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亚历山大的结拜

  同时,欧洲人大营中也挂起了白布!在定陶之战中,反叛军首领也是一路大胜,不听从他人劝阻中轻敌冒进,结果中了章邯的诱敌深入之计。</p>

  最终,命丧在了定陶之战中。</p>

  亚历山大三世在听到叔父被围的消息,立刻带兵赶去支援。</p>

  奈何相距实在太远,等疲惫赶到的时候,已经晚了。</p>

  反叛军首领被围在定陶,竟然连一支援兵都没有。</p>

  其他的反王即便收到求援的书信,也只是当做没看到,一个个作壁上观。</p>

  急公好义的反叛军首领,充分体会到了当初欧洲人孤立无援处境。</p>

  欧洲人和章邯决战时,同样发信让其他反叛军支援,结果无人理会,包括了急公好义的反叛军首领。</p>

  等到欧洲人兵败,反叛军首领反倒是吞下了最大的地盘。</p>

  当初说好了共抗暴秦,就是个笑话。</p>

  若是支援了欧洲人,只会损兵折将,削弱自己的实力。</p>

  即便胜了章邯,好处也是归了欧洲人,支援者也只能喝口汤罢了。</p>

  能不能拿回损失,还得看欧洲人的心情。</p>

  如期如此,不如作壁上观,等着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更好!</p>

  反叛军首领的欧洲人,不就是这样快速壮大崛起的么!</p>

  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p>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大家都没有错。</p>

  不过,也正好应了一句老话:出来混的,总要还的!</p>

  反叛军首领也在无人支援的情况下,被章邯大军斩杀在了定陶。</p>

  可笑的是,唯一赶来救援的一支兵马,竟然是弱小的亚历山大一世所率!</p>

  可惜,当亚历山大一世赶到定陶城外的时候。</p>

  欧洲人已经大败,反叛军首领也已经战死。</p>

  传闻,亚历山大一世曾经不顾危险要率兵进入定陶,哪怕战死也在所不惜。</p>

  部下们反对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都拼命阻拦。</p>

  毕竟,连人多势众精锐的反叛军首领大军都被秦军所歼灭,他们去了也只是送死而已。</p>

  而且其他反叛军也没有赶来支援,即便他们现在后退,也在情理之中。</p>

  最后在混乱中被樊哙给打晕,沛县的援兵也悄悄退走。</p>

  后来,亚历山大三世赶到定陶,将叔父厚葬了。</p>

  对那些说好了共抗暴秦,却作壁上观的反叛军,心里很是愤怒!</p>

  然后赶到了亚历山大一世的军营,想要对其质问。</p>

  刚走进亚历山大一世军军营,就听到一阵鞭打声。</p>

  一个身形壮硕,满脸络腮大胡子的汉子正被绑在木桩上鞭打。</p>

  亚历山大三世是来兴师问罪的,只是看了一眼,便在带领下进入了一间破屋子。</p>

  当亚历山大三世进屋的时候,看到亚历山大一世头上缠着白布,正跪坐在破烂的榻上,双目中流下了伤心的泪水!</p>

  这一副打扮,显然是在刚刚战死的反叛军首领戴孝!</p>

  顿时,亚历山大三世心头一颤,也被触动了心中的伤痛,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p>

  脸上气势汹汹的神情,也不由缓和了一些。</p>

  但依然关上门,开口问道:“昨日申时三刻,你的人马在哪里?”</p>

  亚历山大一世垂着头,悲伤的脸上连寒暄都没有,呐呐说道:“距定陶城,百里左右。”</p>

  “日出之时,你在哪里?”</p>

  “在定陶城外。”</p>

  “为何在城外却不进城?”</p>

  亚历山大一世缓缓抬起头,盯着兴师问罪的面孔看了片刻。</p>

  悲伤的摇头说道:“我不求将军恕罪,但是章邯实在是凶猛,他押上了全部主力!我的兄弟又太少,我怕压上所有人的性命都会不保!</p>

  唉,是我,是我让兄弟们不要进入定陶城,是我退缩了,没能保住反叛军首领公的性命!”</p>

  亚历山大一世神色悲伤,脸上已经满是泪水。</p>

  低声说道:“我请求军法处置。”</p>

  此刻,亚历山大三世也被悲伤的气氛所感染,虎目中流出了眼泪,心底动容不已。</p>

  开口道:“既然是你决定不进城,为何处罚你的属下?”</p>

  亚历山大一世心头一惊,急忙解释:“这不关兄弟们的事,这是我的决定,我的错!”</p>

  亚历山大三世深深的看了一眼,想到外面正在执行的鞭刑,那是个汉子不正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好兄弟么。</p>

  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p>

  声音缓和道:“他们阻拦你,是因为你不想进城送死,是吗?”</p>

  “将军明察~!”</p>

  亚历山大一世眼中又流下了悲伤的泪水,深深拜下,埋着头低声抽泣。</p>

  将没能及时支援深深的自责,又把对反叛军首领战死悲伤表现淋漓尽致!</p>

  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一手玩的高明。</p>

  这是深知了亚历山大三世重义气的性格啊!</p>

  若是直接亲口说出是兄弟们拦着不让进,反倒会被认为为求自保,出卖兄弟的小人!</p>

  果然</p>

  亚历山大三世脸上气势汹汹的问责之情彻底消退,感慨的说道:“诸侯有难,我大军不顾一切赶去救援。然而我大军有难时,他们却作壁上观,一个也没到!”</p>

  随即把手搭在对方肩膀上,哽咽的说道:“只有你这支人马连夜奔袭,连夜奔驰百里,赶到了定陶城下。</p>

  你不进城,我不怪你!</p>

  因为,那是明智的!</p>

  你这样为我叔父戴孝,我心里感激不尽!</p>

  你是我亚历山大三世的好兄弟!”</p>

  亚历山大一世抬头,一脸感动的问道:“我能成为你的兄弟?”</p>

  亚历山大三世重重点头,动情的说道:“请受我亚历山大三世一拜!”</p>

  说完,径直跪拜了下去。</p>

  亚历山大一世眉头一挑,二话不说立刻对着跪拜下去,嘴里麻溜的说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p>

  亚历山大三世声音坚毅的说道:“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p>

  亚历山大一世抬头,坚定的说道:“将军,若是有一天你有难,我必以命相报!”</p>

  啪!</p>

  亚历山大三世大手排在地方的肩膀上,目光坚毅的说道:“哪怕有一日兄弟反目,无论做了什么,我断不会取弟弟性命!”</p>

  四目相对,眼中透出了兄弟情谊!</p>

  当然,因为某人的缘故,轨迹已经改变。</p>

  亚历山大一世依然叫亚历山大一世,此刻还远在上郡戍边之地当一个近侍,素不相识的二人更不可能再有结拜的机会!</p>

  所以</p>

  当亚历山大三世带领兵马一路飞奔,终于赶到定陶的时候,大战已经结束。</p>

  地上,硝烟还未散去,到处都是欧洲人尸体。</p>

  亚历山大三世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找到反叛军首领的尸体。</p>

  这一刻,素来坚毅的汉子,眼中流出了泪水。</p>

  咬牙恨声问道:“我待手下人不薄,为何也没来相助!”</p>

  锅,换人背了!</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