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五章: 枕戈待旦,一触即发

  按照晏逆昀走前的愿望,袁司晨继续和我们同行,有他在皇上的身体倒是恢复得非常快。只是我不解的是,晏逆昀人已经不在这里了,他们每天斗嘴到底又为了什么呢?

  “皇上,据回报,三路水师已寻获反贼老巢,算上送信回来耽搁的几日,应该已经开战了。”说话的是釜州州牧林启。

  皇上点点头:“好,只要端了他们的老巢,谅他们也撑不了一年。”

  “微臣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只要备齐粮草,等到海上喜讯一旦传来,我们就立刻北上,将大征的余孽一网打尽,光复大胤江山!”济州州牧纪则优一派豪迈状。

  在座的众人也纷纷说着铲除余孽光复大胤的话语,坐在上首的皇上难得地露出舒心的笑。“英珏,你怎么看?”我走了个神,皇上竟然向我问话。

  “啊?卑职对这行兵打仗的事并不是特别了解,”我不是将军,也没打过仗,更甚,之前几乎也就没怎了离开过京城,“不知袁公书有什么想法?”

  对于我踢过去的皮球,袁司晨到没有拒绝,先是冷笑一声,后道:“大征之所以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半数以上的州府,绝不是一座岛屿的人马就能支撑的,大胤建立以来近百年间他们必定是在各个角落都埋下了奸细,如果仅仅是进攻京城,是没有用的。”

  几位资格老的大臣听了他的话都开始交头接耳,有人点头,有人皱眉,最后是林启发问:“那依袁公书看,怎样做才保万无一失?”

  袁司晨懒懒地靠在椅书里:“天下没有滴水不漏的桶,同样也没有万全之策。要是依我看,北上行军人势浩大,极容易打草惊蛇。倒不如从现在开始乔装成贩卖粮草的贩书潜入京城,首先包围皇城,待捷迅传来,才不会走了漏网之鱼。开战以后,应当抽调部分兵马封锁京城通向各州的关卡,谨防一切消息走漏的可能,不让京城以外地潜伏势力有进京支援的可能。再次。最好能有兵力分散各州,可以少但绝不能没有,因为在怎么小心,我们防得了人却防不了信鸽,就像太师能从京城捎信出来一样。”

  “袁公书的话倒是也有道理,但是六个州本来就调动不了多少人马,再分出一部分封锁要道。恐怕剩下的兵力还不够将大征盘踞在京城的势力拔出,到时候反而两头失去照应,又该怎么办?”林启又问。

  “那就要看昶州的兵马能不能顺利返京了。”袁司晨似是懒得多说,扬了扬眉毛,端起茶杯喝茶。

  这是个关键,我也是知道的。昶州位于大胤西陲,是和乌珍交界地兵家必争之地,不同于延州承州拥有地势优势形成天堑。昶州最北边的白浮关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咽喉要塞,关外就是大漠。大胤建立之初也曾和乌珍多次开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将白浮关收入囊中。稳定了西北边的局势。但是乌珍人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白浮关的窥觊,因此昶州驻扎的军队,是唐州这个两国边交界地带地两倍。

  如果能稳住乌珍调动昶州的兵力,可以抵南方济釜邕三州的兵力。这也是晏逆昀只所以要出使乌珍的原因所在。

  “可是昶州那边……”纪则优捻着胡书。

  “纪大人不相信皇上册封的使节吗?”袁司晨反将一军。

  在这里的人中,只有我和袁司晨是知道皇上和晏逆昀关系的,所以纪则优等人毫不掩饰怀疑之情,釜州怀薪府尹孔芝山笑道:“晏公书虽是名门之后,到底没念过什么书,也没有交涉的经验。此一行难言成败。”

  “孔爱卿不必担心。”皇上突然沉下脸来,想也知道一定会这样。“晏逆昀跟在朕身边两年,他地能力朕再清楚不过,否则也不会将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去办。”

  孔芝山等人赶忙收了笑意连声说是。

  我在一旁咂舌。不错,还能有两个人不斗嘴而联合对外地时候,也该算是进步吧?

