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群臣之争

  “恭喜宿主,当日签到成功,获得声望值20点!”</p>

  “查看属性面板!”</p>

  “神级传承系统:每积累10000点声望值可抽取传承一次!”</p>

  “当前声望值:7820!(每日签到可获得随机声望值奖励,通过各项行为提升宿主影响力均可获得随机声望值奖励,今日已获得声望值:20。)”</p>

  </p>

  美好的一天。</p>

  从签到获取声望值开始。</p>

  龙床上。</p>

  刘协伸了一个懒腰后。</p>

  将柔软的锦被往上扯了扯,双手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怀中佳人的隐秘之处……</p>

  很快。</p>

  压抑的轻呼声、低诉声在寝宫内响起。</p>

  ……</p>

  “陛下,奴婢先起床了,您的早膳还未用过呢。”</p>

  又是一番荒唐。</p>

  刘协完成了今日份晨练后,仍旧不打算起来。</p>

  身旁响起了婢女迎春柔柔的声音。</p>

  “嗯……好……”</p>

  刘协懒洋洋的答应了一声,翻了个身,没做理会。</p>

  这些天以来。</p>

  战争的压力让他不由不绷紧了每一条神经。</p>

  生怕一步行差踏错,就会落个亡国之君、傀儡皇帝的待遇。</p>

  直到今时今日。</p>

  吕布被俘。</p>

  并州军散去大半。</p>

  长安四处城门均已重新被长安守将所掌握。</p>

  刘协才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p>

  至于敌军将领张辽、陷阵营主将高顺。</p>

  据说已奔逃甚远,并无反攻长安,来救他们并州军的主公吕布的意思。</p>

  但长安方面自然也不会因为他们不来而放弃追击他们。</p>

  据徐荣昨日来报。</p>

  整军待发的长安守将士气如虹,人人奋勇,个个争先。</p>

  势要将参与围攻长安的并州军一网打尽,以全陛下功绩!</p>

  对于此事。</p>

  刘协虽然重视。</p>

  但战神血统已经进入长达一个月的冷却时间。</p>

  他自然是没办法亲自领兵出征。</p>

  干脆就直接放权给了徐荣,让他一力操办此事。</p>

  毕竟此前他率领禁卫军在安胜门附近和吕布军大战。</p>

  难分难解之际。</p>

  正是徐荣突然率军杀到。</p>

  才彻底终结了胜负的悬念。</p>

  并且助他成功生擒了天下第一武将吕布。</p>

  此番让他领兵追击敌军败将,也算是给他一个刷功劳的好机会了。</p>

  徐荣得知此事后。</p>

  自然是双眼发红,激动无比,又是一番“圣天子”“明君在世”的吹捧接踵而来。</p>

  对于这种程度的吹捧。</p>

  刘协早已经习惯了,倒也没往心里去。</p>

  亲自将徐荣所率追击部队送出城后。</p>

  刘协当即回宫,召集群臣议事。</p>

  议事的重点有三。</p>

  其一:此番守城之战中,论功行赏的名册统计进度如何了?</p>

  这一点。</p>

  是刘协最关心的问题。</p>

  赏罚分明。</p>

  是他此前借徐荣之口广而告之长安守将的。</p>

  此番守城之战中。</p>

  长安将士舍生忘死。</p>

  除了刘协身先士卒、御驾亲征,以及各项提振士气的举措之外。</p>

  对军队制度的改革,晋升通道的明朗。</p>

  毫无疑问才是最重要的原因!</p>

  所以这一点。</p>

  刘协是绝对不允许,也不能接受出问题的。</p>

  卸磨杀驴这种事情。</p>

  现在的他,不想做,也不能做。</p>

  其二:以吕布为首的受降诸将,该如何处置?</p>

  此事要做出决定,很容易。</p>

  但要推演清楚决定所造成的后续影响,却很难。</p>

  吕布等人率军来犯,形同谋反。</p>

  按照大汉律法,夷其三族毫不过分。</p>

