆和果仁、芝麻融化在嘴里的感觉,很是老苏州。

  徐子若轻轻叹了一声,想起了祖母曾经教她的诗:“海棠饼好侬亲裹,寄与郎知侬断肠。”偷偷看了一眼林语风,出了一下神。

  却被眼尖的林逸欣发现,林逸欣笑嘻嘻地问:“子若姐姐,在想什么呢?”徐子若脸红了一下:“吃海棠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奶奶教我的诗。”“什么诗啊?”“是说海棠糕的,‘海棠饼好侬亲裹,寄与郎知侬断肠。’”

  赵媛媛眼睛眯缝了起来,“没想到子若还这么有才情呢!怪不得能当上文字记者。”

  林语风不甘心地说:“子若可是海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呢!只是一心喜欢美食,所以才做了美食记者。”

  林逸欣掩饰不住地笑:“哥哥,你怎么比子若姐姐还着急啊!”

  林语风有些赧然,又夹了几块糕到徐子若碟子里。徐子若小声说道:“够了,够了,你都快把所有的糕点夹到我这里来了!你自己也多吃点!”可是一边说,徐子若一边还是没有停下筷子,还有百果蜜糕、枣泥拉糕她没有尝。虽然都是甜点,可是喝着汤,又时不时有些茶漱着,倒也不觉得腻。更何况,她和林逸欣两个女孩子,都是吃甜食不怕胖的年纪,这会都恨不得抱着碟子啃了。

  见到几个年轻人相处甚欢,林熙和赵媛媛也很愉快。喝了汤,又吃了两口菜。毕业之后还没有回过家的徐子若,真心实意地体会着这一次虽然不算豪华但却香浓暖糯的温馨家庭式晚餐。

  在林熙和赵媛媛的谆谆嘱咐下,林语风开车送走了徐子若。

  看着林语风的车慢慢消失在路上,出门送他们的林熙对赵媛媛说道:“你说,子若这孩子怎么样?”

  赵媛媛点点头:“这姑娘虽然年轻,但是心性还比较定,也乖巧懂事。”

  林熙缓缓说道:“嗯,我这段时间看这孩子不错。不知道语风和她相处地怎么样。如果两个孩子成不了,我倒是想收子若做干女儿,也好让她在海城有个照应。一个女孩子在海城,孤零零的,现在海城的竞争那么大,打拼也不容易。”林熙想起自己最早来到海城的时候,工作无着,只有把所有的家当拿去摆摊子的情形,很感慨。

  赵媛媛点点头,轻轻挽着他。两人回忆起以前在海城摆摊子打拼的时候,又开始唏嘘不已。

  林语风送徐子若到夏天那里,两人在楼下又不依不舍了半天,商量着周末搬家的事情。十一点过了,林语风才不舍地离去。

  虽然有些疲惫,但是徐子若还是精神奕奕的上楼。恋爱中的她,此时怕是熬上一个通宵也不会觉得累。

  夏天听见她回来,出来和她打了个招呼:“子若,谢谢你照顾我!”徐子若突然想起他昨天叫了自己一夜的名字,心中有些歉然,“师兄,以后别喝那么多酒了,你那个人事不醒的样子可把我吓坏了。”

  夏天点点头:“我听你的,以后不喝那么多了。”又犹豫着问到,“子若,你这周就要搬走了吗?”

  徐子若点点头,忙又说:“我们住得那么近,我要是做饭的话一定叫你过来吃!”

  夏天苦涩地笑笑,即便是做饭,也多半是徐子若和林语风二人世界,他去做什么。想到这里他有些笑不出来了,“到时候我帮你拿东西过去。”

  徐子若点点头:“周末搬家,东西也不多,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再把小莉也叫过来。”

  夏天见徐子若鼻尖上冒着汗,说道:“子若,你去好好休息吧。晚了,我也不打扰你了。”

  徐子若有些不好意思,明明是自己回来的晚打扰了夏天。她道了声晚安,回到房间冲澡。夏天有些呆的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空荡荡的,回到房间之后,躺在床上,想着以后又是一个人住了,内心觉得一阵落寞。

  徐子若冲完澡出来,一看手机又来了两条短信。打开一看,林语风的短信和她说晚安。她甜甜地笑了笑,回了他。接着往下翻,却是赵新华的短信:“子若,很想你。明天想再见到你,不知道我有这个机会吗?”

  徐子若呆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