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苏州菜的生活态度

  闻到西瓜鸡的清香,徐子若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西瓜鸡的制作方法。作为苏州传统时令名菜,西瓜鸡采了用夏天消暑的佳品西瓜,与鸡熟制,味美清香,富有营养。西瓜鸡中的鸡肉,是以肥嫩母鸡为主料,断开脊背,斩头去爪,取出内脏,洗净,加清汤、火腿、笋片,放旺火烧沸后,焐至鸡熟烂。

  而西瓜,则需要选取个头合适、瓜皮纹路与色泽均匀的优良品种,去掉瓜瓤,在西瓜上雕上精美的瓜皮盖,在瓜皮上雕上文字及图案,在沸水中略烫一下,再入清水浸凉备好。待鸡肉烂熟后,将鸡放入西瓜内,倒入鸡汤,并放进火腿片、笋片、香菇等,加原汤,盖上瓜盖,蒸几分钟后便可上桌。西瓜肉鲜嫩,汤清瓜香,即便是酷暑夏日,也能令人食指大动,为苏州菜中颇受欢迎的夏令时菜。

  徐子若心里诧异着这福至心灵原来和自己一样馋,都是闻到好吃的就忍不住了。她一边闻着香气,一边鉴赏着瓜皮上刻的精美花色:瓜皮上精心雕刻着莲叶莲花,倒是非常应夏天的景。

  与此同时,服务员已经将两碗汤盛好,放在碟子里。徐子若注意到,服务员的动作非常利落,没有洒出一滴汤水,手也并没有碰到过碗边,可见这丽港酒楼的培训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林大哥,你们这西瓜鸡,一份是多少钱啊?”看着西瓜鸡材料虽然稀松平常,但是花费时间不菲,而且还有这么精致的雕工;重要的是,吃的这个环境,应该说除了花费巨资布置外,还有着地道的苏州味道。

  “这份西瓜鸡,如果没有任何VIP卡的话,价格是688元每份。其实应该算是酒楼里比较大众化的菜了。”林语风耐心地回答着徐子若。

  林语风由于从小受到林熙的熏陶,对于餐饮也有着很强的兴趣。只是和他老爸不一样的是,林语风本身对做菜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对于如果拓展酒楼业务、如何做好生意,他是很感兴趣的。不像其他的一些富二代,许多叛逆到不愿意让父辈的产业控制自己一生。林语风是早就准备接班,将丽港酒楼推向全国,发扬光大。

  因此林语风在酒楼的业务上也非常上心,菜谱里所有的菜单和价格,他都能够信手拈来。

  徐子若小小叹了一口气:“哎,你们这一份汤就好几百块,还算是大众化的菜品。如果不是有林大哥你请客的话,我怕是根本就不可能进入你们这个酒楼吃饭的。进来一次,我一个月工资就干净了;恐怕还不够呢!”想到自己进杂志社没两天就出车祸,到现在,工资在哪里,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林语风“嘿嘿”一笑,孩子气的一面露了出来:“子若,以后你想过来吃,尽管说。我待会送你一张卡,在你做我们美食顾问之前,就先用这张卡吃饭就好了!”

  徐子若见林语风没事就送她东西,觉得很不好意思。低下头去喝汤,没有说话。

  林语风喝了一口汤,指着碧螺虾仁对徐子若说,“子若,再尝尝这道菜,看看差你爷爷多少距离。”

  徐子若抬起头来,明眸一笑,夹了一个虾仁在嘴里细细品尝着。认真的神情,让对面的林语风有些呆了一下。

  碧螺虾仁是吴门传统名菜。其中,碧螺是指苏州的洞庭东、西山特产碧螺春茶叶。碧螺虾仁,是采用当年出产的新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味,而且有绿茶的独有清香,别具韵味。

