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度国殇时(4)

  饭后郑子歆与高长恭便乘马车前去邺城最大的寺庙里寻娄太后,而高孝瑜与兄弟们的密谋也在同时间进行着。

  三兄弟都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

  “若九叔父谋求皇位你我便极力保卫太子,九叔父师出无名,朝中大臣虽多半是九叔的人,但是斛律将军与段将军是与父亲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会站在你我这边。”高孝琬诉说着他们的有利条件,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而又无比优越的神采。

  “三弟说的是,只是,九叔的势力不容小觑。”高孝珩还是有很多顾虑,他甚至是软弱的。他没有地位,他不如高孝琬那样出身高贵,也不像大哥一直有自己的母亲陪在身旁,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又离开了他们,在这样一个权贵的家庭里,想让自己安生的过,就只有什么不管什么不问,这样他才会活的更久。也许会有人觉得他是懦弱的,但其实他有自己的执着,他会小心翼翼的对待每一件不起眼的事情,没有百分之两百的把握,他不会出手,所以他一直位高权重且性命无忧。

  “识时务者为俊杰,事事都要学会变通,你们不会临时倒戈吗?前朝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借鉴。人不能太认死理,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我们要做的不是押宝,而是抱紧权利,站在更有可能获胜的一方。现下双方势均力敌,我们就只有等待合适的时机了。”高孝瑜好像永远都这么世故,这么圆滑,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你根本不会想到他是个文弱的书生,他更像一个阴谋家,一个天生的阴谋家。是的,他是长子,但却不及高孝琬身份高贵,非嫡出的身份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让他学会了和别人赌博,想赢的人就只有在结果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才能下必胜的一注,他明白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所以他会把一切都算进这场豪赌里。

  出了高孝瑜的府邸之后高孝珩就由自己府上的总管搀扶着坐进了马车,在外人看来,他永远是那么孱弱,而高孝瑜则骑着自己的高头大马向自己的府邸狂奔而去,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那个麻烦的郑子丹还在他的府上,他在准备好这场硬仗之前也得先把这小麻烦给解决掉吧!还是送回到郑子歆那里,她既然回来了,那把她的妹妹送回给她也理所当然吧!

  有微微的秋风吹过,马车的颠簸并不足以平息两个人内心里的深思。他在想怎么可以让她远离这场随时可能来临的困境,而她则在想怎么才能解了他的毒让他脱离目前的困境。江山是谁的跟她郑子歆没关系,她只要高长恭好好的活在她的生命里。本来就是一个早亡的命,不能让他再受这样的折磨,想到历史上高长恭的死她就不禁觉得心痛,怎么还会有如此傻的人。如若在他身边的那个所谓的郑妃正是自己,那她决然不会让他死去,她要他活着,在有自己的日子好好的活着。想着不由得拉了拉彼此握得紧紧的手。

  那个所谓的邺城最大的寺庙不过是在邺城东北的一座山的半山腰而已,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但是进去以后郑子歆打破了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个寺庙,天空连一只麻雀都见不到。可见这娄太后的防护有多严。那娄太后已经老了,可是刚劲的气息依然不减当年,就像她毅然决然的要嫁给高欢时一样的意气风发,这个老年的聪明绝顶的女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得到,更会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棘手的问题。

  赫然看到引见他们的和尚竟然是当日求平安符那个小庙里的主持。

  “住持,您怎么到这里来了?”郑子歆好奇的问道,这个和尚的身份值得怀疑。

  “哦!太后赏识,老衲也只是奉佛命来导引众人而已,太后心有郁结,老衲自然愿意为太后诵经祈福,讲解佛理。”他说的头头是道。

  “外面是长恭跟长恭媳妇来了吗?进来吧!”太后气定神闲的坐在屏风后面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看着佛经。

  “长恭见过祖母。”高长恭躬身行了个礼并且用手拉了拉郑子歆的衣袖。

  “子歆见过祖母。”郑子歆也学着高长恭的样子作了一揖。

  “长恭媳妇果然是个灵秀的女儿家,这也不屈了咱们长恭这么白净的孩子。”娄太后打量着郑子歆慢慢悠悠的说着,说不出的优雅与高贵:“大婚那么久了终于知道来看看我这老婆子了!”她拉长了声音做故意为难的样子,这让郑子歆觉得这个老妇人还是风趣的很。

  “祖母,长恭这次来是想告诉祖母,皇叔病重,我与众兄弟怕大局有变,所以此次秘密来此希望祖母能够回宫主持大局。”高长恭话音一转带入了正题。<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