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萧何作为仓曹,负责这些粮秣的清点收检</p>

  怕出差错 他每日都会亲自到此监督并与各地的仓啬夫明确责任,</p>

  如令萧何身为仓曹掾主管仓曹粮食调运秩四百石。</p>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原本的历史上萧何在刘季手下做的最多</p>

  的也是后勤补给。</p>

  不管刘季在前线吃了多少次败过萧何都能稳住后方。</p>

  萧何刚刚核对完这一批粮食。只见曹参带着一队数人的郡兵策</p>

  马而至。而后从马上一跃而下与萧何见礼。</p>

  “曹道尉。”</p>

  看到来人后萧何顿时微笑还礼。</p>

  曹参道这批粮食由曹某亲自押送,未出差錯吧”</p>

  萧何笑道“曹道尉做事精细粮食丝毫不差</p>

  “如此甚好。”</p>

  曹参也是笑道“足食则民安只有确保粮食充足。南方的百</p>

  萧何摇摇头。笑而不语。</p>

  归根到底南方流民四起都是去年那场席卷全国的叛乱引起的</p>

  而他们当初 也是其中贼寇中的一员。</p>

  如令反过头来赈济灾民也算是弥补当初犯下的错过。</p>

  趁着这个空档。曹参主动提出参观萧何當管的粮仓萧何自然不</p>

  好拒绝。于是将簿册交给手下吩咐了几句之后。便邀请曹参一同参</p>

  观起了不远处一座座新修建的大粮仓。</p>

  这些粮仓占地甚广。每一处大仓内都存放着整整一万石的粮食。</p>

  “而且听说从下月开始。朝廷会在各地普及两种全新的坐物,</p>

  一旦土豆一旦番薯,听闻这两种作物都是经过少府试验之后。单亩</p>

  产量极高。若能普及全国我大秦再无粮食之忧”</p>

  曹参点了点头这两种作物他也有所耳闻。</p>

  传闻少府将这两种作物试验种植之后,产量之大甚至惊动了始皇</p>

  迎情 只有具体布局全国之后才能得出结论。</p>

  赢丹和始皇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商量过的。</p>

  大秦面积广袤各地的土壤成分均有不同收成自然不同。</p>

  等这些普及下去之后,才能得到具体的数字。</p>

  很快。曹参的目光就被仓库上的一只异兽所吸引。</p>

  那异兽身长不到两土,毛茸蔦的趴在仓顶上晃着尾巴打着哈</p>

  显得颇为惬意。</p>

  曹参顿时奇道“这是何物”</p>

  萧何笑着解释道:“曹道尉有所不知此乃狸猫,是八公子从遣</p>

  从番邦带回来的。”</p>

  “仓库多鼠,养上几只狸猫、便能杜绝鼠患。”</p>

  “所有现在各地的仓库 都会养上几只狸猫。专门清理鼠患。极</p>

  其有效”</p>

  “这玩意好!”</p>

  曹参一听顿时起了兴趣。 随后笑道。</p>

  “八公子果然博学多闻。连这种异兽都能寻到。”</p>

  历史上华夏大规模出现狸猫还是在汉代。那时候狸猫是跟着</p>

  佛教的和尚一起传入中原大地渐逛便普及开了。</p>

  随后。曹参又跟着萧何转了其他的粮仓。</p>

  果然。都安排的挂井有条丝毫挑不出毛病。</p>

  按理说,这样的后勤工作是最吃力不过好的做好了是本分,</p>

  做不到便是失职。</p>

  而且正好遇到流民遍地的关头萧何还能做到滴水不漏。</p>

  他向所有人证明了有时候做好辅助,也能拿下全场最佳。</p>

  这样的能力。绝对一般人能做到的。</p>

  曹参自间也做不到只能自叹不如。</p>

  但他也没有气馁。反而愈加有动力,萧何珠玉在前他怎么说都</p>

  不能被落下大远。</p>

  就在全国各地的官吏大力着手恢复民生之时。</p>

  咸阳宫内。</p>

  赢政再次召唤群臣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消息。</p>

  第六次东巡要开始了。</p>

  东巡是赢政最喜欢做的事情</p>

  去年始皇第五次东巡只走到一半便和赢丹一 :洞合谋。 使用假</p>

  死之计钓出六国余孽。</p>

  效果自然拔群。唯一遗憾的是。他的第五次东巡就此草草结束。</p>

  如今大秦国力茎蒸日上 国家重新回到了正轨蠃政再次东巡的</p>

  划,也被他提上了日程“</p>

  赢丹和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反对也觉得一这不是坏事。</p>

  如今全国吏治革新大秦的官员队伍焕然一新。</p>

  各地民生逐渐恢复。</p>

  再加上摊入丁亩的计划也在初步试验之中。如果能有成效。便会</p>

  大规模普及开来。</p>

  在大秦只有一个意志。那便是蠃政!</p>

  只要对大秦有利的事情纵然是损害豪强贵族的利益,一也定要贯</p>

  这一点。所有人心里都有数。</p>

  摊丁入亩能惠及百姓。但却大大损害了豪族的利益。</p>

  虽然赢丹事后给出了补救措施邀请他们入股那所谓的大秦远</p>

  军,听说在胶州湾热火朝天的建造了几个大港口,而后又开始造船</p>

  看起来煞有其事。但是一日看不到成效。群臣一日便不会放心。</p>

  毕竟他们没有赢丹的先知先觉,他们不知道出海一次会赚取</p>

  到多么巨大的利益。</p>

  赢丹也没有过分夸口有些事情说的再多 不如亲眼见识</p>

  到时候一切都会明了。</p>

  始皇三十八年五月。</p>

  赢政携带公子赢丹以及少数大臣开启了第六次东巡。</p>

  此次巡游的路线也是先南下再转为东进。</p>

  一辆四轮马车内。赢政饶有兴趣的看着赢丹为他准备的这副新</p>

  和以往的两轮车此起来车内更加宽敞。也更加平稳舒适了。</p>

  甚至在马车内用膳办公都不受影响。</p>

  因为有减震装置,即使稍微颠簸一点的驰道震动也不会那么明显</p>

  赢政以前坐惯了两轮车。比谁都清楚两轮车有多么颠簸坐的时</p>

  久了,身体着实遭受不住。</p>

  如今四轮车的出现自然受到蠃政的青睐。</p>

  “自从你掌了少府制造局之后,办了好些大事 还真是让寡人大</p>

  开了眼界。</p>

  赢政由衷的赞叹道轻轻抚摸着金属制造的车厢那股厚重感让</p>

  眼便喜欢上了。</p>

  赢丹笑道“儿臣不想父皇这么辛苦,所以便想了这么一个法</p>

  “只是如今水泥驰道还未普及,车子还是会有所颠簸。等到日后</p>

  全国的驰道都换成水泥路舒适感还能再上数个档次。</p>

  “到时候,儿臣便准备将这四轮马车普及开来不论是军用。还</p>

  是民用。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且马车卖的好国库也能多</p>

  写余钱。。</p>

  听到这里始皇不由得哈哈大笑。</p>

  看着赢丹眼中的满意之色定全不加掩饰。</p>

  更让他高兴的是赢丹已经渐渐有了上位者应有的态度。</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