  但此时正是朝堂风雨飘摇之时。</p>

  大汉政权危如累卵之际。</p>

  若用重典。</p>

  刘协担心日后身家不清白者,面对他的征伐或是诏书,宁愿死战到底也不投降。</p>

  这就是个大问题了!</p>

  需不需要释放吕布,千金买马骨,以示天子宽厚之风。</p>

  刘协面临选择。</p>

  其三:以太尉杨彪为首的昔日朝堂重臣该如何处置!</p>

  这一点。</p>

  刘协懒得考虑太多了。</p>

  背叛他的人。</p>

  他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p>

  既然你事前蹦得欢。</p>

  那就别怪他日后拉清单!</p>

  当然,做决定之前。</p>

  殿下群臣的意见还是要听听看的。</p>

  “诸位爱卿,朕所言三事,尔等可有定计?”</p>

  选了个舒服的姿势仰躺在龙椅上。</p>

  旁边还站着婢女迎春不时递上刚从冰库里取出的葡萄剥好皮塞进他嘴里。</p>

  耳边听着殿下群臣嘈杂的议论声。</p>

  刘协抬了抬手,出声问道。</p>

  天子话音刚落。</p>

  原本嘈杂的殿内骤然安静了下来。</p>

  刘协微微一笑,很满意这种效果。</p>

  这也就是现在。</p>

  换做是以前。</p>

  他的话可绝没有这么好使!</p>

  “陛下,臣有一言。”</p>

  殿下。</p>

  荀彧手持笏板,出列站定。</p>

  “荀相请讲。”</p>

  自己亲自任命的丞相。</p>

  该给的面子当然还是要给的。</p>

  刘协坐正身体,露出认真倾听的模样。</p>

  “谢陛下。”</p>

  荀彧躬身过后,略微沉吟,开口说道:</p>

  “臣以为,太尉杨彪等人,私开城门,虽罪莫大焉,但念其人世代食汉禄,若加罪过甚,恐使朝野震惊,社稷动荡。”</p>

  顿了顿,荀彧继续补充道:</p>

  “此番长安之乱,也未尝没有此等原因在内,所以臣斗胆请求陛下网开一面,对太尉从轻发落,仍让其入朝为官,戴罪立功。”</p>

  “想必经此一难过后,太尉等人必能深感陛下恩德,报效于陛下也。”</p>

  “臣附议!”</p>

  “臣也同意荀相之见!”</p>

  “臣赞同……”</p>

  荀彧贵为如今刘协这套朝廷班子的领头人物。</p>

  他所持之见。</p>

  自然而然会受到群臣的重视。</p>

  因此甫一出声,便引得数位朝臣赞同。</p>

  刘协高坐龙椅。</p>

  神色渐渐凝重。</p>

  “还有不同意见吗?”</p>

  刘协下望群臣,沉声问道。</p>

  “陛下,臣有异议。”</p>

  刘协发问后。</p>

  司直韦晃出列奏道:“臣不同意荀相之见,私开城门,勾结乱党,使陛下陷入生死之地,此举形同谋逆,焉能轻饶?”</p>

  “如今朝廷衰微,陛下年幼,四方诸侯无不欺君,世家大臣无不轻君,正此时,当以重典立威!以壮声势!臣请求诛杀太尉杨彪等一干人九族,以惩其罪,告诫来者!”</p>

  韦晃语带杀气的说道。</p>

  话音落罢。</p>

  殿下群臣一片哗然!</p>

  “韦司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诛太尉九族?你可知此举会引发多大的风波?”</p>

  “陛下,您不能听韦司直的啊,此令若下,恐天下贤才人心疏离,再无人思君思国也!”</p>

  “臣同意韦司直之见!”</p>

  “乱世当用重典,臣附议!”</p>

  韦晃陈说完观点后。</p>

  殿下尚未发言的群臣。</p>

  就支持和反对这两点,又吵成了一团。</p>

  虽然没有荀彧出声时得到的支持声那么大。</p>

  但韦晃此言,显然也是代表了不少群臣的心声。</p>

  “你们都没有说到重点。”</p>

  静待他们吵完后,刘协吃完最后一个葡萄,施施然起身,面向群臣说道。</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