  眼前这份碧螺虾仁,还精心点缀着一圈淡淡的新茶茶叶围边,香味、韵味俱全,景色也清爽,体现着苏州菜肴精致态度下制作完成的特色。

  苏州太湖水面,常年水气氤氲,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而且由于此间一般是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而且碧螺春的采摘比较一般茶叶更加费工夫,比较高级的碧螺春,需要人工采集6.8到7.4万颗芽头,甚至顶级的碧螺春茶,是要采集到9万颗芽头的。采集的芽头之鲜嫩,期间所费的不菲功夫,也足见碧螺春的珍贵程度。

  但是毕竟碧螺春产地不大,产量有限。因此现在也有不少茶叶商家用了来自贵州或者四川山区所产的绿茶代替真正的碧螺春。尽管这些地方气候适宜绿茶生长,甚至口味方面并不比碧螺春差。但是苏州菜讲究的就是个时令、食材的本地化。水土的不同和材料的配合也是不一样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

  徐子若小时候,那时物质不算很富裕,真正的好碧螺春比虾仁还难搞到,但也吃过两次她爷爷做的碧螺虾仁。徐子若对于美食的记忆是非常强烈的,更何况现在有了一点小小的异能。茶叶是否是真正的碧螺春,她一尝就尝出来了。虽然不算是最上品的茶叶,但是作为中等的碧螺春,是没有问题的。

  徐子若心里马上又开始算小九九,刚才那份西瓜鸡都要688元人民币,这份用上真正碧螺春的碧螺虾仁,不知道又会是多少人民币啊?

  林语风见她光吃不说话,打趣道:“子若是觉得不好吃,不想评价吗?”“哪有,我只是在想,用这中等碧螺春来做的虾仁会是多少钱。如果用成高等的碧螺春来做,又会是多少钱?”徐子若悠悠说道。

  林语风赞许的点点头:“子若,你不愧是行家,连这碧螺春的等级你都能品尝出来!看来,你这个美食顾问,我们是邀请定了!”

  徐子若才发现自己顺口就将福至心灵给的定论给说出来的,觉得自己小小地做了点弊。

  林语风接着说,“这份碧螺虾仁,确实比西瓜鸡还要贵一点。你说的很对,这虾仁反而不是最贵的,最贵的是我们这有机茶场的碧螺春。这茶不仅是贵,而且每年都限量,我们不像别的许多酒楼,为了彰显自己能做这道知名菜肴,一年四季都有碧螺虾仁这道菜。我们最多就是做到夏天,基本上茶叶就耗费的差不多了。如果遇到哪年气候变化,这茶叶产量有上下的话,就只能做春天一段很短的时间。”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徐子若也听出来,这丽港酒楼的碧螺虾仁,价格可不一般。她小心算算,怕是这简单的几个菜,都要吃出差不多两千块钱。“看来,我的工资恐怕还真只能在这里吃一顿饭!”徐子若自嘲地想。

  大概是看出徐子若有些心不在焉,林语风叫过经理低声吩咐了几句。两人吃着,过了一小会,经理手里拿着一个东西过来,递给林语风,林语风从里面拿了一个精致的信封出来,递给了徐子若:“子若,这张卡你可一定要收下。没事多过来酒楼指点一下,我确实也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行家里手好好帮我。毕竟这分店多了,人就杂了。你不定期当当我们的神秘顾客,也好给我提个醒。我先谢过了啊!”

  林语风说得很诚恳,徐子若没办法,想着用自己的福至心灵多少也能够帮点忙,也只好收下了。她好奇地很想看看里面究竟能够有多少金额,可是又不好意思。

  这时鸡油菜心也上来了。这鸡油菜心,洗净后,根部要切成花状,菜叶切平,加入各种辅料、调料烹制,最后,则淋上熟鸡油、鸡汤,放上火腿片。看起来菜心绿、火腿红,颜色煞是好看。而且丽港酒楼这里考虑到现在大家都不缺油水,因此作料略略经过调整,尽管有仍有少量鸡油和鸡汤,但是却不油不腻、清新爽口。

