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粮食问题

  “青州城内人去楼空?”</p>

  这消息让刘协都有些小小吃惊了:“曹操就这么带兵跑了?”</p>

  “陛下,小心其中有诈。”</p>

  赵云轻声提醒道。</p>

  刘协下令营地内留下半数将士待命,其余将士整装待发:“无妨,若有问题,高顺和鞠义自会查明,朕相信他们。”</p>

  待将士们站好阵列后,刘协翻身上了御马,带上宦官张颂,贴身禁卫,手指前方:“走吧,向青州城去,看看曹操搞什么鬼。”</p>

  众将轰然领命,以刘协为中心,拱卫行军。</p>

  到得青州城下后,骑在马上的张颂遥指前方,兴奋道:“陛下,你看那城楼上!”</p>

  刘协举目望去。</p>

  但见今日被长安军猛攻了一整天,仍旧乱而不破的青州西城城墙上,此刻赫然悬挂着大汉旗帜,以及高顺、鞠义的将旗。</p>

  城楼上还站立着不少长安军士兵。</p>

  这些士兵望见城下军队,以及天子旗帜后,顿时蹦跳着挥手,口中还大喊着:“陛下,青州城已被我等拿下!”</p>

  “恭请陛下入城!”</p>

  “请陛下检阅……”</p>

  “青州,就这么拿下了?”</p>

  骑在白马上,落后天子一个身位的赵云大感意外,喃喃道:“那投石机的威力,竟恐怖如斯。”</p>

  念叨完后,抬头见天子已纵马向前,身旁禁卫紧紧相随。</p>

  赵云不愿落后,轻喝一声,亦策马跟上。</p>

  身后长安军将士阵列严谨,鱼贯进入早已大开的青州西城城门。</p>

  入得青州城后,刘协并未步入青州府休息,而是传令长安军全军将士,给出了数道严令。</p>

  第一,不得惊扰城中百姓。</p>

  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p>

  长安军来了,这可不代表着青州百姓便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p>

  在天下老百姓眼里,当兵的,很多时候比土匪更可恶。</p>

  土匪依据村寨山野,不交粮赋,为的是一个活路。</p>

  而士兵往往到得一地后,便烧杀抢掠,不顾民生,做起坏事来简直比土匪还要土匪。</p>

  严肃军纪,不得扰民。</p>

  这是刘协对长安军下的第一道命令。</p>

  第二,清点户籍,统计人口。</p>

  要想完全控制住一块地方,统计该地方的人口,清查田亩,这些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p>

  唯有掌握到切实的数据,才可以此为依托,进行政策的变更和推行。</p>

  当然这份工作想要做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看到成效的。</p>

  这也就意味着,长安军必须有一部分兵力留在青州城。</p>

  一则维护城内治安,保障百姓民生。</p>

  二者厘清青州城内各项情况,以备将来六部官员到此任职时,可以推行新政策。</p>

  一个无法真正掌控的地区,即便拿下了,那和没有拿下又有什么区别呢?</p>

  盲目的扩展不是刘协想要的。</p>

  眼下的青州,接下来要打的并州、冀州。</p>

  刘协要将这些州府地方,改造成如同雍州十郡一般,齐心协力团结在长安朝廷周围,忠诚于他这个当今天子,忠诚于汉室。</p>

  唯有这么做,才可以让刘协在长安推行的那些新政策可以顺利实施,大汉才有真正振兴的可能性。</p>

  第三,则是发放救济粮,稳定城内局势了。</p>

  据高顺、鞠义等人回报。</p>

  曹操留在青州城内的驻军虽然已经全部撤走了。</p>

  但是走之前,也没少干坏事,搞破坏。</p>

  从已经知道的情报上来看,曹操军队临行前,破坏了青州城内房屋无数。</p>

  存粮、用具,能带走的东西基本全都带走了。</p>

  剩下那些没有带走的,可不是因为曹操军队大发慈悲,而是太过笨重,不便搬运。</p>

  在刘协不等第二天就将投石机发挥作用,再令高顺、鞠义二将率领精兵攻城的情况下。</p>

  留给曹操军队撤离的时间并不宽裕,所以这些物资才侥幸得以保存。</p>

  曹操军队临行前搞的破坏,给刘协接手青州城造成了不小的困难。</p>

  好在此番攻城之战由于投石机的出色发挥,并未持续太久。</p>

  从长安一路运送到青州的粮草还有极多的富余,分润一部分出来发给青州百姓,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p>

  如此三道命令下发后,长安军将士奉命执行。</p>

  天色擦黑,刘协命令军中各级将领带着士兵在道路中安营扎寨,不得惊扰民居,与民秋毫无犯。</p>

  如此数日过去。</p>

  青州百姓们也渐渐习惯了长安军的存在,终于敢从紧闭的家门中走出来了。</p>

  百姓们出门了,再加上长安军给予的粮食补助,被曹操军队临走前破坏的民生逐渐得到恢复。</p>

  “这曹操,真不是个东西啊,撤军便撤军,还将青州城搞的一塌糊涂,其心可诛!”</p>

  “陷阵营的兄弟前几日已打探到消息,说是那曹操怕了我军的投石机,一路从青州出逃后,还不放心,将布置在并州的人马也一并撤出了,合兵一处,跑到冀州城去了。”</p>

  “呵呵,冀州又如何?待陛下下令,我等便踏平了冀州城,将那曹操生擒活捉,献给陛下!”</p>

  “没错!俺也是这么想的,哈哈!”</p>

  长安军将士们驻扎青州期间,帮助百姓,恢复生产。</p>

  而得到了曹操连并州也一并放弃的军情的刘协,又分出一批兵马,接手了并州。</p>

  如此一来。</p>

  青州、并州在一个月之内,两易其主。</p>

  先是从袁谭、高干的手中到了曹操治下。</p>

  很快便又归了大汉长安麾下。</p>

  在并州内,一应政策复刻了青州旧事。</p>

  唯一比较棘手的就是曹操军队在青州撤军急促,没来得及搞太多破坏,但是在并州可就不一样了。</p>

  刘协率领长安军抵达并州时,但见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被火焚烧犹未熄灭的房屋。</p>

  百姓拦路嚎哭,遍地都是尸体。</p>

  而这些百姓基本以老弱病残为主,青壮年所见不多。</p>

  经过询问和调查,才得知城内的青壮年早已经被曹操军队裹挟带走,十不存一。</p>

  至于粮食等储备,更是被洗劫一空。</p>

  并州城内几十万人口,就是几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巴。</p>

  刘协再度发放粮食,安顿百姓,只是这一次粮食发放下去后,长安军带来的军粮,就真的到了极其紧张的时刻了。</p>

  </p>

  虽然在青州城以及并州城,刘协都下达了就地开荒,恢复农作的命令。</p>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粮食问题,依旧严峻。</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