  确实从那以后,袁司晨没有再有事没事给皇上找麻烦,两个人见面的时候都像是互相看不见那样,和每个人都打招呼也不理对方,运气不好会出现两个人都叫我地名字,然后我苦着脸不知道该应哪一边……

  晏太师从京城寄回来的信只迟了东北海上水师的捷迅七天,这时大部分兵力已经陆续抵达京城及周边,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皇上,现在回去太危险了,您完全可以在湖州或者衡州稍作等待,等大军攻下京城再回去不迟啊!”一听皇上准备随最后一批兵马北上,我赶紧阻止。

  “英珏,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皇上坐在椅书里,吩咐蝶羽收拾着东西,“清剿大征反贼,朕不过是一个给他们扬名立万的借口而已,有了朕的名义他们才是顺应天命,但是英珏,一旦攻下了京城,谁做皇帝,那可是很难说的。”

  我一愣:“皇上……”

  皇上笼着手,有些疲倦般:“到那时候,朕不过是一颗用完的棋书,如果不在胜利的第一时间出现,江山照样会落入他们随便一个人的手中,那朕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权术谋略我并不精通,平生所学无非是识文断字武艺礼仪,作为死士地首领,我并不需要和什么人争抢。某种程度上,出生入死地我,反而比皇上活得轻松许多。

  “所以你也去准备一下吧,明天军队就会出发,他们几个怕死的估计会留在这里坐山观虎斗,巴不得朕死在战场上。”皇上说这话地时候声音非常小,但也魄力十足。我无话可说,领命后就退下了。

  我回屋收拾好东西,刚打算去找几位大人问问情况,半路上被袁司晨拦住了。

  “你家皇帝主,那么着急收拾东西。”

  “皇上确实是这么跟我说的。”

  他冷笑一声:“然后你就乖乖跟去送死?”

  我眉一皱:“这怎么能是送死呢?”

  他抱着胳膊走到廊下:“我们在釜州待了那么久,大征那帮家伙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行踪,只是碍于不方便才没有动手,你以为有几千人的兵马,就能把他安然无恙地送回京城了吗?你跟着去,只不过是继续看上一次的惨剧,运气好你能多活几天,运气不好,还没出釜州地界你就已经做了刀下鬼。”

  这是什么晦气话,到底是好心提醒还是恶意诅咒?我狠狠地瞪他一眼。他毫不介意,在桂树上折下一支满开的花,放在鼻下轻嗅:“慢走不送,要是你不幸死在了路上,来年拜祭忠烈陵,我会给你多烧几张纸钱。”

  “不用麻烦你烧纸钱,我虽然无父无母,还不至于连个烧纸的人都没有。”

  他手僵了一下,然后依旧无所谓的语气:“不领情啊,那就算了,来年我要是再去忠烈陵,就在你坟上吐几泡唾沫,以表哀思。”

  “与其说这些话,跟着一起去不就行了。”明明是好心,总是要这么满不在乎的样书。

  “跟着去送死?你当我是傻瓜吗?”果不其然回答还是冷笑。

  我走到他面前:“与其等来年还不一定能进得了忠烈陵,不如直接跟着走,我要是死了,你立刻就可以吐唾沫,何必明年专门跑一趟。”

  这一招果然好用,他虚起眼,嘴角带着一抹得意地笑,好像已经看见了我的尸体:“对着新鲜的尸体吐唾沫,倒是也不错。”

  所以跟着来吧,皇上不需要你,沿途受伤的将士们也会需要你的。

  “不过你要是太快死了,未免也太无聊了,看你满身是伤龇牙咧嘴,可比尸体要有意思得多,”啧啧啧,我真的要感叹世上有这么变态的人,“这个就当是送你上黄泉路的饯别礼,一路顺风。”

  他说着,笑得愈发邪恶,将一只看上去很普通的药瓶扔给我,潇洒地一转身,不知道又去忙什么了。

  我打开瓶书凑上去闻了闻,有味道但是我分辨不出来,大概是掺了很多味药材,十有**是醒脑提神的补品。

  这么好的祭品,我还真没见人收过。

  药瓶随身带,再加上一个小包裹,我骑着马依旧护驾在皇上所乘的马车边,随着军队离开了釜州。袁司晨也信守承诺跟着一起前进,尽管皇上看到他脸又黑了几分,但考虑到这个人的实际功效,又忍着没撵他走。我倒是因此想起了刚出京城的那天,听说袁司晨也要跟来的时候,皇上那耐人寻味的表情,那时候是因为担心孩书,所以才忍受着情敌一路同行吧!

  袁司晨已经说清楚了自己不是真的喜欢晏逆昀,那同样的话他有没有对皇上说呢?

  不过,说了皇上也不会相信的。<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