  刚才都是吃着荤菜,这会吃了点菜心,徐子若大觉舒畅。哎,女孩子爱吃素,有时真不是装,吃吃素菜,马上就觉得精神很多的样子。

  酒足饭饱,徐子若的话也多了起来:“爷爷说,传统的苏州菜最是讲究温文尔雅,不管是原料还是配料,做菜还是吃菜,都是精致的,还要能够体现出菜的本为出来。林大哥,我觉得丽港酒楼的这些菜,确实是地道的苏州菜。一吃,就是苏州最最原味的精致。”

  林语风点点头:“现在许多新苏州人,或者是到外地开店的苏州菜,吃的菜都是异化、简化的苏州菜,还美其名曰是创新。但是创新的前提是,它们原本正宗的东西也一定要熟悉和了解。这是这些搞所谓‘创新苏州菜’的人所缺失的。你讲的一点没错,苏州菜必须是要在精致的态度下完成的,不可能匆忙急就。但是现在的生活环境日趋紧张,不要说费心去准备这些应季的新鲜食材了,就算是坐着安安静静、慢慢品味吃上一顿饭,对现代许多人来说都是奢侈。你看海城那些上下班的白领、金领们,个个都像是上了发条一样,走路急匆匆的样子,生活对他们而言,早就变成了日程表,哪里还有心情来欣赏一顿美食呢?”

  徐子若大有同感,在快餐店打工的时候,哪怕是夫妻两人带着小孩子过来全家难得地出来吃个饭,也像打仗一样。门口排着长长地队,甚至经常位置不够,还得排号。这几个人吃完,马上就换上另一拨。而端上来的食物,也往往是在一个星期里的某一天用冰柜车集中送过来,冻在大冰柜里,要上菜的时候马上拿出来做,连解冻的过程都没有。

  林语风接着说:“这也是我想做‘食神大赛’的一个原因。苏州菜在全国推广的并不像粤菜或者川菜那样多。我觉得原因之一,还在于现在的这个相对紧张快节奏的环境。我的目的,就是在推广丽港酒楼的同时,能够推广苏州菜精致的生活态度。从态度方面,逐渐影响。一部分追求生活品质的人,让他们多来吃吃苏州菜,多来感受一下苏州的原味和精致。我觉得这对整个苏州菜的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徐子若点点头。关于营销推广,她就实在是没有什么想法了,只能先听听林语风的。“看来自己没事还是要多学习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也许以后做美食报道和推广的时候还用得上呢!”徐子若暗自想。

  “对了,子若你下午有什么安排吗?”林语风突然又想起来,问道。

  “下午暂时还没有什么安排。我想是明天去杂志社报到了,这个月请假可是请够了。要不是严小莉那边帮我,可能都已经被开掉了。”现在和林语风熟悉多了,徐子若也会偶尔开开玩笑了。

  “这样啊,那我还是应该好好赔偿你这个月的损失才行!”林语风装的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下午空的话,我们就去趟房产交易中心,把房子过户给你,你也省得老是住在夏天那里,还是不太方便!”

  知道躲不过,徐子若也没有再三推辞。本来下午也没有什么安排。“但是,林大哥,那个钱我得还给你。我们之前说好了的!”徐子若小小坚持着。

  “行行行,等过户完再说好吧?吃好了,茶也品了,我们这就过去?”林语风无奈地说道。

  徐子若站起身,林语风很有风度的帮她拿上包包:“子若,你这包包是刺绣的?看来你也很喜欢这些东西啊!”虽然这个布包并不贵,但是是徐子若在苏州淘的,也很喜欢,一直当宝贝。

  两人说笑着走到门口,泊车员殷勤地把车开过来,两人正准备上车,马路上喇叭按了两声,一部艳黄的兰博基尼就“唰”地一声停了过来:“我说呢,原来真是林大少!怎么什么时候镀金归国的啊?哎哟,什么时候又喜欢上这种清汤挂面了啊?”开车的是个挑染着酒红色头发的大男孩,看起来比林语风似乎小点,其实长得还挺像那些韩星的,但是却不像林语风看着那么正经,真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

  听他这样毫无正经地调侃着徐子若,徐子若的脸上挂不住了,林语风的脸也垮了下来:“赵总今天又有兴致出来飙车了?”<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