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往事如昔

  就在林熙紧张不已,埋下头去眼神都不敢和徐谦对望的时候,徐谦已经走向前来,拈起那雕刻得最好的一朵萝卜花问道:“这些花都是你雕的吗?”

  林熙的声音就像是蚊子一样,“恩!”然后又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见徐谦没有回话,林熙微微抬起了头,用眼角的余光,见到了正在细细打量萝卜花的徐谦。

  过了一小会,林熙觉得像是过了好长时间一样。

  徐谦放下了花:“你是新来的那个打杂的孩子?”

  “恩、”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林熙。”

  “你多大了?”

  “我今年十二岁。”

  “这雕花的手艺是谁教你的?”

  “我,我打杂的时候偷偷看师傅们在雕花,自己学的。”这话是实话,但也是林熙生怕连累了那位把萝卜给他的师傅。

  “自己学的?”徐谦的声音稍稍有点意外。

  见徐谦似乎没有要责备他的意思,林熙把头稍稍抬起了一点;眼光却正好和徐谦打量他的眼光对上,林熙赶紧又把头低了下去。

  “你上过学没有?”徐谦的声音听起来柔和了一点似地。

  “上到三年级,父母去世了,也没有钱再上学了。现在好容易能够让妹妹一起能够吃上饭。”林熙声音小小地,有些嗫嚅地说道。

  “你还有个妹妹?多大了?”

  “妹妹小我五岁。”

  “那你妹妹也七岁了吧?该上学了。”徐谦缓缓说来。

  林熙心里苦着,“我也很想送妹妹上学,但是我们没有钱上学。我过来这边打杂找碗饭吃,我妹妹就在附近的小学门口,天天趴在外面看那些小学生们在里面上课。”林熙觉得自己对不起妹妹,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他目前,只能把他和妹妹喂饱,在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空气中似乎沉默了一会。

  徐谦轻轻地说了一句,“明天开始,你跟着小傅师傅先学刀工,三个月之后,我看看你能够学到什么程度。”

  林熙的眼睛放出了一阵光芒,他有些不相信地看着徐谦。要知道,这位徐谦大主厨可是出了名的苛刻严格,在厨房里的这些师傅们,说起徐主厨的*教,那是既点头又摇头的。

  点头,是因为徐主厨的厨艺精湛,水平很高,而且,还很有学识,什么东西他都能够说的头头是道;一个初入行的厨师,一般两年左右,就能够被徐主厨*教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不错的厨师。

  而摇头,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实在有些受不了徐谦的严苛。连练习个刀工,开始都要在手上绑上五斤重的沙袋。

  而且,虽说这里的厨师或者厨工都受过徐谦的指点,但是,能够真正成为徐谦徒弟的人,却少之又少。据这些师傅们说,徐谦十八岁就成为大厨掌勺玲珑斋以来,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正式的,却仅仅收过四个徒弟,就是目前玲珑斋的六位大厨中的四位。

  林熙的忐忑和期待都被徐谦看在眼里。面对这个和自己小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徐谦的眼里也难得的出现了一抹父爱的温柔,:“你妹妹念书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还有,你年纪小,功课也不能落下。每周放你两天假,到我家来,我让我爱人带你读读书。”

  其实,徐师母的厨艺水平也相当高,但是当年,作为玲珑斋的叶大小姐,热爱厨艺之余,在整个苏州充满底蕴的人文环境影响下,从小便立志于教书育人,还曾经到当年的苏联进修过师范专业。现在的徐师母,则是当地一家师范学校的校长。

  林熙不敢相信的点了点头。

  这天回到他和妹妹暂时栖身的那间古庙的门房里,告诉妹妹这个消息的时候,妹妹也为哥哥高兴起来。虽然几岁的小孩子还不懂得那么多,但是她看到哥哥那么开心,而且在这里可以经常带给自己很多吃的。一边啃着哥哥带回来的大萝卜,一边兴奋地听哥哥讲,以后要给自己带很多很多好吃的,以后妹妹可以读书,长大了也可以像徐主厨的爱人一样,当个受人尊敬的老师。

  第二天,在徐谦的关照下,林熙拿着自己和妹妹可怜的几件破衣服和简单家当,带着妹妹,搬到了玲珑斋放煤的屋子里。这个屋子有个小小的外间,其实更像过道,虽然简陋了点,但是收拾出来还是很干净的一个小小房间。安了一张上下铺的床,从此林熙就开始了在玲珑斋学艺的经历。

  林熙是个能吃苦的孩子,他非常珍惜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为了自己和妹妹能够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他每天最早到厨房也最晚离开。除了徐谦交待的刀工,他仍旧在厨房里干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些杂事。大概是从小见人不少,还得自己讨生活,林熙的嘴巴确实也比较甜,也能做事,所以厨房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而当三个月期满,考验林熙的时候,徐谦难得地在厨房里,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之后,出乎玲珑斋所有人的意外,徐谦居然正式收了这个十二岁的小孩做自己的第五个徒弟。

  顿时,大家看林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大部分人都真心实意地祝福着这个流浪多年的勤快孩子,但是也有一些不服气甚至时不时故意刁难他的人。

  要知道,能够当徐谦的徒弟,就意味着在苏州菜中的地位;为了这个位置,他们当中所有人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却被一个什么来历都不是的流浪孩子给抢了去。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林熙迅速的成长着。同时,每周的文化课,还有妹妹的学业也在师母的照顾下,得以顺利解决。吃,跟着玲珑斋的师傅们,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吃香喝辣;穿,因为林熙正好比徐子若的父亲,也就是徐谦的小儿子个子小,所以也能够穿很多徐子若父亲的衣服。而妹妹更是有师母自己改的衣服穿。

  和以前流浪、三餐不继的日子相比,现在日子突然变得就像在天堂一样美丽。

  这是一段林熙成长过程当中,最为愉快的经历。

  如果说生活能够持续这样多好,或许在林熙年满十八岁的那年,也能够成为玲珑斋的大厨之一,然后,妹妹也能够做一个老师,两个人就这样相依为命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生活,是由时代决定的。

  林熙在玲珑斋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就发生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刚开始的时候,苏州城的影响还不算大,玲珑斋也还能正常运转。

  但是随着声势的一步步浩大,终于有一天,玲珑斋也无法幸免于难。

  徐谦,是首当其冲,被几个平时不满他收了林熙做徒弟,同时还想要得到他独家新创菜谱的一些厨师拖出来批斗了。游街、跪钉板,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在这些人的“指证”下,徐谦被判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下放到了遥远的东北。而师母,也在那几年战战兢兢地过着几近苟且偷生的日子,一边含辛茹苦地养大身边的几个孩子,同时,还不忘尽力照顾林熙兄妹俩。

  而林熙,作为徐谦的徒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被停工、停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年纪小,被送到了云南参加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

  历史的洪流,并不能淹没每个人心中小小的火苗。林熙即便在云南的时候,也同样不忘练习自己的厨艺,当地人纯朴的多,林熙的厨艺受到了知青们的喜爱,成为生产队伙食团的掌勺,还因此认识了他后来的太太,来自海城的赵媛媛。

  就这样,等到林熙有机会回到苏州的时候,由于自己没有任何的背景也没有什么工作的机会,他成为了一个无业游民。直到后来,太太返回海城顶工,林熙也跟着去了海城,走街串巷卖早餐、卖茶叶蛋起家,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开了小餐馆;然后,到后来,开设了丽港酒楼。

  而林熙也找过徐谦很久,对于父母去世多年的林熙而言,徐谦虽然是师父,但是父亲的成分似乎更多一些;教他学厨艺,传授他做人、做美食的基本道理,还给他和妹妹提供读书的条件。到今天自己算得上成功了,林熙却找不到师父去报答。

  徐谦在下放回来之后,并没有回到苏州,而是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隐姓埋名过上了甘之如饴的退休生活。或许是因为那些曾经对他心怀叵测的人,他将自己的独家菜谱整理改写之后,除了自己的夫人和徐子若之外,没有任何人看过;他不曾和任何与玲珑斋曾经有关联的人联系过,一直到去世为止。而林熙也一直没有找到他最敬爱的师父。

  望着林熙已经发红的双眼和因情绪激动有些嘶哑的嗓子,徐子若和林语风都沉默了许久。

  林语风完全没有想到,徐子若的祖父徐谦,与自己的父亲竟然有这如此的情缘。他也为自己撞伤了徐子若,而更加的内疚。

  林熙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勉强对着徐子若笑了笑:“年纪大了,就容易怀旧。让你们两个小辈见笑了。”

  徐子若忙说:“林叔叔您不要这样说,您不说,我还真的不知道我爷爷和您之间的故事。他后来年纪大了,也不爱和我们说这些往事。”

  林熙点点头,“这我明白,毕竟,师父他当年是被他最信任的这些人给……”说道这里欲言又止,话锋一转,问徐子若:“听语风说你现在一个人在海城?毕业多久了?在杂志社做美食记者?”

  徐子若有些不好意思:“恩,我读的海城大学中文系,刚毕业,现在一个人在海城。杂志社是刚进去的,还没干两天呢!”

  林熙严肃地看了林语风一眼,林语风慌忙低下头。

  徐子若忙转移话题:“林叔叔,说来巧了,我上周还到丽港酒楼去应聘,本来想做厨师的,结果人事说您的助理正好回家休息,还想让我去做助理这个职位呢。我后来因为在杂志找到工作了,就没有去。结果还是碰上您了,您说这个世界巧合的事情怎么这么多呢?”

  “呵呵,这说明我们还是有缘呀!子若啊,”林熙已经不叫她“徐小姐”了。“我想请你帮个忙,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林熙望着徐子若。

  “林叔叔您说。”

  “没有能够在师父师母生前去看望他们,一直是我人生的最大遗憾。我想,等你康复之后,我想去给师父师母扫扫墓。”林熙轻轻说道。

  “没问题,林叔叔您太见外了。我想爷爷奶奶他们知道您现在能够把苏州菜发扬光大,地下有知,也一定会很开心的!”徐子若反倒劝慰起林熙了。

  “另外,子若,你既然是一个人在海城,等你出院的时候,不妨到我家来,我给你专门请个护士照顾你康复。这样你生活上也方便些,我也正好让这个臭小子好好负他该负起的责任!”

  徐子若立刻有些窘,如果说林熙之前说的话还好之外,最后一句让林语风负责任,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奇怪啊!<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